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选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从三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进行探究,以期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效率
无论是传统教学背景下,还是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课堂都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主要场所,其教学效率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目前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现状都不太乐观,尤其是小学数学更是在教学中频频出现问题,导致教师怕教、学生怕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呢?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总结了一些方法与策略。
一、认真备课,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开展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掌握学生实际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活动,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备课的要求很多,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深入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为了确保教学内容合理、有效,教师课前备课时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师要了解新授课在整本教材中的地位,明确讲解程度;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研究新授课,明确其重点、难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有所侧重地开展教学。这样,从整体和局部两方面研究教材,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二)了解学生实际情况
学生是教学对象,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进行。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而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等都不相同,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掌握学生的这些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一般来讲,教师在备课时必须预设好各种情况,设计好教学流程,选择好教学方法,以防上课时手忙脚乱。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是动态的,随时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而教师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全部预想到,这时原先安排好的教学方法可能就不适合了。对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处理好突发状况。
二、激发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识事物、参与活动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导入的设计。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如问题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等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从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探究性倾向,诱发他们对高层次学习的需求。
(二)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上适当组织竞赛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小学生好胜心强,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入竞争机制,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如在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我组织了一次师生竞赛:在学生中间选出几名算数快的学生组成一队,教师单独一队,其他学生出题,师生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了解题诀窍,不仅兴趣盎然,还培养了竞争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乐于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引入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数学学习趣味横生,而且有助于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游戏活动的设计。可利用的数学游戏有很多,如打数学扑克、夺红旗、开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用,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学习数学知识,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今天,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合理分组,明确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先来看合理分组。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我们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班内学生按照4~6人分为一组,力求做到组间搭配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再来看明确分工。为了保证组内各成员都有事可做,教师必须为小组成员安排合适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审核员、汇报员等,并结合实际情况,不定期地互换角色,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明确任务,及时引导、点拨
呈現问题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有了明确的问题,学生才能去合作解决。然而,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和任务不是模糊不清,就是过于简单,缺乏合作解决的必要,反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有思考价值、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各小组分析、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好巡视工作,发现学生出现思维混乱或偏离讨论主题时,及时引导、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顺利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周中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0(8).
[2]吴德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几点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