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君
高中生经历多年的历史学习后,脑中储存的不应是碎片化的知识点,而应建构一套基于自身认知特点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是通过历史知识间自身固有的总分、主次、前后、内外和因果等内在的关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有条理的知识网络。这种知识体系的来源不应是预设的,也不应是教师给定的,而应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笔者尝试在高中历史的复习授课中使用知识建构图示,让学生充分参与知识的建构,从而提升复习效果。
一、高中历史复习的难点是去知识碎片化
知识的碎片化是指学生虽然已习得知识点,但知识之间缺乏整体性和体系性。这种现象因现行高中历史学科的教材专题式编排体系而日益普遍。如人民版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必修二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必修三的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这三个专题本身是相辅相成的:必修一阐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形成历程,必修二的古代中国的经济和必修三的中国传统文化揭示了中国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政治制度的经济和思想原因。但教材人为割裂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割裂成三个板块,并分属于三本书的三个专题。可见,教材对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学生知识碎片化的原因之一。
基于教材编排体系,教师对历史新课的教学往往着眼于对历史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知识点作具体分析,如此的新课教学造成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是孤立、零碎的,学生的知识呈现碎片化状态。这种知识碎片化现象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会阻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想象,高中学生掌握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古代的经济、古代的思想和文化的知识点后,却无法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复习课中帮助学生去知识的碎片化已责无旁贷。
在复习课中建构知识体系,也就是抓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中,这是帮助学生去知识碎片化惯用也管用的教学方式。众多的复习辅导用书用填空形式或网络结构示意图和填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知识梳理、体系建构,一些高中历史教师也编写了类似于知识体系建构的学案等,把这些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支撑点,试图借助于现有的知识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章节知识结构和掌握课文基本内容。但实际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期望出现了偏差:一是学生没有认真思考知识结构图的内涵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往往只是照教材填空;二是编者往往按照书本现有的体系建构知识结构示意图,因其缺乏新意而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学生由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任务较重,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预习历史。教师为弥补尚未达到的预习目标,把复习课的重心落在书本知识的梳理和基础知识的巩固上,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学生孜孜不倦地记录,师生之间显然没有时间实现课堂中的互动和交流。
显然,使用现成的知识结构示意图难以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复习课上,应该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往往是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练得过少,想得更少。由于缺乏必要的思维引导和适当的训练,学生的“双基”得不到落实,在新情境下处理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让学生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自主建构历史知识体系要求学生在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内,通过教师所设置的问题,驱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用线条、符号、文字、简笔画等简洁直观的方式表示历史事物之间的结构、关系或者演变过程。笔者在不断自我寻觅突破点和与学生反复的磨合过程中,尝试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具体操作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在课前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任务设置,把建构知识体系示意图从口头作业转变成书面作业,要求学生不得抄袭各类复习用书,促进学生动脑、动手。至此,学生走上了从依赖复习用书到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历程。但部分学生因自身的学习能力不足或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教师布置的任务敷衍了事,他们往往只依赖课本中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简单表述,没有理清历史事件之间内在的相互关系,更谈不上全面把握历史脉络,没有真正达到建构知识体系的目标。显然,这需要教师的引领。这个“引领”需要讲究方法。教师先精心建构一份知识示意图给学生这份示意图,必须体现三个基本要素:归纳核心知识内容,体现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关系,理清历史线索(时代特征),要求学生模仿并自我检查建构的知识体系是否包含了这三个要素。与此同时,在学生上交的作业示意图中,挑选出两份比较好的进行点评和修改,让学生明确什么才是真正体现知识、思维、能力的知识示意图。
第二步,课中教师利用自主建构的知识体系进行精讲。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得到提高,所以,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让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最优化。先出示学生的优秀知识体系结构图,让学生本人阐述自己的思路:这个体系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建构?然后请别的学生评价这份示意图的优点,并对其内容进行补充。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中,让知识体系达到最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丰满化。结构统领史实,史实验证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的知识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使学生建构的知识体系更饱满、更全面。这表现为高中历史复习课堂具有大容量(信息量、交流量、训练量)、高强度、快节奏的特点的同时,还具有特写式的“慢镜头”。丰满的知识体系要求教师提供相关的各类图片、实物、材料、表格、试题等大容量的信息充实课堂、验证结构,而大容量下的课堂必然是高强度的课堂,所以,教师应通过快节奏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如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的关键环节上,还需要“慢镜头”,也就是要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吸收过程。让学生在时急、时缓的复习课堂节奏中,不断激起思维的波澜,提高学习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不是教师不讲,而是要精讲。历史学科是一门内容丰富、思想厚重的人文学科,学生受年龄、阅历的限制,有些知识仅凭自身很难真正消化,所以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更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教师要学会精讲点拨,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考纲,剖析知识要点,分析知识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疑难问题要注意学习的层次,注意点拨的范围,把握好点拨的实际方法和力度,给学生消化的空间。
第三步,课后学生利用师生共建的知识体系进行自主检测、自我提升。有些学生的课后复习方式是把书本从头到尾看一遍,“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把握住知识要点,导致复习效率低下。师生共同建构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的课后复习提供了复习的抓手:一方面,学生按照体系所提供的线索,用“回忆”的方式对已学知识进行自我检测,及时发现自身的知识漏洞,并及时巩固和补救;另一方面,知识体系还能让学生从整体上将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体会和感悟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这种“温故而知新”的复习方式,有效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支撑点
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要保证知识体系发挥好作用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支撑点:一是建立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做”,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找到自学的方法,主动进行知识建构;二是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做”,即学会知识建构的方法;三是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做”,即能扫除学习中的障碍,让主动建构成为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
首先,让学生自己“想做”,即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动手建构知识体系绝不只是让他们转变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部分学生只为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这种应付式的建构体系因缺少自我思考、自我分析,大大降低了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毋庸置疑,在高中课堂中实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较初中有较大的提升,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身成长发展的需求强烈,对教师提出的提高效益的学习方式的接受度较高,这种内在的需求能萌发有意义的学习行为,为建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内在的动机。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并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关注他,在鼓励他,这种期待会产生巨大的情感效应。经验告诉我们,当师生关系和谐的时候,更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抓住教学中的机遇进行激励,让学生在肯定和鼓励中增强附属内驱力。
其次,教会学生“会做”,即指导学生自己发现并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某些学习策略,使学生逐步领悟和掌握自主建构体系的一般方法、步骤,但要避免学生仅仅依赖教师提供的建立体系的一般方式。如果学生照搬照抄,或者“依葫芦画瓢”,往往会出现体系的机械化和刻板化。因此,教师在建构体系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感受,尽量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让他们形成适合自身认知特点的富有个性的学习方式。
再次,让学生“坚持做”——转变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相同,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跟踪指导。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的情绪容易波动,意志比较脆弱,不善于自我克制和调节,所以,教师要采用相应的评价方法、奖惩机制来引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能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因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而坚持,因坚持而成为一种习惯。
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作为高中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知识去碎片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整体长远发展的探究而思考,基于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意义的认同而探索。学生经历最初的新鲜感后,也会产生疲惫和怀疑。只有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内驱力,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改变、课堂效益的提升;只有基于课堂效益的提升才能使学生内心认同和接受这种方式,课堂教学也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不断感悟、不断成长,这才是新课改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重要意义,也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