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然
摘 要:出口退税旨在国家给出口商品增强价格竞争力,出口商从税务部门获得商品的间接税,进而使在国际市场中的出口商品的竞争价格是减免税以后的。我国这么多年的出口退税政策,其对带动国民经济、推动企业成长、扩大与鼓励出口创汇、配置资源都有极其重要的效用,国际社会对进出口调节的重要方式就是出口退税。本文在阐述出口退税对经济起到效用基础上,分析其在我国当下的问题及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出口退税;分担机制;骗税
出口退税是宏观调控、鼓励出口及财政激励的一项政策,它是国家对出口支持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社会推动增长外贸的基本措施,这一举措符合WTO的规则,并被其成员大量使用,是一种符合国际惯例的通用做法。改革出口退税对发展经济、产业布局及财政收入都有直接影响。据相关法规,对出口商品各国都可进行退税,但在国内对出口商品已征税款是最大的退税限度,这是各国退税范围的依据基础,各国需结合自身财政承受力及经济实力来确定出口退税的合适水平。自1985年我国实施出口退税制以来,已经多次对出口退税的税率及制度进行调整,每次对其调整改革都能持续的增强我国经济。可见,对外贸体制深化财税改革的意义非凡,尤其对良好运行我国财政有巨大影响。然而出口退税在我国当下的实施中也将问题暴露无疑,如隐藏的制度弊端、出口骗税等,所以对出口退税深刻全面剖析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1 出口退税对经济起到的效用
1.1 鼓励国货融入国际市场
对出口商品零征税的主要目的是避免重复征税,在竞争中使出口商品更具有利地位,并且不征税也是发展外贸的有利举措。不征税能免掉出口期的增值税,通过退税还能使商品不含间接税,这样在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就不含间接税,其竞争力自然有效提高。实行出口退税可与国际惯例符合,又可发展市场经济,具有推动参与竞争的现实意义。
1.2 推动商品优化结构
国家确定了对出口商品的不同实行有区别的出口退税制,对机电产品、高新产品实行的退税率较高,鼓励这些工业产品发展,对一些初级产品实行的退税率较低,形成了由加工出口商品的深浅程度来决定出口退税率的退税制度,极力推动了出口商品优化结构,较大幅度的提升外贸质量。出口退税已是我国常用的带动外贸的一个手段,对调整产业日渐发挥强大作用。改革外贸体制始终走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前列。企业与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外贸企业在此基础转向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在实施代理制、股份制、自谋进出口等外贸新制下,因企业存亡密切联系到经济效益,这让外贸企业既对扩大出口规模注重,又对提高经济效益注重。外贸企业需用好出口退税,在竞争中降低成本且日趋发展壮大。
1.3 对人民币释放升值压力
就国际社会实践而言,对本国出口商品降低成本是出口退税的原始目的,当然对我国也不例外。出口退税在我国实施已有三十年,我国现如今自然不缺外汇,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有点泛滥。显而易见,给人民币逐渐施压升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持续过高的外贸顺差。如果当下允许人民币升值,只不过是为了扭转顺差格局而降低出口競争力。除了升值人民币之外,调整出口退税也能影响汇率,是对人民币释放升值压力的良好方式。
2 出口退税在我国当下的问题
2.1 出口退税在我国隐藏的制度弊端
首先,出口退税严格限制指标,造成其滞后性较大。我国财政预算一直纳入了出口退税,退税是按照计划而定,计划性极强,这与市场化的出口贸易背离,这些年实践证明了安排的退税指标要比外贸增长率低,引致日渐增加的应退而没有退的税额。出口退税额在我国已累计拖欠数千亿,2014年国家在确保无新增下,拿出2400多亿处理历史账。主要是扩大的退税周期及巨额退税欠款对众多外向型企业直接带来资金短缺,出口成本上升,对正常出口业务不利,出口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其次,管理退税的方式不恰当。尽管现下在管理出口退税中,对征税、外管、海关都是用计算机来核对彼此信息,但因每个单位都在各自为政的研发软件,使用各不相同的标准,引致不易查询及共享它们的信息,进而核对外部信息通过比低,形成极差的计算机操作审核。最后,频繁调整退税率,政策不稳定。国家对出口退税制定政策是结合财力情况与出口动向来调整退税率,始终没有相对固定的、系统性的管理出口退税的办法,企业因此一直无法制定持久性的竞争价格与出口营销战略。因不明朗的政策与退税率的浮动,使企业看不清发展前景而不会轻易增加投资。
2.2 发达地区承担了额外的出口退税
在出口退税新政具体落实后,据发达区域在大量外贸出口后反映,出口退税因采购地和出口地的差异而不同,引发它们额外的承担了不小负担,造就了难以承受的地方财政。不尽合理的出口退税基数当属诱因,这是人们对此普遍看法。实事求是来说在出口退税上确实给发达地区增添了不少额外负担,其外贸单位在欠发达的内地购货出口量大,中央核定的出口退税基数很容易被部分发达区域打破,随之额外出口退税将转嫁给地方财政。但在笔者看来,出口退税是否有合理的基数并非是关键原因,主要在于能否适时做到改革好外贸体制。亦是改革这项外贸代理制的滞后性,要是代理制能在外贸企业真正彻底实施,就不存在发达地区承担欠发达区域出口退税的事情。正因改革外贸代理制并非一朝一夕,即便政策上处理好出口退税由欠发达区域转嫁给发达地区的事情,欠发达区域依然留存矛盾。
2.3 大量的出口骗税忧患
骗取出口退税是用虚假谎报出口或其它手段将出口退税骗取的违法行为。我国自有出口退税开始,已有过多次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高峰期,国家因此损失巨大。出口退税能对我国出口有鼓励作用,又能诱发骗税的大量违法行为。出口退税往往是高额的,一般都比平均行业利润要高,退税的骗取要比企业日常经营更赚钱,所以出口退税对部分违法商人有着强烈的诱惑力,同时犯罪成本不算太高,存在较多的监管漏洞,为违法商人创造了骗税环境,进而流失了不少国家财政收入。我国现今有着比比皆是的骗取出口退税案件,可谓屡禁不止,政府尽管采取不同防骗形式加以制止,但收效甚微。甚至有愈演愈烈的骗税形势,也有更隐蔽的方式,包括少数多报、低值高报等方式,为了骗税更有甚者将出口商品申报后在公海兜一圈或由境外第三方运回国内。在形式上这些方式骗税有着合法性,因有着较全的电子信息,防范将难上加难。
3 我国完善出口退税的若干建议
3.1 对出口退税健全制度
要想对出口退税改变现状,启动其发展经济的强大动力,需结合我国实情且借鉴国际通行的出口退税做法。其一,用进口缓释出口退税。为吸引外资改革至今,在进出口制度与税收政策上我国对外资企业施以较大优惠策略。入世的推移应将这一局面尽快改观,尽早实现内外税负公平,对外资企业缩小优惠度,尤其要对那些不先进的设备要控制进口。将进口消费税、关税及增值税视为出口退税的主要资金来源,实现进出口税收平衡。这既与财政学的配比、相关性原则相符,也对调控出口退税有利,能使出口退税稳定资金来源,将拖欠税问题彻底解决。其二,大力建设退税信息化。用现代网络武装出口退税,使其在严密的信息支撑中,有效衔接退税单位与外管、海关等信息,使数据源极大提高网际连接性能。其三,退税政策的稳定。将出口退税提到立法层面,尽早颁发出口退税的统一法规,使税务基层人员依法执行。并且减少因政策频繁变动带给企业无谓的损失,企业经营战略可结合出口退税法规而定。
3.2 对出口退税改革分担机制
出口退税实施新政后,中央财政虽肩负基数内92.5%的超基数部分、出口退税,但事实上中央财政并没彻底改变出口退税的一刀切的本质。所以要构建出口属于谁的、收益属于谁的,谁就负担税负的合理机制。操作的方法就是基数内的出口退税由地方承担代替基数内的出口退税由中央承担,改变中央承担全额的超基数部分;外贸企业到外地购货出口形成的出口退税,中央在没有完全改革好外贸体制以前暂行垫付,到年终由出口地、采购地及中央共同分担结算。更加明确地方在出口经济管理及出口退税上的权责关系,逆向行为在临界点的出口退税基数时不大可能发生,乃至积极性更大是此方法的最大优势。但有效运行此机制的基础是对法定增值税恰当的调低税率,这样便会调低退税率,实现降低退税额;将增值税收入的地方分享比例提升,增强地方支付出口退税资金的实力。并且因这几年各地发生较大的出口结构变化,要按照调整后的财力格局状况,重新核定出口退税原有基数,确保地方财力与出口退税基数相适。
3.3 重点打击出口骗税行为
就国际完善的出口退税的经验而言,对税前严加检查、严格审核退税时及补救税后,是对不法企业防止骗取出口退税的良好管理方式。在有的欧洲国家只要申请退税,就要历经严格检查,对出入境商品情况除了用信息管控外,还会派遣财政警察常驻海关监管现场。企业只要被查出偷骗税一律重罚,同时还有滞纳金;企业只要有偷骗税经历,不管有多大规模的出口都要取消免、退税优惠,采取先征后退方法,甚至有的还不退税;要追责偷骗税的严重行为。在两个月内纳税人要将查补税款补齐,否则可拍卖其财产补税。此惩罚的严厉程度使骗税者着实一惊,我国其实要借鉴此经验,重惩那些涉嫌骗税的相关人员、企业。
综上所述,出口退税是管理外贸的组成部分,随着外贸、产业政策及发展经济等因素调整其内容必将随之变化,也将推进其改革进程,并日趨完善。因此,完善出口退税就要做到对出口退税健全制度、对出口退税改革分担机制、重点打击出口骗税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剑文主编《出口退税制度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马用民 现行出口退税制度存在问题分析及完善建议 [J] 商场现代化 2006(31)
[3] 刘邦凡,史悦,施伟 论我国出口退税中的税收中性原则 [J] 中国商贸 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