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品社课 自主学习
让学生喜欢上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单靠教师的讲解就可以实现的,还要通过学生自身的修养和外界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学生在亲自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会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并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所以,要想实现《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目标,教师就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引导学习自主学习。
一、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构建自主学习的环境是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之上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上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师学生的合作者和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言谈举止都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这样,学生才能打开心扉,让教师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只有教师坚持不懈,学生才能喜欢上教师,进而喜欢上这门学科,愿意和教师沟通,与同学合作,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预期效果。和谐的教学环境,除了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外,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会大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二、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是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一般情况下,小学品德课都不是专业的教师任教,因此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教师不能及时调控课堂,二是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因此,授课的时候就是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无精打采,不认真听讲思品课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活动性,因此,教师一定要以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的身份来进行教学,而不是课堂的垄断者,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自主活动。为了更好地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好预习作业。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把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也拿到小组内交流解决,让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探究、总结,教师也要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能够在愉快的合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所需要的时间肯定比教师直接传授要长,所以,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不要打断他们的思路,更不能刚布置问题,就草草收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只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小学生的知识有限,经验不足,自制力也比较差。如果教师全部放手,学生容易精力不集中,出现各种情况:有的在学习,有的在玩耍,有的在神游等。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会学习,保证各个教学环节自主学习的质量。自主学习并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和活动要有趣味,有启发性,把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学生的突出表现等设计成教学活动,以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经过充分讨论,最终找到答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心理特点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故事、表演、辩论、游戏、小组合作、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
四、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是相配合的。现在的品德教学内容不再是单纯的说教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品德教材也不断在创新,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比如小调查、活动角等,有些内容是需要合作来完成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一起探究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种有着明确分工、互助型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教材中的小调查、辩论等活动,也是一种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选择课题,通过调查、讨论、探究等多种方法获得知识和体验。
只有通过亲自实践,学生才能记忆深刻,因此通过探究学到的东西,才能真正转化为内在的知识和能力,更何况这样学习方法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体验合作的快乐。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共同达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五、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自主学习活动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讲解,教师的积极指导才能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自主课堂,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放任自流,当学生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给予有效的引导。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比较单一,对事物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甚至还不能说一句完整的話。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
总之,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和实践,综合各学科的经验,寻找到一条合适的教学之路,让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李菁.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2]邵陈标.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5(2).
[3]李莹莹.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2011(9).
[4]史梅芳.简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5).
[5]王苏妹.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