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花
【摘要】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中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通过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求知的欲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主动参与; 进取心;求知欲;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预留“故事时间”
每节课前预留5分钟作为讲故事时间,每次由一个学生上讲台讲一个历史故事给全班同学听。主讲人由全班集体推荐,当堂课上推荐下一堂课的主讲人,这样讲故事的学生可以有几天的准备时间,故事内容一般要求围绕最近所学的章节,必须是历史故事。听故事是学生最乐意的,所以每次听故事时学生都特别认真,兴趣也大增,有时甚至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故事时间的到来。如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一章中学生知道的故事特别多,所以我专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还引导他们对三国的人物进行评价,通过讲故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自己整理史料、判断史料得到自己观点的能力,而且让学生认识到对人物的评价,要根据史实全面客观的分析,不能简单化、模式化,更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来评价历史人物。
二、让学生动手绘制历史草图
历史地图是用地图语言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状态的特殊形式。地图语言是指各种地图符号及文字说明。历史地图的优势正在于它运用地图语言形象直观而又简洁生动地反映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发生的区域、位置及发展态势,成为学生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工具。正因为历史地图对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上我一改过去只是让学生识图、填图的做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历史草图,虽然学生画出来的图不一定标准,但通过画草图加深了学生对历史地图的印象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如通过画《隋朝运河图》的草图,再让学生对照课本原图,使学生对于运河的主要情况得以掌握。
三、让学生广泛参与讨论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加迅速。”历史教材上的许多内容都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每次我都是先让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材料,深入思考后进行讨论,这样由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比教师唇焦口燥的讲解要来得轻松,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欲望。如在上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时,让学生讨论“科举制的影响”,经过讨论学生不仅得出科举制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结论,而且还能举例介绍中外近代的人事制度和科举制的关系,收获较大。再如在上七年级下册《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时,在讲清本课的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讨论“假若你此时来到北宋东京城,想一想,你怎么样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适应当时人的生活?”通过让学生穿越时光隧道,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了解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综合理解力。使学生与课本的距离缩小了,深化了学生的认识,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重视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
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强调身体参与。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基于此,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操作—实践—经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学生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促成他们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如七年级下册《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刻字、制作简易的指南针、比赛书法、给画配诗或配文;《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上完后,我让学生利用假期到南京去寻找与郑和有关的遗迹,在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而且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兴趣大增。
再如在上《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之前,我提前一周告诉学生这一节课的内容由他们来讲解,我把本课内容按“衣、食、住、行”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由一个组负责,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动手搜集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具体讲解时形式每个组自由决定:可以由一个学生主讲,也可以由几个学生共同表演。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了他们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形成愉快的情感体验,享受到了参与学习过程的乐趣,课堂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辉煌的隋唐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我在班级组织了一场小型的诗歌朗诵会,另外还让学生自由组合围绕“隋唐文化”的内容办一期历史小报,通过这两项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从文学、艺术中了解了历史、感悟了历史,又体会了优秀艺术作品的不朽魅力和古代文人墨客的爱国情怀,认识到了中国封建文化对祖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意义上搭建交流的平台,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优化教与学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在实践中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从而开辟双赢的局面。
考参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编辑:李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