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丽娟
【摘 要】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并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即在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强化语文能力的同时,陶冶情操、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那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流传下来的精华所在;还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要在学生内心搭建语文学习体系的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情怀 文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1-0108-01
一、体会作者的内心情怀
语文教学课程标准中提到:要注重学生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的培养,努力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正确的、积极地人生观、价值观,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同学的感染熏陶,逐渐地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关联。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在学习别人的思维的同时丰富自己的阅历,人类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以书籍为载体向他人借鉴的过程。由此可见,读书意义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丰富人们的阅历、陶冶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比如我选取《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篇文章进行教学时,我就带领学生对文章中个别句子进行赏析与展开想象,加深学生的印象。文章的主旨是“给永远比拿愉快”,沿着文章内容领着学生展开两次想象阅读,挖掘其中的人文思想。第一次是高尔基的儿子“给”了高尔基那所谓的“美好的东西”即鲜花。但是,这种形式的“给”对儿子来说是辛苦的,是通过“顾不上休息”和“一直在忙着”换来的。假如以“顾不上休息”作为展开想象的切入点,可以想象脸上充满汗水的小男孩拿着一把比自己还要高的锄头在土地上辛勤的工作着。第二次则是,在经过不懈努力后田间终于长出了鲜花,幻想花色各异、香飘满天、蝶鸟萦绕的场景。
这样的两次想象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加深了对文章本身的理解能力,也洗涤了学生幼小的心灵。
二、尊重个性发展
一著名老师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那么人到底是什么呢?人应该是一个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与个性的生命体。同样每一个学生也都是有着自己个性的鲜活个体,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有着自己的定义与规划,有着自己独特的对事物的理解。
《小猴子下山》的原意是想要告诉学生们不要像小猴子那样看到了桃子就扔下了手中的玉米,看到西瓜了又丢掉了手中的桃子,等见到小白兔转身又扔下西瓜去追小白兔,最后落得两手空空。但有的学生却提出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小猴子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小猴子在不断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纵然两手空空也无怨无悔。很显然,这种思想符合现代的需要,是值得我们鼓励与提倡的。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急于加快步伐,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鼓励学生们敢于想象,敢于提出并坚持自己的观点。尽管学生的想法可能还不全面,有的可能还存在一些错误,但我认为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这些都是可以接受与理解的。其实,要统一学生的思想并不难,但要调动学生自我研究、自我研讨的积极性却是一个难题。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展现学生的自身想法。
三、感悟生命
我认为阅读并不只局限于校园里、课堂上、书本上,我们应将阅读与生活相联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世外桃源。
(一)拜读中外经典
古典文学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足可见其价值所在,其中所包含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挖掘。每天拿出十分钟来诵读经典,如绵绵细雨润泽学生的心田,陶冶学生的情操。此外,教室应充分利用学校的每一寸资源,板报上、墙壁上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工具,设置学习专栏,悬挂经典诗句、名人名言;在板报上不仅要有文字,还要有配图,这些配图既可以是国内的名山大川,也可以是国外的名胜古迹。文字与图画相配合,可以让学生的见识博古通今、纵横内外,拓宽视野的同时提升了文学修养。
(二)泛读励志美文
课外阅读在学生的人生塑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已经成为了必修课。教师应注意所推荐的阅读内容的方向性,可以结合教材所学而推荐相应的内容。比如,学习《番茄太阳》我们可以将《一段路、三个人》、《两双球鞋》作为课外阅读内容,让学生体会亲情的力量,心存感恩之心。再比如学习《海伦·凯勒》时我们可以将类似的表达人生要敢于面对失败,学会在逆境中成长的故事推荐给学生,比如《张海迪的故事》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等都值得推荐给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励志美文目的并不仅仅是能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更重要的是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他们的阅历。
四、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内心体验
生活中处处是禅意,同样生活中也到处都存在语文的影子。因此,我们要带领学生展开形式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比如,辩论赛、剧情表演、朗读比赛等等,通过展开相应活动可以使班级的语文学习氛围更加浓郁,精神也得到了犀利与升华。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美、丑。让学生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回报自己的父母、亲人、朋友。同时,我们还要要求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见、所想都记录在文章中,将文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在学习文学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感知文学的力量。
总之,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之花的园丁,我们要用心呵护每一束花,精心的选取土地、肥料,让其茁壮成长。呼唤他们的人文情怀,对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忠峰.吃得好了 身体好了 学习好了[N].中国财经报,
2014-03-12(001)
[2]李爱铭.中等生如何“发光”[N].解放日报,2014-02-24(W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