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在网络恶搞中的作用分析——以“妈妈再打我一次”为例

2015-08-26 02:33吴福仲
新媒体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模因亚文化新浪

吴福仲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北京 100024)

2013年12月初,新浪微博用户@黄博楷bk发的一组四格漫画“妈妈再打我一次”恶搞图片原版上线后的几个小时中,很多经改装的版本蜂拥出现,半个月后,以“妈妈再打我一次”为名的恶搞歌曲出现。恶搞风从新浪微博蔓延至各大社交网站,并引起网友关于漫画内容的广泛讨论,讨论焦点涉及教育方式反思等。

1 技术原因分析

微博用户的信息获取是一种以人为节点,以关注、转发和评论为媒介,以浏览为主要阅读模式的信息获取机制。

在推广“妈妈再打我一次”恶搞漫画时涉及到了三层传播,充分利用了新浪微博的栏目突出热点的优势。在第一轮传播中,新浪微博利用输入栏右上角文字链和热门排行第二条文字链进行了推广。新鲜的事物激发用户的好奇心,话题点击量增加,关注量增加,内容得到初步扩散。第二轮传播是通过热门账号的粉丝进行的,话题产生后发起方通过与热门账号联系进行一轮传播后,粉丝们的“跟随”行为开始,随之而来的是病毒式传播,这时一轮传播高潮产生。第三次传播是红人微博自制内容带动粉丝自制内容进行传播,这是第二轮传播高潮。

新浪微博在三次传播中都有推手的影子,占据主导地位,对三层传播的控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传播链,引起大范围关注,并引起讨论,形成气候。

第二技术原因在于为普通微博用户的自发性传播提供便利,是指制作内容生成器。原版“妈妈再打我一次”是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的,限于PS技术以及人们的时间精力,即使人们对图片感兴趣也很难调动积极性打开photoshop或者美图秀秀费劲的在原图基础上修改,再以图文方式呈现自己的版本,但内容生成器将整个改变过程简化,可以让微博用户广泛参与二次传播,并为话题增加更多槽点,使得话题再度升温。在“妈妈再打我一次”的走红中,有星座版、职业版、娱乐圈逸事版等等,充分发挥了普通参与者的积极性,因此大大加速了关于“妈妈再打我一次”的信息爆炸。

第三个原因是剧情设计的技术。首先,原创作品的剧情就很扭曲,与我们的正常认识不同,看内容就有噱头;第二,后加的题目与八零后都看过的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相关,很容易激发网友的好奇心,而“再打我一次”与“再爱我一次”的风格完全相反,强烈的反差易引起争论;第三,画风也是八零后的记忆,这种小儿书的笔触是人们都接触过的,但是与当今社会已经很不相称,因此也是恶搞的热点。

除去上述三点仅针对此次恶搞事件的技术原因分析,新浪自身传播方式的优点也是不容忽视的。业内将新浪微博的传播方式称为超越大众传播的社区传播模式[1],也就是说,虽然新浪微博上人与人的联系较弱,但是这种联系仍然有呈现社区化特点,信息的流通基于小团体内部,这个团体由共享某种文化配置的人群、拥有共同兴趣或志向的网民,或者以临时话题、突发事件为契机而自发组成的讨论小组,这种小组的稳定性较差,但在短暂的时间段内可以形成交流与讨论。

2 心理原因分析

首先,内容设计个人化所带来的强烈的带入感。例如星座版,星座论在八零、九零、零零后中具有相当强大的市场,人们乐于用星座给自己贴标签,那么当然乐于用时下流行的恶搞方式来“弘扬”自己星座的特点,使得陌生的群体立刻产生亲近感,自黑与互黑便成为交流方式,恶搞风蔓延的更加迅速。

其次,微博加重青年亚文化的群体感染效果。青年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或支配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的附属性文化方式,体现了青年人特有的反抗、冲突、另类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惑。

青年亚文化具有“仪式反抗”的特点,传播学中有“群体感染”这一理论,是指某种观念、情绪、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将此理论放置在新浪微博中“暗示机制”就是指博友的评论转发以及上传自己的再创作对用户自身产生的影响。恶搞情绪很复杂,有娱乐也有泄愤,人们在此间产生同盟感用以自我慰藉。

再次,蓝V用户追寻热点。蓝V用户是新浪微博中的企业用户,这些用户中也包含媒体或者暴走漫画类的红人账号。这些用户都有一个特点——追寻网络热点并予以及时反馈。在“妈妈再打我一次”走红后很多媒体进行转发或者评论,企业则趁着这阵风潮将自己的品牌通过恶搞进行营销,如高德地图:有一种承诺叫“讨打”:第一次打我,立刻送你15元话费;累计打我7次,再送70元话费,累计最高可达100元……蓝V用户急于推销自己的需求使他们积极戏仿恶搞原作,而人气蓝V用户的戏仿行为更是推动了恶搞的风潮。

3 小结

新浪微博在“妈妈在打我一次”恶搞的发起与推动走红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浪微博的传播特点与效果适宜恶搞的生存发展,这也使得恶搞中的青年亚文化更加多样、影响力更加广泛。新浪微博中的弱联系也不影响恶搞事件的传播,反而有扩大的功用。蓝V用户是未来新浪微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可集合的力量,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

另外,综合技术和心理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整个恶搞事件中的弥母现象。弥母现象又称为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主要指文化传递的单位,可以说是文化复制因子,其核心主要是模仿。②在新媒体领域,网络流行语或者一切可模仿的流行因素,都可成为模因。在新浪微博中,140字的限制反而促进了微博体的生成,这种微博体具有流行潜能,而其流行潜能的理论支持便是模因论。由此看来,“妈妈再打我一次”的语言风格也成为模因。其实很多东西都可以成为模因,而真正生存下来的模因更加强大,具有长久流传的能力,这种模因作为一种基因,经由复制、变异、选择的过程而演化。在这次事件中,“妈妈再打我一次”这个漫画所具有的恶搞意义通过新浪微博的传播在人群中发生演变,从而使漫画的生命力增强,更加具有流传素质。当然,模因是具有时效性的,这是它流行的原因之一,也是其逐渐衰落的原因之一。我们不能忽视新浪微博在整个恶搞漫画(模因)的流行中依据其便于传播的优势为恶搞漫画的迅速走红提供的支持。

注释

①蓝若宇.《超越大众传播——刍议新浪微博的传播模式与机制》

②张艺文.定义来源于《模因论视角下的现代网络流行语》

猜你喜欢
模因亚文化新浪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猴子虽小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新浪读书排行榜
把脉“腐败亚文化”
试论翻译中的模因*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从强势模因和弱势模因角度看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