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斌
【摘要】“如何提高語文教学效率?”已成为教师们最关注话题。本文试图从充分备课、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四方面来探究这个问题。
【关键词】效率 备课 兴趣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125-01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老师上课上得很辛苦,学生听课听得很痛苦,结果是两败俱伤。如何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难题了。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教师要备好每一节课。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上好一节四十五分钟的课,我们常常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的备课时间。但这是必需的,你要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充分备好课是上好一节课最基本的一个环节。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避免授课时太盲目,讲了很多但却都没抓住重点,浪费时间和精力。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备教材,我们还应该备学生。我常常一篇课文看了两三遍以后,不急着翻教参,而是先思考课文后面的练习题。我觉得我哪些问题想不清楚,一般情况下学生也是这几个问题不懂。这样,我就知道上课时我哪些问题应该讲得详细一点,哪些问题可以简单讲解甚至不讲,这样避免面面俱到,老师累,学生也累。也许有的老师会有这样的经历,由于种种原因备课备得太匆忙,导致第二天上课时很没底气,甚至讲了这句就忘了下句该讲什么的情况出现,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质量。并且老师在讲台上出现的一点点窘状,其实学生都能察觉出来,时间长了,这样的老师在学生眼里的形象就大打折扣。如此一来,要让学生对老师有信心,信任你,认真听你的课,我想有点难度。因此,我们要实实在在地备好课,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
二、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现在的初中生思想还非常不成熟,很多学生并不是真正的明白读书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他们的学习状态常常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他们常常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而不喜欢这个老师教的科目,反之也常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上这个老师课。因此,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那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呢?我想,教师应该在尊重、关爱、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多跟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有一年,我们所任教的班级里转来一个学生,也许是对周围的人、事、物感到陌生,一时不能适应,上课时他总是低着头,下课也总沉默寡言,不太与同学交流,更不用说老师了。这样一来,他的成绩总是不太理想。后来,只要发现他有一点点小优点,一次小小的进步,我就会抓住机会在课堂上表扬他。课间时候也时常找机会与他聊上几句。时间长了,也许他觉得我这个老师挺关注他的,对他还不错。渐渐地,他开朗了许多,上课听讲也认真了,偶尔还会主动回答老师的提问,成绩也逐渐进步。这其实是印证了著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其主要内容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三、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也曾用实验证明,通过激发兴趣,人的积极性可以增加3至4倍。如果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就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这时,对他们来说学习就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学好语文是多么的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想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1.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例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古文既长又难懂,学生并不太感兴趣,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提不起劲来听课。我灵机一动,插入讲了同样在艰难条件下刻苦学习的小故事——凿壁偷光。讲完后,让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主题一致的小故事。这时,学生都很认真的思考,积极地参与课堂,讲了“划粥而食”、“程门立雪”……等故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再如,上《出师表》时,教师可以讲讲有关诸葛亮的历史故事,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一石二鸟。2.可以利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兴趣。例如,要深刻理解《给巴特勒的信》这篇文章需要学生对历史、对圆明园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见过圆明园,而教师要用语言来形容这恍如月宫的圆明园的美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在美好的事物面前,再好的形容词都显得枯燥无味。因此我播放了一段讲解圆明园的历史的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了完好无损的圆明园和被破坏后的圆明园的差异,让他们了解被破坏的原因,激发起学生心底的爱国热情,更好的学习这篇文章。3.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竟争来激发学生兴趣。一节课45分钟,如果一味的授课确实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趣,用小组合作、竟争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为了力争上游会更热情地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稳定的学生一般情况下他们都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反之,那些成绩波动比较大,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习惯一般也不好。学生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后,在学习上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想,主要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1.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在学习一篇新课文前,如果他没有事先看过课文,了解文本内容,那么不管老师讲课讲得多生动,学生也只会是听得云里雾里。因此,我一般都会在上新课的前一天把新课的学案发下去给学生,布置他们先做学案上的问题,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做错。学生做学案前势必要先看过课文,并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这样一来老师上课就轻松多了,学生学得也快。2.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并且做好笔记的习惯。我常常在课堂上增加提问学生的频率,因为有的学生会出现听课听着听着就走神的情况,这样做主要是想让学生有一种紧张感,避免分心。同时,在授课过程中,我常常会提醒并留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因为笔记是学生复习的依据。以前有个学生觉得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他都能理解,因此他觉得自己没做笔记的必要,但是他每次考试答题时总是丢三落的。后来我告诉他,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让他好好做笔记。之后,他开始认真做起了笔记,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3.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和复习的习惯。老师可以请家长配合监督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布置作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如果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那就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当然,学生做到课后复习也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每天的上课前先提问学生前一天所学的知识点,对于回答情况好的同学公开表扬,对于没有即时复习,回答情况不好的同学给予一点小小的惩罚。每个学生都喜欢受到表扬,时间长了,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做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应当竭尽所能、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当然,这是一个需要教师长期探索的课题,教师还应该不断地从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