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辉
互联网+农业为农业创新和“新农人”创业打开空间。
互联网+农业不仅是电商,还涵盖新产品、新模式与新业态。
农业创新,要让农民增收得利,这是最终的诉求。
互联网+农业大潮来袭
一连串事件昭示着互联网+农业大潮正扑面而来,更多农业创新机会出现。
5月8日,国务院出台“电商国八条”,提出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中央财政将拿出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随后传出消息,商务部等二十多个部委参与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初稿已经完成,最终文件将以国办发文的形式出台。这是首个全面部署农村电商发展的文件。
5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今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在1万个行政村实施光纤到村建设,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或移动宽带;明后两年,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
今年以来,互联网+农业的概念不仅体现在政策层面上,市场大佬也正进行一系列布局。
5月18日,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一亩田宣布和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携手构建“互联网+产业链”的协作新模式,为传统食品生产企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此前,阿里巴巴和京东均宣布全速启动农村电商战略。阿里推出农村淘宝千县万村计划,未来3到5年,将投资100亿元在全国建立1000个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覆盖全国三分之一的县以及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京东也启动“乡村代理人”招募和“京东帮服务店”的落地,探索农村市场双向流通模式。
“‘互联网+开创了大众参与的‘众筹模式,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影响深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文生说。“互联网+”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农地确权、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等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正成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引擎。
他认为,“互联网+农业”是一种革命性的产业模式创新,必将开启我国小农经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电商仍是互联网+农业的热门
河南省扶沟县韭菜研究所所长刘顺德卖了20多年的蔬菜种子,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忙。春节期间他赶了一把时髦,用微信派发“种子红包”,6个新品种共5000份种子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赠送给全国各地菜农。
“这些种子红包只用了一天就抢完了,电子商务的威力太强大了!”刘顺德说。活动过后,他的新品种广为人知,在网上订购的菜农络绎不绝。
5月24日虽是星期天,刘顺德顾不上休息,仍旧在手机上、电脑上回复各种信息。他说,今年通过微信、QQ、微店的销量占了三分之一还多,销售范围也从过去仅限周边县市扩大到全国各地。“电商销售更精准,效率更高。现在互联网普及了,只要有好产品,根本不愁卖,我有信心将扶沟韭菜种子打造成全国第一的品牌。”
电商,仍是当前互联网+农业领域最热门的创业方向。
“20天内报名人数超过750人,很火爆。”5月23日上午,河南省孟州市举行第二场农村淘宝合伙人招募考试。农村淘宝,就是向农民提供农用商品、农资农具、日常用品,同时也代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农村淘宝合伙人享受由阿里巴巴配备的电脑、电视等网上交易必需品以及相关技术支持、业务培训、运营支持、物流培训等。
阿里集团“农淘”河南事业部经理杨丽琴说,农淘就是支持农村青年在网上创业,让农民既能上网淘宝,也能上网“淘金”。孟州是阿里集团在河南举办的首个农村淘宝示范县,未来将在全省铺开。
阿里农淘事业部资深总监孙利军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返乡创业,会逐渐衍生出围绕农村淘宝产生的生态圈,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从而让更多年轻人返乡扎根农村,缓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农村民生问题。他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带给农村的福利。
阿里农村电商讲师、新乡山之孕土特产专卖店创办人杜千里是农村电商践行者,他上周远赴新疆开了一场农村电商讲座。杜千里说,现在农村电商竞争越来越激烈,需要创新和改变。“做农业电商需要互联网思维,但更需要热情和坚守。”他说,“是否真正愿意扎根农村生活,是否能认清家乡农业优势,是否能承受外界压力。想明白这三点,才可能干出名堂。”
智能化,让农业充满想象
互联网+农业不单是营销层面的电商模式,也包括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智能农业模式。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都是互联网在农业上应用的体现。
在洛阳,80后小伙吴迪创办的乐活农场就展现了互联网在农业应用上的广阔前景。不仅种植和管理智能化,产品销售也用上了互联网思维。他仅靠一部手机就能打理500亩果园。
吴迪的乐活自然园农场位于距离洛阳郊区。走进温室,会看见室内布满各种探头、摄像头、仪器。他介绍,温室全部是自动化作业,苗圃里的仪器用来检测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每10秒钟采集一次大棚内的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进行数据分析。
吴迪手机装着软件,可以随时接收服务器发来的信息。该浇水了,他动动手指,灌溉探头就能喷出细密的水帘。农场有什么动静,通过手机也能尽在掌握。
吴迪说,这就是农业物联网技术,拥有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远程智能节水灌溉控制系统、喷淋、滴灌系统。除了运用互联网管理果园,他还注册了微信、微博账号,通过互联网招徕客户,网友在农场承包果园和菜地,玩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游戏,一年就能带动600多万元的销售。
2014年,吴迪的“乐活自然园连锁农场”项目获得了中国青年涉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创意组全国总冠军。吴迪说,他已经将洛阳一个苹果生产基地和猕猴桃基地纳入旗下,以同样的模式运营。他身边朝着这个领域创业的小伙伴也越来越多。吴迪希望,三年后连锁农场能够覆盖全省,带动全省5000名青年创业和就业。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在主粮小麦产业上,也早已用上了“互联网+”。在我省9个地市建有近20个小麦苗情数字化远程监控点,这套系统同样使用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监测到当地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太阳总辐射等数据指标,了解小麦生长的环境状况。通过设在郑州的监控室,科研人员可以实时监控图像和数据,进而做出诊断分析。
业内专家指出,从田头到餐桌,农业+物联网正带来巨大的创业机会,农田、气象、水利、设施、病虫害防治、农机装备、农产品质量溯源等环节都有互联网应用的创新空间。
互联网+农业,要让农民增收得利
“互联网+农业”,一切看上去都很美,但有一句老话:“樱桃好吃树难栽。”
推进互联网和农业的融合,应着眼整条产业链,而不是一个点。
例如,联想搞农业的模式,就标志着互联网农业迈入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层次。联想对农业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不仅用互联网技术改造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水平,而且运用互联网技术管控整个生产经营过程确保品质,同时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产品营销,最终将农业的各个环节打通,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
同样,互联网+农业融合而成的农产品电商,不单是把农产品搬到网上售卖,而应该考虑对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革新。
曾经热议的“京东送种子下乡”活动,就是由京东提供农产品优质种子,由农民在农村培育种植,收获后通过京东平台销售。京东现在还开始涉足农资市场,如果这个产业链布局能形成,将给农业生产带来变革,农民只负责生产,其他环节交给平台。
阿里集团也在布局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它计划将农村电商依托于旗下整个生态圈发展,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微贷等业务都已跟农村挂钩,未来运用大数据将直接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
当然,作为互联网+农业这场变革的主体,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才是互联网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的关键。早在今年2月,阿里研究院就正式发布了《中国新农人研究报告(2014)》,报告提出,新农人群体的形成是互联网赋予“三农”的必然产物。
随着农村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推广,未来的农民都是“新农人”。“互联网+农业”首先要以提高这些农民兄弟收入为目标,要让农民增收得利,而不是打着各种旗号到农村去圈地圈钱。只有真正为农民增收提供帮助的“互联网+农业”创新,才能获得农民发自内心的认可,才可能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