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云
本文为甘肃省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发展研究》暨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课题《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实践研究》(立项编号:GS[2013]GHB028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学应该主要偏向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能力的锻炼以及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小学语文,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理解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所以,小学语文的课堂实践探究一直都是各个院校所关注的重点。只有让学生在小学阶段为语文这门学科打好基础,才能有利于今后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相信在小学语文阶段培养出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会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任务也会变得非常艰巨,既要严格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打造完美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教育改革;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且逐渐被重视起来。以往的教学模式当中,往往只注重老师该如何授课,而忽视了最重要的群体是学生,很少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学生更好地学进去。于是为了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放在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教师应把“点石成金”的金手指传授给学生,让他们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去主动学习,“教”与“学”相结合,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一、摆脱旧的思维,从新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会学生摆脱考虑问题的旧思维,学会动脑考虑问题,并且能够运用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综合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要想培养创新能力,就要努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当中,学生才能活跃起来,各抒己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老师的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句赞美,都可以影响学生的心情,所以老师应努力将轻松舒畅的气氛渲染整个课堂。除了单纯的课本内容之外,老师还可以有目的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开动大脑,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比如,在讲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守株待兔的方法不正确,那么,学生能想到什么办法可以抓到兔子?引导学生积极探讨问题,增强相互之间的沟通,用新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并且寻找解决办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二、把握课堂,积极实践
既然是要求语文课堂实现积极的实践效果,就要改变以往墨守成规式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语文课变成形式多样化的课堂。在小学阶段,“口语交际”是实践性较高的部分,而语文的实践性也就体现在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方面,所以,通过假设环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如果想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应该建议学生做好课前的实践探索工作,比如可以设定主题《我的家乡》,难度系数较低,适合小学阶段的实践活动,那么学生课前实践的任务就是去了解自己的家乡,可以询问父母或者是长辈,也可以到一些标志性地点去看看,亲自去感受,观察每个细节,发现家乡到底有多美。只有这样,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口语交际”的课堂上,学生才会知道要说什么,要怎么说出来,怎样表达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口语交际”的课堂实际是对课前的实践探究要求较高,所以,也就体现出了语文较高的实践性。除了“口语交际”以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语文课文,开展拓展性的阅读模式,这是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也是对课外知识的拓展。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通过相互沟通和真诚交流,既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进一步了解学生思想,剖析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引导学生用创新思维想办法。师生沟通可以利用课间时间,也可以放在自习时间,先询问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有问题就及时想办法帮忙解决,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学生提出学习中存在问题,从而老师才能寻找机会,启发学生动脑,通过实践,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最便捷的途径,只有将语文的基础打好,对于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才会有帮助,因为不仅仅语文课需要创新、需要实践,小学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师生共同努力,就一定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与“学”相结合。
参考文献:
公丕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今日科苑,2008(16).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