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人文性”的实现策略

2015-08-28 18:53潘峻松
课外语文·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策略

潘峻松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分析,总结了教学实践中在人文性的实现上的几种观念偏差,提出了人文性的实现的几个基本策略。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教育部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把中职语文课的性质明确界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般来说,“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难理解。人文性在语文学科上,则看似当然,却又略显模糊。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但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其人文性必须坚守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换句话说,语文的人文性,必须是通过语文教学,传递和孕育文化中的优秀的、科学的、健康的理性思考和精神情感。人作为人,对于美和善的追求,体现为追求和关切人的尊严、价值和命运,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高尚精神和优秀文化,感悟理想人格的肯定和颂扬,就是语文的人文性。

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把握上的偏差,往往导致教学实践上的偏差:或上成政治课,或上成文学课,或上成纯粹技术训练的工具课。尤其在人文性的实现上,出现的偏差现象更为严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职语文人文性实现的观念偏差

(一)唯此无彼的孤立观念

中职语文在落实“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时,易于造成重“技能、能力培养”,轻“人格塑造”的现象;在贯彻“实用、适用、能用”的教学原则时,易于简单化地将语文定位为单纯的工具。有的教师,仅仅因教材以《实用语文》命名,便忽略了教材编写的初衷,即使是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也肢解成技能的训练,将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机械的中心词、中心句的挑选、简化和放弃,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只有工具性,少有人文性,甚至没有人文性;只有“才”的培养,而不见“人”的教育。即使是在省市技能竞赛中屡屡获奖的中职生,也与大多数普通中职生一样,表现着惊人相似的状态:一面是沉浸在游戏、追星的喜怒中,其他世间事,于己如浮云;一面是被简单的小情小感而牵动,悲喜无定,浮躁浅薄。没有青年学生对真理的向往和精神的追求,更没有胸襟和胸怀,这何尝不是对中职语文人文性实现的一种警示和要求呢?

(二)唯文是举的狭隘观念

与上述孤立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区别开来密切相关的另一种观念是,有的教师认为人文性只是体现在文学教育之中,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绝大多数课文是工具性的,而只有极少数课文是为人文性而设的。于是,工具为主,该人文时才人文。确实,文学作品在人文精神方面对学生的培育具有明显的作用,主题升华、情操陶冶、审美体悟,比较直接地体现了对人精神世界的提升。于是,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文学课才能体现“人文性”,而应用性文体往往是一带而过,觉得没什么好讲、没什么可学的。但文学教育并不能完全涵盖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因此而放弃语言教学,或淡化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显然是错误的。忽略非文学作品课的人文性,也是有悖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的,更与中职教育的原则相背离。其实,正如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申小龙所说:“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凝聚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思想、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汉字、汉语言等小而精的基础知识教学,也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只是教师要善于从点滴小事,从生活的细节入手去挖掘其人文性。

(三)胸有成竹的先验观念

一则笑话,也许反映着现在的中职语文教学的呆板无趣。语文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水!”然而不合老师的心意。老师再问:“雪化了之后是什么?”学生回答:“是水!”老师再问:“雪化了之后变成了水,水到哪里去了?”学生回答:“地下!”老师再问:“到了地下想怎么样?”问得学生个个张口结舌,不明所以。费了这么大劲,原来是因为老师心中的答案是:“雪化了之后是春天!”于是春天的诗意,就在老师这样的呆滞僵化的引导下荡然无存了。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发言多了,思维活跃了,课堂也显得更自由了,然而因为老师的“胸有成竹”——“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将所有的灵性和悟性箍得牢牢的而无趣和无理。束缚太多,框架在先,不计得失,殊途同归,使语文课的教学与审美、情趣、感悟趋向于格式化和固定化,其实根本上反映了语文老师的思想中本就缺乏了对人的认可尊重和对精神的正确理解,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实现也不免有南辕北辙的尴尬。

(四)四平八稳的授业观念

由于受到对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等职业教育理念作片面理解的影响,中职学校甚至有人将“就业”等同于职业教育的全部特征,这其实是将受教育者的所有人格、才能等同于某一特殊职业技能的岗位规则,导致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可能的萎缩。表现在中职语文教学上,重背诵、多练习,而轻体味、无涵咏,重视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其实,面对在文化课学习中本身就相对困难的中职生,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用个人的积极情感感染和影响他们,以使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语文变得更贴近学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愉快,从而使人文性得以更好的实现,以形成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而如果教师在中职语文课堂上,还是字词句篇,按部就班,不苟言笑,四平八稳,语文课既无趣又无情,则不但人文性无从实现,就是工具性目标也望尘莫及。

二、中职语文“人文性”的实现策略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不弃不离

中职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仅不能理解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即此工具彼人文,也不能理解为先工具后人文,这些都割裂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联系。相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系上,无论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或者是在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所有的只是层次上的区别,从来都是彼此相依、鱼水交融而不是非此即彼或厚此薄彼的。魏书生曾说:“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作品,它们大多是作者蘸着心血泪水写成的,许多记叙文、人物传记也无不浸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如果教这些文章,只是讲词句篇,涉及作品所表露的思想感情时,也只是概念化的讲解,那么学生便会感到兴味索然,越来越感到学不下去。”这说明,一方面,没有人文性,工具性将沦为枷锁,禁锢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学,如果教师使作品的思想感情因为概念化而不具灵性时,那么词句篇等语言存在,也只是玻璃花似的孤立外壳。另一方面,没有工具性,何来人文性?如果没有词句篇,自然也观察不到“作者蘸着心血泪水”,感受不到“浸透着作者深沉的感情”。因此,中职语文教师首先需要更新的观念,不能将职业教育的实用、适用等同于单纯的突出工具性,而必须时刻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任何一方既不可放弃,任何时候也不可割裂。甚至于说,在认识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本然的不可分割的同一体时,教师应该连统一的观念也忘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借用一则禅宗公案,可以方便地描述中职语文教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认识的不同层次:

青原禅师说:“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二)人文性还在工具性,道不外求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语文学习要披文入情,就是既要披文,还要入情;倘要入情,亦须披文;倘在披文,亦在入情。也就是说,人文性的实现,总是托付在工具性的语言存在,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实现,不必脱离文本到其他什么范畴去寻求途径,而只是课文本身。比如《荷花淀》中的七个字经典对话,水生嫂对丈夫说:“你总是很积极的”。一个年轻妻子,既支持丈夫的带头参军,又嗔怪丈夫的不商量,作为一个农村妇女,在大义与小家之间的果断,在将别与期待之间的依恋,在不能言说又难以不言之间的纠结,正是隐现在这七个字中。教师就须引导学生领会这七个字所蕴涵的微妙情感,并在情感的揣摩中感受语言的精妙,即在语言中体人情,在人情中学语言。然而,如果脱离文章,脱离这七个字对话的文章情景,从政治、历史、社会学等角度旁征博引地进行阐发,那自然也是人文性教育,但是已经不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的实现了,也就是说,语文课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了。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研究与探讨语言本身,即不仅要把握它表达了什么,还要学习它是怎样表达的,以及为什么这样表达。中职语文教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把握所学的课文反映了什么主题,表达了什么思想,更重要的是还要使学生懂得作者如何表达其思想的,并通过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中职语文人文性的实现不能脱离语言的工具性,通过重视语言训练,使学生恰当地表情达意,在语言训练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才是达到中职语文实现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融合的教学目标的必由

之路。

(三)人文性怎能不在人,吾爱吾师

具体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对于人文性的有效实现来说,教师积极投入情感,给学生一个有血有肉、可感可近的具有喜怒哀乐的“人”的形象,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其一,有情感的语文教师,其自身是人文性教育的向导。人格魅力,首先是真情实感的直接印象。中职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言行传递出自己的从容、对学生的宽容、思绪的博大和功利的恬淡,对待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和对待学生的悲悯同情,吸引、感染和带动学生。一节语文课内的人文教育是有限的,但教师通过自己的气度所传递的人文思考的可能和范围,却是长久的持续的。当语文教师成为一个向导,带领学生步入人文精神的深处时,因为亲其师信其道的现象便已经是最基本的效应了。相反,呆板、麻木、缺乏热情、难以接近的语文教师,首先就是人文性教育的掐手。

其二,有情感的语文教师,其自身是人文性教育的示范者。语文教师的情感,将使其把课堂看作是动态的生成的,而非单一绝对的进行过程。如《将进酒》,教师充满激情的一读,再和着学生们齐声诵读,将自己的超脱、高昂、激越声情并茂地让学生当作一种感受,以形象传递和引导自由豪放的情怀;如《人生的境界》,教师自道心曲,谈人论事,指点江山,挥洒自如,将自己的心绪、体悟和理性不着痕迹地渗透给学生,以智慧引领人生和哲学的思考。以情动人,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套话,而是和学生一起激发、体悟、共鸣的合唱,这样的课堂,人文性已浸在形式与内容的不可区分中。

其三,有情感的语文教师,其自身是人文性教育的合作者。语文教师的情感,将使眼中的学生不再是僵硬的白板和被动的容器,而是主动接受、主动交流、主动思考的活生生的人。课堂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而是师生平等、开放、参与、合作的交流活动。在学生感受到平等的尊重、自由的交流、愉悦的合作时,他们的自信、自主、相依、互助的精神潜质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对语言学习和能力训练的热情也得到激发,语文能力和人文教育才能交相辉映地发展。

总之,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更新观念,准确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系,将人文教育融于工具性的学习中,以饱含情感的人文形象导引和激发学生,才能使中职语文实现本学科的人文教育,发挥出语文人文教育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全国中语会上第九届年会上的发言[J].语文建设,2007(07).

[2]孔庆东,摩罗,余杰.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代序),审视中学语文教育[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04).

[3]魏书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M].沈阳出版社,2000(09).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策略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Passage Four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