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应清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辨证施治;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1- 0095-02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多关节的慢性侵蚀性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痹证的预后良好,但有的患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病久出现关节肿大畸形甚至损及脏腑。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在口服中药的同时,根据病情采取中草药薰蒸、药浴、外洗、针灸、按摩、理疗及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配合中医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68例为本院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3例,女45例;年龄23岁~ 67岁。患者主要存在晨僵、关节压痛以及关节肿胀的症状。2护理方法2.1一般护理病室设施:应清洁干燥、阳光充足、温度适宜、避免对流风;根据证型和病情的轻重分配病室及床位;关节肿胀明显、疼痛激烈,兼有发热时,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将患肢垫高,痛不可触者可将患处暴露,减少接触。选择舒适体位,设法减轻患者的痛苦,如行动不便的患者,可放置脚垫、木拐等。疼痛缓解后,要及时下床锻炼,恢复关节功能;慢性病长期卧床者,应注意经常更换卧位,将罹患关节保持在功能位置。在疼痛缓解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免肌肉萎缩或关节畸形。并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注意气候变化对病情的影响。随气候变化及病情需要加减衣被;加强情志护理,患病之后,患者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急等情绪,意乱则气乱,气乱可致气滞血瘀,对治疗和康复十分不利,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告知患者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经常与其谈心,使其了解fL己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治疗中的有利因素,交流同种疾病治疗的有效信息,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疗信心,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调动体内正气。鼓励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由于病痛的折磨,常有呻吟、烦躁、愤怒、悲观、失望等表现,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予护理,为其排忧解难,使患者感到有所依靠,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情志护理,嘱其关心爱护患者,使患者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2饮食护理痹症急性期特别是兼有发热时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久病偏虚时可适当滋补。根据“食药同源”的原理和“食药同治”关系,类风关患者的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以健脾补肾,壮骨补养气血为主,可食用猪、牛蹄筋,骨头汤,黄豆,瘦肉加胡椒和生姜,既补蛋白质义补钙,还温补脾肾,活血通络,祛风湿痹痛。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黑木耳、海参、甲鱼。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豆腐、扁豆、芹菜、山药、云茯苓,对治疗有利,可多吃。对风寒湿痹者,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可多用姜椒等温热性调料,以助热散寒。风湿热痹者,饮食以清热疏利食品为主,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可多吃丝瓜、苋菜、绿豆、冬瓜、西瓜等。服药期间应注意保护性饮食,如蛋汤,稀粥等:避免吃韭菜、辣椒、地瓜等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缓解期可适当进补,可用党参,黄芪炖瘦肉,甲鱼和蛇炖西洋参,并增加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鸡蛋、鱼虾类。仅以关节局部症状为主,不发热,亦无脾胃症状者,饮可随意,无须多加限制。2.3针灸疗法常用穴位有肩髑、曲池、尺泽、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膝眼、委中、风市等。配合按摩、拔火罐、梅花针等疗法,均可缓解症状,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感觉、关节畸形等。3辨证分型及施护3.1行痹主要症状: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兼见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或腻,脉浮;施护原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中药宜热服或温服,并应严街观察服药后反应。如风寒湿痹疼痛激烈的患者,治疗上常用附子、川乌等药,使用这些药物时剂量应由小量开始,逐渐增加,久煎或与甘草同煎可缓解毒性。服药后患者若有唇舌、于足发麻,恶心、心慌脉迟等中毒症状时,应报告医生酌情减轻或停止服用。对以药性比较峻猛、毒副作用较大的虫类药物,如全蝎、蜈蚣等,可研末装入胶囊内吞服。如采用西医抗风湿治疗时,也应注意观察其副作用;药酒对治疗风寒湿痹有显著疗效,临床常用的药酒有五加皮酒、国公酒、术瓜酒、蛇酒等,可适当选用。3.2痛痹主要症状: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遇寒加重,屈伸障碍,痛处皮肤不红,触之不热。舌苔薄白,脉弦紧;施护原则:祛风通络、散寒除湿;可采取局部温热疗法,如灸法、熏洗、热敷、拔火罐等;熏洗、熨贴等疗法埘痹证引起的关节疼痛有明显效果,如坎离砂,醋调外敷;食盐,大葱炒热后熨贴患处;松节油,牛膝煎水热敷等。或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疏风通络的中药做离子透入治疗。3.3着痹主要症状:肢体关节疼痛重着,兼见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施护原则:除湿通络、祛风伤寒;中药及饮食均宜温热。且应多配用燥湿之品,如苡仁、鳝鱼、鳗鱼、扁豆、蚕豆、赤豆等。3.4热痹主要症状: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得冷则舒,痛不可触,不能屈伸,可涉及1个或多个关节,兼有发热,汗出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症状。舌苔黄燥,脉滑数;施护原则:清热通络、疏风除湿;中药熏洗时药液宜偏凉,局部忌用温热疗法[2],可用黄芩煎水湿敷,也可采用地龙加白糖捣烂敷红肿处;伴高热时可在夹脊、两胁、肘窝、胭窝等部位用刮痧疗法,亦可选用大椎、曲池、合谷、风池等穴位针刺或十宣放血;局部红肿热痛较甚时应休息,减少活动。待症状减轻后,逐步增加活动锻炼。4康复指导痹症常因起居不慎复感外邪而反复发作,故应特别注意季节时令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保暖、防寒防湿措施,避免一切诱因,防治病情反复;应根据病情配合气功疗法和体育锻炼,促进筋脉疏通,气血运行通畅,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如发现痹症之发作与扁挑体炎、牙周炎等有关,则当积极治疗该病。5小结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康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症状减轻时可予以出院。但出院前应做好卫生宣教和康复指导。向患者介绍疾病性质、病情和治疗方案。指导药物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各种药物治疗的疗程均较长,且有一定的副作用,不能随意停药、换药、增加药物用量。使患者能做到自我护理,坚持治疗。积极预防外感,夜间睡觉避免凉风直吹床铺,不可让电扇直吹身体,也不要在冷气房内赤身睡觉。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当淋雨或骤寒侵体,可饮少量汤以御寒,驱寒。总之,防寒保温,避免潮湿,是类风关患者应注意的,可有效预防复发。积极从事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气功、温泉浴等。无力活动者,指导家属做被动伸展和屈曲运动,以减轻或避免关节挛缩、僵直和废用性肌肉萎缩或硬化,如病情反复或加重随时复诊。(收稿日期:201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