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探索

2015-08-28 00:05王旭孔荣王晓莉周江
卷宗 2015年8期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独立学院探索

王旭 孔荣 王晓莉 周江

摘 要:随着独立学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的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也刻不容缓。目前,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存在着管理条例陈旧、资源不足、分配不合理、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队伍、管理时间有限制等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应该探索出适合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的方法,比如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加大资源配置,进行开放化、网络化管理等。总之,让实验室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教师,让学院取得长足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验室管理;探索

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必然需加大实验、实践教学比重,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实验、实践教学的训练中。而学生进行实验、实践的主要场所是实验室,如何有效的管理好独立学院的实验室,关系到学院的发展与培养目标的实现。

1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实验教学是检验课堂所学知识的最好方式,通过实验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更好的巩固和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动手能力,观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是大学基本设施之一,是实验教学的良好载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场所[1]。大学的实验室不仅可以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而且在学术交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实现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到规范化管理,首先应贯彻国家、省与市级相关实验室管理规定,做到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满足教学与科研实验所需设施、设备与配套功能,提高实验室效益产出,为社会发展做贡献[2]。

2 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 实验室管理条例陈旧。

目前,独立学院在实验室方面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很多独立学院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已经趋向老化[3],有些规章制度甚至是用了十几年。这些旧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和管理目标,甚至是阻碍了现代化教学的发展。

2.实验设备资源不足,现有设备分配不合理。

国内很多独立学院没有对自身的实验教学引起足够重视,实验设备投入力度不够,往往依赖于母体学校的实验室。实验室中的实验设备没有按照学生人数的标准去配置,常常出现资源不足的现象。长此以往,很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提高。因为管理较为封闭,经常出现仪器设备重复购置,购置的设备不能够相互渗透和利用,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3.忽視实验室的安全设施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独立学院学生人数的增加,实验室的使用率在不断提高,甚至一些实验室在超负荷使用。国内很多独立学院实验室只有一般的安全消防设施,没有针对性的配套安全设备和安全防范设施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没有及时进行修订,存在一定的缺陷。安全管理往往重心放在水、电、火、卫生、防盗等日常事务上,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安全培训、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事故的综合预防、应急措施等,而这些恰恰才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4.实验室的开放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由于人员、设备有限等因素,很多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开放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不能够做到随时向学生敞开[4]。学生通常只有在上实验课时才有机会接触实验设备,课后实验的复习巩固,实验室内容的扩充,都没有足够的机会。

5.实验室管理队伍有待完善

由于独立学院还没有足够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验室管理队伍相当匮乏。一些实验室工作人员往往是“半路出家”,专业性不强。实验室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这已成为制约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瓶颈”[5] 。

3 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1.改革与创新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改革或剔除旧的管理条例,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岗位职责明确的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有《岗位责任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实验中心学生创新实验平台开放管理办法》[6]、《信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还包括相关的辅助管理制度。对购进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制定操作规程,建立专人使用管理档案制度,不定期抽查设备的利用率及完好率。仪器设备的帐、物、卡要相符;管理员对设备的使用、运行情况要掌握,设备的维修要及时,完好率要保持在98%以上,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2.实验设备合理配置和使用

在实验设备的配置上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安排,符合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邀请专家对学校的实验教学进行评估,以此作为实验室配置的依据,避免盲目进行资源配置。加强设备购置的审核制度,对于年度设备购置计划,特别是大型的贵重仪器设备,要组织专家从设备利用率、性能指标、物质保障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证,从管理的源头上杜绝浪费和提高设备利用率[7]。

3.构建“教育、预防、整改”一体化的安全管理模式

安全教育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全教育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切实有效的方式,向全院师生传输安全知识,教授安全技能,强化安全意识,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让安全第一的观念变成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

安全预防是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点。实验室里要做到主动、积极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以及完善各种安全辅助设施,建立“人防、技防、物防”的“三防”体系,提前分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采取妥善的防控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实验室还要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尽可能地降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8]。

4. 增强实验室开放功能

我们了解到,很多同学不是不想做实验,而是苦于课后没有做实验的场所,有时只能利用有限的课堂模棱两可的完成实验项目。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任何时间开放实验室,以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面向全社会开放[9],采取有偿支付的方式提供实验场地、试剂、检测、打字、复印、图像处理等服务,做到全天候对校内外开放。

5.提升实验管理人员素质

实验管理人员是实验室的管理者,同时又是实验的间接参与者,对于实验过程起到一定的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因此其自身素质与实验教学质量有着密切联系。高校加强实验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高他们的个人文化修养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实验管理人员还需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努力创新管理方式,做好实验辅助工作,保证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6.注重实验室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

对于实验室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一方面是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合格评估不可缺少的佐证材料。通过实践,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收集整理:第一,以实验室为单位建立仪器设备领用、借还、报损等手续的电子文档和技术资料的归档工作。第二,以学期为单位分实验室建立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记录、保养维修登记、设备的完好率、实验室的安全检查和卫生情况记录等的归档工作。第三,以学年度为单位建立审批文件、采购合同书、协议书、低值易耗品和耐用品的领借用手续清单等归档工作。第四,实验教学按学期按实验、实训、课程等有关资料的分类归档工作。第五,为保证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做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档案。

7.强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实验室管理也步入了现代化管理时代。以校园网做平台建立实验中心网站,同学们能随时进入网站了解各实验室的实验设备、实验项目、实验教学大纲、视频教学范例、动态新闻以及实验室管理模式等。尤其是方便学生在网上预约实验项目,了解开放实验室的有关信息,随时下载仪器设备使用说明等,为开放性实验教学提供极大的方便[10]。

4 结束语

独立学院实验室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进一步加强对其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11],加强实验室安全与人员管理,对于满足学生的素质培养和社会的人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3][4]陈兵兵.大学物理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探讨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3(2):185-186

[2][6]殷雪梅,孙长安.结合示范中心建设改进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45

[5]曹蓓.高校實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3):30

[7]程清蓉.改革设备管理模式,建立共享技术平台[J],大学教育2013(2):42

[8]杨威.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17

[9]赵宇清.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中的共享与自建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3(3):157

[10]付又香.电子电工开放实验室管理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3):150

[11]傅强.浅谈独立学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导刊,2013(2):247

猜你喜欢
实验室管理独立学院探索
关于实验室管理的研究
基于SSH架构的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现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论高校电子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