刘晋等
摘要: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猛,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分布、期刊分布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现阶段微课程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了需求建议,以望能促进我国微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
关键词:微课程;研究现状;趋势;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5/16-0138-03
引言
早在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教授便提出了“微课程”这一概念,即将原本需要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课堂,精选教学重点制作为仅需十几分钟的微型视频。自此,微课程正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下面以微课程在我国教育领域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探讨微课程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研究设计过程
1.研究样本
本研究样本为从中国知网(CNKI)检索到的期刊论文。我国有关于微课程的论文从2011年开始出现,截至2015年4月,在中国知网上以“微课程”或含“微课”为检索项,调整检索条件为“篇名”,之后利用人工判读的筛选方式,根据文献的关联程度,剔除掉无关文献期刊后得到有效研究样本为492篇。
2.类目分析单元
本研究以文献数量分布、期刊分布情况和研究内容三个方面为研究维度。并参考ACET94定义以及样本文献的研究内容,将微课程的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研究、设计研究、微课程的开发、具体应用研究、微课程的管理以及微课程的评价标准六大方面进行分析。
3.信度分析
为了保证内容分析过程中统计数据的客观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笔者对样本数据进行了信度分析,同时另请一名研究者为助理评判员,对各类目进行逐一评判。根据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公式:R=n×K/[1+(n-1)×K],其中R为信度,n为评判员的人数,K为平均相互同意度且K=2M/(N1+N2),其中M为两名评判员都完全同意的分析类目数,N1为主评判员(笔者)所分析的栏目数,N2为助理评判员所分析的栏目数,由此得出分析信度的结果为0.923,大于0.9,故主评判员的结果可以作为内容分析的结果。因此,本研究中的数据真实可靠,客观准确,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微课程在国内教育领域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1.文献数量分布的分析
通过对有效期刊样本的统计分析,与微课程有关的文献期刊分布情况如上图所示(横坐标为日期,纵坐标为期刊数量)。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有关微课程的研究始于2011年,2011年至2014年期刊数量逐年急剧递增,尤其到2014年,仅一年间所发表的文章数量已经显著超过了前三年文章数量的总和。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微课程的研究越发地重视起来,微课程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重点。
2.期刊分布情况的分析
据笔者统计,我国有关微课程的研究期刊分布十分广泛。期刊发文量超过10篇的有20种,共347篇(占70.5%),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我国学者对微课程的研究十分重视,广度上发表的论文期刊数很多,但是在深度上高质量、重量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需要研究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研究内容的分析
下面笔者将从中国知网得到的453篇有效样本根据其研究内容分为理论研究、设计研究、微课程的开发、具体应用研究、微课程的管理以及微课程的评价标准六大方面进行分析。
(1)理论研究
关于微课程的理论研究共有110篇文章,占全文总数的22.4%。细分来看,微课程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微课程基本概念及特征的研究、微课程综述及趋势的研究、微课程有效性及可行性的研究三个方面。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归纳可得出以下观点:①对微课程概念及特征的研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探讨阶段,且关于微课程标准的定义目前处于百家争鸣的阶段,尚需权威机构认证并正式下发微课程的标准定义。②有关微课程的综述及趋势的文章还较少,我国微课程的研究时间还不长,因此关于微课程综述的研究还不深入,但关于微课程趋势的分析还是十分有借鉴意义的。③对微课程有效性及可行性的分析大多集中在微课程的课堂教学、信息资源发展的领域,因此尚需研究其他方面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2)设计研究
该主题共129篇文章, 占全文总数的26.2%,着重探讨了微课程的设计原则、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三个方面。其中黎加厚教授根据他本人开展教师微课程教学设计培训的丰富经验,总结了17条给教师的建议,这些建议对微课程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胡铁生在《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中以灰姑娘为例,生动形象地讲解了微课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与注意事项,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梁乐明等通过对国内外微课程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进行比较与融合,构建了有效促进学习的微课程模式设计。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我国学者对微课程的研究逐步由理论向实践过渡,但依旧处于初级阶段,而且多数教师把微课重点放在技术研究上,轻视微课创新的教学设计思想与教学实施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设计研究方向上应重视教学设计的创新及教学实施过程。
(3)微课程的开发
关于微课程开发的文献主要包括微课程资源建设与平台开发的研究和微课程制作的技术两个方面,共68篇,占全文总数的13.8%。胡铁生认为健全微课平台的建设是实行资源共建、共享的有力保障,与国外的可汗学院相比我国尚缺乏系统完善的微课教学平台。同时指出微课的开发不单单是资源技术开发的过程,还要关联到微课的管理、培训、应用、评价、机制等多个因素,另外还介绍了微课资源建设的一般环节,对我国微课资源平台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陈会源、刘文芳等系统地总结了中小学微课程制作的一般流程、方法以及要求,为广大中小学一线工作者提供参考。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微课资源学习平台的建设依旧处于探索阶段,仍需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4)具体应用研究
该主题共176篇,占全文总数的35.8%,比例最大,表明该主题是我国学者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细分来看,微课程的具体应用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学科中的应用与教师专业成长两大方面。通过对文献的归纳分析可得:①目前对于微课程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研究最为广泛,在具体学科中应用微课程可以使学生及时掌握课程中的重难点,及时与教师反馈与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②对教师而言,作为微课应用的主要人群,微课程可以切合教师职业领域的发展特性,整合多种传统课堂的研究途径、多种现代教师的培训体制,并能够通过微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突破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5)微课程的管理
研究中关于微课程管理的文章仅有《微课知识管理和资源共享研究》一篇,占全文总数的0.2%,基本处于研究的空白阶段。《微课知识管理和资源共享研究》中指出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微课知识的管理,从而建设完善有效的知识体系。随着微课的不断发展,微课资源日益丰富起来,然而如果没有很好的管理系统将造成微课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微课程管理这一方面,只有把微课管理重视起来才能更好地把微课使用起来。
(6)微课程的评价标准
微课程评价标准的制定是衡量微课程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我国对微课程的评价尚未出台统一的标准,关于微课程评价标准方面的文章也是少之又少,仅有8篇,占全文总数的1.6%。桑新民总结了当前微课评价标准应突出三个关键点:一是针对不同学科特点研制分门别类的评价标准;二是加大用户评价的权重;三是重视可重用资源的价值导向。同时他还指出要把有组织的竞赛转变为常态化的课程评价、共建共享的体制和机制。黄兰等针对微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微课程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王琦等则是从学习元的角度看微课程评价的设计,指出对微课的评价不仅要体现其自身特征同时还要体现网络学习评价的特征。张玉利结合针对国内近几年开展的历届微课大赛的调查数据对微课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了一套微课作品的评价标准。以上阐述表明我国关于微课程评价的研究较少,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总结与展望
通过对微课程不同维度的分析探讨,笔者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首先,微课程在我国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全国范围内还不够普及,应用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其次,微课程的制作技术还不够成熟,且尚未出台统一的评价标准。因此,微课程的研究还需要专家及一线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与研究,笔者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学者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美)Jack R.Fraenkel,Norman E.Wallen.教育研究的设计与评估[M].蔡永红,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美)Daniel Riffe, Stephen Lacy,Frederick G.Fico.内容分析法媒介信息量化研究技巧[M].嵇美云,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0.
[3]王曰芬.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综合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4]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5]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4).
[6]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7]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8]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