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丽/江苏省南通市三里墩小学校长
发现是最好的教育
宋晓丽/江苏省南通市三里墩小学校长
去年8月,由于集团化办学的需要,我从主城区最热门小学副校长岗位上,交流到区内最薄弱的小学之一担任校长,要在几年内,带领一所艰难生存的城郊结合部薄弱学校华丽变身,建设成为现代化、开放性、高品质的城市社区配套小学。
政府过亿巨资兴建新校,教育规划学校扩容九倍,集团优质师资逐年流入,这些都是办学的有利因素。但教育绝不仅仅是外在因素的叠加,更要有内在力量的持续生长与迸发。我必须对这些问题作出回应:学校的魂在哪里?教师的梦在哪里?前进的力在哪里?发展的路在哪里?
在我看来,成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成全教师,是校长的责任。一位教育学者提出,学校管理者应该以教师的发展为中心,以儿童的成长为方向,兼顾儿童、教师和管理者自身的发展,与社会良性互动。对此,我深为赞同,并努力寻找一条简明、有效的路径。
我认为,教育是一种心智与情感的守望,更是一场生命和世界的相遇。教育真正的意义,就是教师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所参与的未来,进而教育自己,带着儿童一起成长。有时候,教师甚至还要乐于接受儿童的教育,在儿童的引领下走向更好的境界。
学校管理者不同样如此吗?学校管理,就是通过引领、规范、协调与激励,带着大家朝着梦想,坚定而稳健地前行。这个“大家”,既有学校管理者,也包括教师、职工、学生和家长。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样,都是在不断地相互促进和改变。
此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提出了“发现语文”的理念。教师确实“可能”确立并长期拥有优势,但“绝不可能”始终在所有方面一直走在儿童前面。“发现——引导——自我发现”,可能更加切合人的身心实际与发展需求。基于发现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儿童,用心与世界相遇。其核心与指向,是智慧与情感的发现。缺少智慧,则教学无价值;没有情感,则教育无意义。
在我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发现”同样是最核心的——发现自己的潜力,发现他人的能力,发现世界的美好,发现生命的无限可能。事实上,对于我和这所学校来说,发现就是最好的管理。
学校的魂在哪里?我和老师们一同讨论,从集团核心学校移植了“和实文化”,从学校百年文脉传承着“乐善精神”,从教师日复一日的实践中寻找和凝聚“和实乐善”的灵魂。
教师的梦在哪里?我带着老师们与省市专家交流,和身边名师对话,与学生和家长沟通,并在一系列跨校、跨区、跨行业的共建中,让教师坚信,成长是最好的姿态,有梦就有可能。我还采取了“五自”策略,发展自愿、研读自力、写作自能、平台自助、选项自主,学校提供各种资源,搭建多种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和综合发展提供各类人财物资源,和“一对一(组、室、学科)”的专家服务。实践表明,教师在重新造梦,也正不断地圆梦。
前进的力在哪里?学校实力不够强,教师素质欠磨砺,我们没有更大的助力、更猛的动力,就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倡导“六个一”微运动,每人确定一项微课题,每周读一份书报刊,每月上一堂研讨课,带好一个教学班,每月一篇小文章,每月一项小创意,力求教师做到教、研、写、讲、做五项全能。今天,新的力量从所有教师的教育生活中诞生。学校从无到有,拥有了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拥有了市、区教学比赛、论文比赛的获得者,拥有了省市教育规划课题的主持人,拥有了一大批优秀而自信,同时正变得越来越强大的管理者、教学者和服务者。
发展的路在哪里?有了梦,有了力,学校发展的路径日趋清晰:“教育幸福、成长第一”的最高理念;“现代都市开放式、生态型”的教育环境;“全面发展、双语并重、艺术高雅”的办学特色,文学铸魂、双语为用、艺术集美、创造聚力的四大教育方向。我们已经出发,脚步向前推进。
这一切,不是来自我这个校长,而是我和我们,来自所有的教师和学生。自己、团队、学校、家庭、社会……所有的光荣与梦想,我们一起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