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赫
摘 要: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傲慢与偏见》张薇李晶的三个译本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言、文化和审美三个方面分析女性主义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翻译;《傲慢与偏见》
1 引言
(一)《傲慢与偏见》概述
《傲慢与偏见》(1813年)原名《最初的印象》,故事围绕贝内特一家几个女儿的婚姻大事展开的,主要讲述的是二女儿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的故事,他十分傲慢——尽管被她吸引,却自认为这位女孩和他的家庭配不上自己;而他对她则充满偏见——对他一旦心生成见,就绝不改变。这部作品主要探讨各种婚姻问题:为真情或假意而结合,为金钱、安居或地位而联姻,或者因他人的期待而携手,并充分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妇女争取婚姻自主的愿望與理想。
(二)女性主义观点
女性主义(女权运动、女权主义)指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女权主义运动在西方兴起,有其特定的背景,当时欧洲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在十七世纪前,英国的已婚妇女基本谈不上有何权利,除非丈夫自愿地让给她权利;当丈夫在世时,她的财产和她的人身完全供丈夫享乐;在某些国家,如果丈夫死后没有遗嘱,女子的财产要给丈夫的亲戚,而不给她或她的孩子。
(三)女性主义翻译观
女性主义翻译观发源于北美,主要代表人物有L.Flotow, S.Simon, L.Spivak等,在翻译理论上,它主张消除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中对女性的歧视;重新界定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译文与原文应享有同等的地位翻译不单是具体的语言“技巧”问题,还包括文化、意识形态等诸多问题。女性主义翻译观对我国的影响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评价。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以《傲慢与偏见》张薇和李晶的两个译文为例,根据上文提到的翻译理论以及翻译观主张,并从语言、文化和审美三个方面,探索女性主义对此作品翻译的影响。
2 案例分析
(一)语言
在翻译的过程中,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译者会通过描写将女性主义的自主、崇尚自由以及女性复杂的心态都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例一:“My dear Mr. Bennet,” replied his wife, “how can you be so tiresome! You must know that I am thinking of his marrying one of them.”
李晶译:“我亲爱的贝内特先生,”太太回答道,“你怎么这样叫人讨厌!你当然知道,我正在盘算,他要是娶了他们当中哪一个,那有多好!”
张微译:“我的先生,你怎么这么烦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想的是他和咱们女儿的婚事!”
听到要搬来富有年轻新邻居的消息后,贝内特太太兴奋不已,立即计划把家中的一个女儿嫁给他,但是即使在激动兴奋之际,她仍对丈夫保持敬语,Mr以及dear便是最好的证明,李晶译的“我亲爱的贝内特先生”仍然表现了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卑微以及对丈夫的毕恭毕敬,体现了丈夫的主导地位。而张微译的“我的先生”体现了女性主义对男女平等的追求,仅是对丈夫的一个称呼。而后面his marrying one of them,同样是张微的译本比较好,李晶译为:“他要是娶了他们之中的哪一个”,“娶”暗含着女性没有自我,她们的幸福完全取决于男性的决定,没有将平等意识体现出来。而张微译为:“他和咱们女儿的婚事”,突出了男女平等的地位,幸福生活需要男女共同创造,灵活巧妙的将女性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充分体现了女性意识。
(二)审美
例二:“I would not be so fastidious as you are,”cried Bingley,“for a kingdom! upon my honour, I never met with so many pleasant girls in my life as I have this evening, and there are several of them you see uncommonly pretty.”
张微译:“我可没你那么难伺候,”“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美人儿。”
李晶译:“我可不会像你那么挑剔,”“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今天晚上这么多可爱的姑娘。”
这是宾利先生和达西先生的对话,在评价镇上的女孩。fastidious 一词,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意为严谨的,或者有洁癖的。而在这两个译本中,李晶的译文相对比较合适,将其意为“挑剔”,虽然也有一丝男性主义暗含其中,但是“挑剔”还算是个中性的词语。相比之下,张薇的“难伺候”就极为男性主义,将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属物,要依赖男性而活,极为不合适。而后半句对女性美貌的评判,张译为“美人儿”这又是比较男性的称呼,是用男性的视角来看待女性,受到男权主义社会的审美标准的影响。此处李译为“可爱的姑娘”这个词语用的恰到好处,及传达出了原文的含义,有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地位,男性对女性美的追求,对美丽女性的爱慕之情,也体现了女性在男性心中的较高地位。这句话李晶的翻译可以称之为善意。
(三)文化
例三:“Oh! my dear, Icannot bear to hear that mentioned. Pray do not talk of that obvious man. I think it is the hardest thing in the world that your estate should be entailed away from your own children; and I am sure if I had been you, I should have tired long ago to do something or other about it.”
李晶译:“我的天啊,一听你提起这件事我就受不了。求你不要提起那个可恶的家伙。我一直认为,你自己的财产不能给自己的孩子,却要让别人来继承,这是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如果我是你,我早就想办法来改变这种情况了。”
张微译:“噢,亲爱的,一听这是我就受不了,请别再提那个可恶的家伙了,我觉着此事简直毫无道理。”
在文章前面有提到,女性没有权利继承财产。此文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多年前,本内特先生的祖父签署了一份法律协议,这使得本内特一家很糟糕,因为本内特没有儿子,他死后,家里的财产就得由一位远方表亲来继承。他们的女儿如果不嫁人就会一无所有,这也是本内特太太急于把女儿嫁出去的原因。译文中,李晶直接将其直译,也提到了女性没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力,女性在家里没有地位。而张薇的翻译,将其表现女性卑微的内容略译,仅仅表现出本内特太太的不满情绪,由此可见译者是带着女性主义的观点去翻译。这种翻译相比之下,尤为适合。
3 结束语
经分析比较,我们可看出不同译者在翻译作品时,多少都会带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但是女性主义意识的体现不完全鉴于译者的性别,也可能是译者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译者的教育背景。通过对比《傲慢与偏见》两个译本,在语言、审美和文化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出张薇和李晶的版本都受到女性主义意识的影响,这说明不仅原作者具有女性主义的意识,译者也会带有女性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 温秀顿 . 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 李莹莹 . 从傲慢与偏见两个译本看翻译中的女性主义[J] . 合肥
工业大学学报,2008,22(5):134-137.
[3]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M] . 李晶,译 .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
[4]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M] .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5]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M] . 张微,译 .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