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庆芳
摘 要: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为了能够更好的加强档案信息的交流和沟通,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提高档案信息数据的利用率和准确性,则需要加快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通过档案资源信息的共享,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确保档案利用率的提升。文中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入手,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资源共享;必要性;实现条件;途径
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人们对其进行真实的记录,而这些记录的材料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并经过后期人们的挑选、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一部历史性的材料,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档案。档案信息涉及方方面面,其属性也较多,不仅有信息属性,政治性属性,历史再现性属于,还包括社会性属性,而在这些属性中,历史再现性作为其本质属性,即档案可以对历史原貌进行恢复。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档案资源在使用上更具有娄灵活性和便利性,能够准确、快速的进行档案信息的检索,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一)提高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通过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联网,可以确保档案分类标准的一致性,而且能够有效的帮助立卷人员准确对档案进行分类,可以随时在数据库内对案卷进行调整,避免了退卷返工问题的发生,有效的保证了案卷的整理质量,提高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二)提高档案利用率
档案管理工作包括的内容较多,涉及诸多个固定的工作环节,而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后,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及计算机来实现对档案进行准确的管理,提高管理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有效的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为档案使用者提供诸多的便利条件。
2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条件
(一)客观条件
(1)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的实现,需要确保具有充足的档案信息量,所以需要加快推进档案馆及档案室建设,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档案的数量,而且大量有价值的档案也能够有效的保存下来,更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还需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设备,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信息的保管水平,而且能够为人们的查阅带来较大的便利性。在当前新形势下,国家需要加大对数字化档案馆的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来加快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数字化档案馆具有虚拟网络的特点,属于一个大型的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储存和传递,确保人们能够及时、准确的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查阅,对档案管理现代化及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观需要
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也有了深入的认识,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已经济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始在工作和学习中进行广泛的应用,并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凭证和参考依据,而且现代化技术、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也不断的在档案管理中进行应用,这使档案使用者在利用档案时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人民性事情,加快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3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途径
(一)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法规建设
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对这类牵涉面广、影响因素众多的系统工程,法制先行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修订、完善现有的《档案法》的相关条款;制订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法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法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关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方针、任务、标准、经费渠道与保障措施;二是关于国家档案信息资源整体布局,包括目标、总体要求、原则、组织方式、协调工作领导机构的性质、职能、组织形式、经费等;三是关于全国计算机档案检索系统的建设,包括各类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布局与管理、服务与利用、联机检索网络布局与原则等。
(二)大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资源实现社会共享的基础。加快档案资源建设,首先要“广开货源”,即加大档案收集工作的力度,扩大征集档案的范围,既要内容全面,又要注意特色,既要注意当前需要,又要兼顾长远利用,保证档案资源充足、有效、高质。其次,必须根据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向及其要求,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宏观规划与协调;同时,还应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确立馆藏档案资源的结构原则与模式,不断丰富馆藏,提高文化品位,使馆藏档案资源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三)建立与各信息系统互联的综合档案信息系统
在现有的档案管理系统上完善其功能,建立与其他各部门之间互联的档案信息网络,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的集成应用和数据交换,与各信息系统电子文件的一体化控制、管理,實现文件、档案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通过档案信息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各种知识、信息的网络连接,使档案信息管理参与到电子文件的全程管理,做到信息的动态交流、沟通,成为企业各种信息的集成。同时,档案室与各专业部门建立合作、沟通的网络渠道,也可以使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档案信息的管理、利用中,增强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技术含量。既保证档案信息收集全面、及时,又使档案信息的提供利用有针对性、时效性,便于档案信息的网络管理、提供利用。
(四)建立健全产品档案信息数据库
依托PDS而建立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应不断丰富健全完整、准确、系统和可扩展的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从用户需求出发,以优质服务为宗旨,建立各种级别的档案资源数据库:建立全面的各类产品档案信息的目录级数据库:通过与各信息系统的数据转换逐步建立产品数据齐全、规范的全文档案信息数据库;根据科研生产设计发展的需要,建立多媒体数据库,提供照片、声像等多种形式的丰富的档案信息服务;重点是产品专题数据库的建设,结合用户对信息的要求,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采集、鉴别、研究和编纂等。
(五)建立智能化个性化检索系统
为了能够更好的档案使用者提供便利条件,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建立导航系统和信息交流平台,确保网上信息能够与用户的需求实现智能化的匹配,开展具有个性化的主动推送服务。而且为了能够实现超大规模的数据资源的共享,则需要提供异构数据跨库检索的搜索引擎。实现多元化和多检索点的组配检索,不仅实现超文本检索,而且所提供的信息也更具多样化。
4 结束语
在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的过程中,还要做好档案监控权的行使,在行使档案监控权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一个度,避免档案监控权太弱而导致的档案信息资源的流失,使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害,而档案监控权太强时,还会对档案的利用带来不利的影响,不利于国家、集体和个人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会对社会的正常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档案共享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监控问题,最大限度的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确保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实现有效的利用,使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和经济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林华,冯厚娟.信息共享空间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启示[J].档案学通讯,2010-11-18.
[2]邢华洁.论全国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构建[J].兰台世界, 2010-04-15.
[3]吴丹,刘转平,柴双超,曲晶瑶.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