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为语文课堂引一丝“源头活水”,是我们深思和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激活语文课堂;生机与活力;课堂的主体;源头活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包罗万象,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充满魅力,语文解读具有灵活性与不确定性。著名语文教育家,语言学家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是深化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没有优质的校园环境,没有多媒体的介入,没有教师的精心准备,没有学生先期心理的酝酿,往往机械、刻板,死气沉沉,因为缺乏生气与活力,缺乏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探究,缺乏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传统的语文课堂如一潭死水,日益凸显出课堂教学的弊端。课堂四十五分钟往往是教师一讲到底,唱独角戏,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课堂上设置的一问一答模式,看似体现了师生合作互动,但实际上问题的设置几乎全是教师独自完成,很少是学生的“有疑而问”。时间花掉了,可效果甚微。课堂不再是彰显学生个性智慧的平台,而成为了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讲台上教师唾沫横飞,讲台下学生昏昏欲睡。机械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动意识、探究思想、创新精神受到了很大的束缚与压抑。不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真正地体现,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如何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为语文教育引一丝“活水”,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一、激活语文课堂的对策
(一)在“死”的教材文本中引入鲜活的“社会生活之水”,从而激活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与社会人生这本大教科书联系起来,将狭窄的教学课堂变为视野开阔的社会大课堂,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受到美的熏陶。 如学习曹操的《短歌行》,可结合其诗《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句,向学生介绍曹操其人及其丰功伟绩,了解其雄才大略,凌云壮志。激励学生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少年时定下“拿云之志”,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只有在语文教材中引入“活水”,在课堂上进行开放教学,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地去思考自己的未来,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在严肃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引入“宽松和谐之水”,达到“激活”学生的目的
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因而“激活”学生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分析调查显示,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只起少部分的作用,大部分靠情商。社会上屡见不鲜的“高分低能”实例说明,缺乏实验与联系,缺乏实际运用,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低下,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何其之大。现代课堂教学不仅是有目的的共同活动,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人际交往方式。我们应该变传统教育的严肃型为宽松型,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是知识的“接收器”。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起主导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展示学生的思想,这样教师深中肯綮、有的放矢地“精讲”,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能力。 魏书生说他很“懒”,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懒”,这正是为了把更为广阔的课堂空间让给学生。
(三)为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权威形象引入“幽默开朗之水”,激活教师
教师的形象角色,责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传统文化对教师形象的要求是保持师道尊严,与学生拉开距离。试想,一个四平八稳,老是端着一副“学究”架子的教师又怎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又怎能激发学生兴趣,获得他们的喜爱呢?教师在教学上仅仅起主导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试着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课堂上多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同时克服自己性格与教学不适宜的地方,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别有用心”,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学生主动热情地完成学习任务。
古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把教学的慧眼转到源头活水上来了。
二、作为语文教师,要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先声夺人”,抓住课前五分钟,以“新”激“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引导当代高中生胸怀天下,关注社会。而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本传统性较强,与当代社会接轨的素材较少。有些同学因不熟悉教材的时代背景,对文中要表现的内容和传达的思想,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抓住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开场白时间,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一体机,大量搜集新闻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民生百态,世间万象,激活思维,培养道德,陶冶情操。如在讲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修齐治平”这一章节时,课前插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大三学生孟瑞鹏勇救两名落水儿童不幸溺亡事件,就被救女童家长为了逃避责任,不仅不心存感激,反而对救人者进行诬陷展开讨论。让学生在激烈甚至是犀利的发言中了解个人道德修养对他人,甚至是整个社会的巨大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课前五分钟热点新闻的引入,无疑是为活跃学生思维,激活课堂氛围引入了一丝“活水”,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更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
(二)紧扣课文内容,创设诗意的课堂意境,以“情”激“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创设富有诗意的情境,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教授诗词《雨霖铃》,我先播放李叔同先生《送别》歌曲,“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优美而又略带感伤的旋律,配以精选的送别画面,“未成曲调先有情”,还未学习诗词,学生就已深深感受到分别之时的“无语凝噎”。再通过有感情的表演诵读,实现诗人与学生情感的共鸣。
诗意语文大师王崧舟先生曾说:语文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只有让文本、学生、教师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才会碰撞出激情的火花。学生有了感情,不仅让语文课堂诗情琅琅,而且还增加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胸中万卷风雷动,无端直奔笔下来”,这对学生写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贴近学生思维,设计巧妙的课问题,以“趣”激“活”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于疑,疑解于问。当今学生读书,往往一读而过,不求甚解。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抽象,深奥,或是单纯地从自身的角度切入,抑或是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其结果要么是课堂沉闷,学生无所适从,思维热情和信心受到抑制,要么只营造表面上热烈的氛围。这种问题如同“走秀”,对激活语文课堂毫无实际帮助。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贴近学生思维,从他们的角度设置问题,能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提高课堂效率,为语文教学引一丝“源头活水”。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对于这种政论文,学生缺乏兴趣。针对这种现状,我并没有过多的对课文结构、内容做过多的阐述,而是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进行发问。有位老学者住的巷子里常有人随地小便,于是他写了张“不可随处小便”的标语张贴出去;后来,这张标语被一个很仰慕老学者的人贴在了自家的大厅里,只不过把原标语中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就成为一条警示语。请问,那条警示语是什么?学生讨论热烈,继而对课文中举出的几个事例进行讨论发言。课堂效果明显。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兴奋的、预约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教师提问是否得当,引导是否得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地学习语文。有效的教学在于形成一种使学生似懂非懂、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在矛盾、疑惑、惊讶中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
例如,在《奇妙的对联》的教学中,教师先通过讲授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对联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用幻灯片投影一些名联,让他们继续感受对联的奇妙并归纳对联的基本特点,使之领悟对联的精义之处。课后,笔者又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本地的对联,包括春联(含节日联)、门联(含行业联)、喜联、挽联、堂联、名胜古迹联、文艺作品联、杂联等。收集对联后思考本地对联所包孕的传统文化内涵,让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
(四)设置教育情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动”激“活”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苏联教育家达里洛夫也提出了建立某种教育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扼杀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我们应该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创造情境,变换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
朱熹曾经说过:“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确实如此,通过朗读,学生不但能咀嚼文字的含义,揣摩说话的语气,还能体会文章的神韵。课堂上恰当运用读的方式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我没有直接归纳人物个性特点,而是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同学甲读蔺相如的语言,同学乙读廉颇的语言,同学丙读秦王的语言,同学丁读门客的语言,女生旁白。声情并茂的朗读,把人物性格演绎得淋漓尽致,教师只字未提,学生对人物有了自己的理解。
当然,读的方式很多,还可以范读、集体读、分组读、表演读等等。正是这些灵活多样的朗读,无须过多说教式的语言,学生逐渐理解了作者渗透在文本之中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也就达到了语文学习的相关目标。
除了朗读,语文课堂还可以采用模拟辩论赛的形式,或根据故事情节自编自演,排练成课本剧的形式,或个案讨论的形式,正确引导,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培养其创造力。
语文绝不只是一本本教科书,“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是语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语文……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语文是一种诗性的光辉,一种厚重的关怀,一种浪漫的情怀,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是一种灵性,更是一种精神。教师要认识到通过多种“趣”味教学途径激活语文课堂,摆脱沉闷、枯燥的形式主义,恢复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深信,只要我们努力地去研究去改革去探索,终能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让这股“源头活水”像清泉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作者简介:孟娟,女,1980年生,湖南省华容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