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东
摘要:审美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要对审美教育有足够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自然美、人性美和艺术美。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乐趣,受到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 自然美 人性美艺术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地欣赏和评价自然美、人性美、艺术美及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节操,激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形象生动的名家美文。如何将课文中无声蕴含的文字化成有声有色溢满感情的语言,使其产生思想与感情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欣赏能力的提高呢?笔者就结合自己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自然美
自然境界中的优美景色大多表现为以光、色、形、音等的规律组合所呈现出的浓淡、明暗、大小、高低、刚柔在矛盾中的统一,使主体获得安静恬美的心理感受。朱自清在散文《绿》中曾这样描绘梅雨潭的绿:“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突出地表现了梅雨潭的形态、光泽、质感给主体感官造成的温柔和谐的美感,是人类实践活动和自然规律之间处于和谐一致的集中体现。而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在写巫峡时是这样的:“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特别好看的是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峡陡江急,江面布满大大小小的漩涡,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行的旅人。但这正好使远方来的人有充裕时间欣赏这莽莽苍苍、浩浩荡荡长江上大自然的壮美。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山影云影,日光水光,交织成一片。”一幅幅美丽的自然图景,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魅力。
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课文中描绘的自然美景,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独特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到课文描绘的美景中去,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受到审美教育。
二、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人性美
人性美主要是表现在人的思想性格和行为的美,其核心具有真善的本质。人性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这种美最早表现在生产劳动实践和创造性劳动中。在阶级社会中,人性美非常突出地表现在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反对反动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突出地表现在代表先进阶级和广大革命人民群众的先进人物的身上,表现在他们的思想性格和行为动作中。比如,中学教材选编的《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他们在秦王朝的暴力统治下,揭竿而起,充分地表现了他们的抗争精神,勇气智慧以及崇高的品质。而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更是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忧虑,树立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从而体现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表现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大心胸与高远志向,还有如毛泽东、鲁迅等人,从他们的思想性格和行为上体现其人性美的内涵。
当然,在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意志与精神,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美的实质。如《雨中登泰山》,我们可以见到李健吾在雨中登临的“独得之乐”,表现出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登攀前进的情怀。
三、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就是指文艺作品的美,它表现为作品中反映的自然景物、社會人生或营造的氛围及使主体感受到其中的和谐统一。艺术美是人性美和自然美的集中、概括和反映,它虽然没有人性美和自然美那样广阔和丰富,可是由于它对人性美和自然美经过了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因此它比人性美和自然美更集中、更典型。社会生活中或自然景物中平淡细小的东西,作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审美因素,并把它们集中概括起来,通过创造性的艺术劳动,创造出令人叫绝、感人心魄的艺术美来,从而对广大群众起到教育、鼓舞和怡情怡性的作用。例如,鲁迅的《祝福》,“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作者的寥寥几笔,就把祥林嫂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祥林嫂这个受迫害、受欺凌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当看到此情此景时,我们会想,祥林嫂为什么这样凄凉呢?为什么别人在忙着准备过年此时,祥林嫂却如此落魄?作者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形象,用艺术的手法去表现主题,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封建统治者是怎样通过各种渠道。对广大劳动妇女的肉体和精神进行折磨、蹂躏和迫害,也看到了广大劳动妇女是怎样在封建思想的牢笼中艰难挣扎,而悲惨地走向死亡,从而不可辩驳地控告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启示人们为推翻吃人的旧社会而斗争。又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湖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以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声响,按特定的节奏形成旋律,与静谧舒缓的天籁之声异曲同工,表现了优美的意境。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成功地让学生从课文内容切实体会到美的内涵,并获得美的享受,是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俗话说教学相长,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探索,想方设法提高自己欣赏美、鉴赏美和理解美的能力;不断钻研教材教法,从中找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契机,抓住时机,将审美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需要众人参与的大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工,这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齐心聚力,像接力比赛中的运动员一样,着眼全程,完成好自己手中的这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