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键
当前语文教学“投入大、时间费、收效小”的现象依然存在,“炮打”语文教学的文章屡见报端,人们不禁要问:“语文教学怎么了?”的确,目前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厌倦现象较为普遍,课堂传授知识的机械性、课堂教学的模式化等导致了语文课堂死气沉沉,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素养的提高成了镜花水月。语文课堂的活力和效率从何处来?要让语文课堂恢复生命力,首先必须改进教学方式,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教学方式的指导要求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与郭思乐教授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十分吻合。以此为理念指导,学校语文组开展“三学”(学生、学习、学习效率)课堂研究,就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期打造明德学校的“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效果显出来”的活力高效课堂。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研究,学校初步确立了明德“三学”生本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四个维度:以学定导、以导促学、同伴互助、明德课堂。下面笔者结合部分语文研究课例进行阐述。
一、以学定导,根据学情确定课堂导学的目标和方法
“以学定导”源自于郭思乐教授的“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生本理念,学校对此进行了调整,更适合学校课堂实际。以学定导是以学生在教师导学活动单的指导下,对文本进行有目的的自学为前提。在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对文本的初读感受,并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或提出的问题,作出导学目标、方法的选择。
《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学语文教材传统篇目,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变化,尖锐地指出了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作者通过曲折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表现一个深刻的主题,能够给人启发,耐人寻味。
课前自学活动单中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①请用三到四句话概括小说情节。(友情提示:按照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②小说中有哪几位主要人物?请用三个左右的词语概括菲利普夫妇的形象。③读了这篇小说,你对文中哪些方面感兴趣或有疑问?(某人物、部分情节等)
课前活动反馈时发现,学生对学习小说大都有较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同学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命运结局,但很多同学也对出人意料的结局表示不理解。故笔者将教学目标设为:体会短篇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特点。同时根据学生的疑问设计了一系列课堂导学思考:①请找出小说中出人意料的情节。②为什么说这些情节出人意料?③怎样的情节是出人意料的呢?④这些出人意料的情节,你觉得它合理、可信吗?到文中找出依据来。⑤结合以上问题请说说短篇小说的情节特点。⑥那么小说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呢?我们认为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只是依教材而来,还应根据学生学情而来,同时设定一个让大多数同学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才会有成功的喜悦,课堂才有活力,也才能达到比较满意的学习效果。
“以学定导”不只在课前,课堂上教师也需要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中暴露的问题),并快速调整自己的导学思路,这样,教师的“导”就更精粹,更切中学生的需要。
另外,以学定导的基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二、以导促学,帮学生搭好“脚手架”,领学生进“最近发展区”
特级语文教师陈钟樑先生曾在全国课改课活动中示范执教了初一年级的《风筝》这篇课文。课后他指出了现在生本教学的误区:课堂上学生展示过多,缺少了教师的引导,这样的课堂活力只是浮于表面,缺少了课堂的生成,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导”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自学中的疑难,“导”要在关键处,帮助学生搭好“脚手架”,把学生领进“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散步》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文名篇,教学本文时很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肤浅地将本文主旨定为:一家人浓浓的亲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民族优秀传统。学生文本解读遇到了瓶颈,课堂陷入了僵局。对此笔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要求学生再次找出“散步”波澜中表明作者感受的语句,分析它们对表现作者生活感悟的作用。并适时穿插两则材料:
材料链接一:“其实我骨子里是想写生命。”(《二十年后说散步》)文章写于1985年,“我”父亲刚去世,照料了他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抽掉了生活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我”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里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可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材料链接二:2005年秋,“我”的导师陈钟樑先生在重庆开会,吃饭时恰巧和莫怀戚同桌。莫怀戚对陈钟樑先生说:“请你代我向全国的语文教师致谢。如果没有他们,我还不知道我的文章写得这么好。不过我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想表达‘男人的肩膀,男人的幸福。”
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材料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后向全班阐述自己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教师“拐棍”把学生领进了“最近发展区”,在思考交流后,大多数学生领悟到本文除了浓浓的亲情外,更宣扬了中年人那种对生命“承前启后”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教师的“导”还让学生学会了解读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寻找文中议论抒情句并结合写作背景。这样有方法指导又有生成的课堂自然是鲜活的高效的课堂。
值得注意的是,以导促学中“导”的目的在促“学”,课堂的主体需落实在学生的“学”。课堂上要把本文阅读、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在尊重学生自我感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三、同伴互助,引导学生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合作互助学习一向为古人推崇,《论语》中即有“独学而无友,则固陋而寡闻”的论述。意思就是:一个人学习而没有合作互助伙伴,则他的见识是非常少的!《新课标》在相关教学方式的论述中也积极倡导同伴互助的合作学习。学校的“同伴互助、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全班展示等形式,为学生创设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同时教师适时参与,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课中,笔者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课前的自学反馈,将文意疏通和课文理解结合起来,设计了以下问题,提供生本小组合作学习:①作者为什么夜游?②为什么到承天寺?③寺庭散步,见到哪些景物?④苏轼夜游时的心情如何?文中有没有直接表露这种情感的语句?同时我还指明了学习方式:要求各组在组员独立自主学的基础上,采用适合本组的“小组合作”的互助方式。例如,让三、四号同学疏通文意给一、二号同学听,然后一、二号同学补充;或者由一号提问,二、三、四号同学轮流作答,互为补充;最后推选三、四号同学全班交流或提出疑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小组选择适合自己组的合作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参与并投入到学习中来,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最后的“全班展示”环节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课堂现场紧张而有序,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功的愉悦。
我们认为开展合作学习,首先要给学生群体(小组)一个共同的任务,也就是搭建一个“舞台”,让每一位学生在这个“舞台”上都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同时,在学生互助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指导、帮扶,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
生本课堂同伴互助、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学习小组的建设,学校在三年前开始学习小组文化建设,经过研究实践,学校初步架构起语文课堂小组学习的基本流程:目标呈现—学生自学—组内交流—班级展示—教师点拨—检查反馈,并按照课堂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另外,“明德课堂”中的“明德”二字,指课堂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结合好语文学科特点启迪学生的智慧,点燃学生的生命。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处于一种充盈的生命状态。同时学习的过程即是人与人交往、交流、感悟的过程,即是培养学生爱国、致善、求实、创新的“健雄精神”的过程,体现学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