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印象记

2015-08-20 18:16隽武
科学生活 2015年8期
关键词:岳麓山橘子洲简牍

隽武

对于为什么去旅游这样的问题,各人的回答可以说是见仁见智。许多人的旅游目标就是出去看看,看风景,看建筑,看菩萨,等等。他们往往满足于到了一地在一块标志性牌子或标志性风景前留几张影,就算大功告成了。对这些人而言,参加旅游团队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比较多的景物。但我认为,旅游的目标其实是追求一种与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内心体验,对不同的景色、不同的环境的体验,甚至是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方式的体验。

因此,这次出游,根据我和妻子只有大概3天左右空余时间的情况,设计了长沙三日游。长沙地处中国腹地,是古代楚文化的发源地,近代更有毛泽东早年在此活动,抗日战争时期的长沙会战闻名遐迩,所以应当是有许多故事的地方。这次,因为希望有某种新的体验,我们选择了自由行,自购高铁来回票,自行选择住宿处,在事先做些调查的基础上,只规划一些要去看的景点,设计大概的行程,然后随心所欲地到处走走。

借宿普通人家

我们周四出发,买的是上海到长沙耗时最少的一趟高铁列车,只花了四个半小时就到了长沙南站。上海到长沙高速公路全长达1100多千米,开车的话至少花一整天,不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能承受的,这次不但充分体会到高铁的快捷舒适,而且这应当是约1000千米路程适用交通工具的首选了吧。

我们事先已通过Airbnb网站预订了住宿处。Airbnb是英语Air Bed and Breakfast的缩写,中文也可以翻译成为“空中食宿”,也就是能够提供床和早餐的意思。Airbnb在国外很火,是一家联系旅游人士和家有空房出租的房主的服务型网站,可以为用户提供各式各样的住宿信息。它成立于2008年8月,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用户遍布190个国家近34000个城市。现在在中国也有了中文网站服务,我们在网站上经过比较选择,与一位姓魏的房东达成了租房两天的协议,价格为每天约150元(包括网站收取的服务费)。在成行前,我们与房东在网上交谈,询问有关信息,并约定他届时在地铁出口接我们,因为他家位于长沙市目前唯一的地铁线某站约3千米处。

我们的火车中午时分到长沙南站,我们就与魏先生通过短信取得了联系,因为是工作日,他只能抽出休息时间开车来接我们。他仔细地告诉我们,应当在地铁站的哪个出口出站,才能顺利与他碰头。因为长沙地铁的出口命名与上海稍有不同,上海一律以阿拉伯数字命名,而长沙则以ABC加数字的方式命名。见到房东,才知道他是一位年轻人,年龄与我们儿子相仿,还在上海工作过几年,因此聊起来就很投缘了。

魏先生的住房位于长沙市的西二环附近,这位置大约相当于上海的中山公园附近吧,但长沙比较小,这里已接近市郊了。他的房子属于一个全由十多层的小高层组成的小区,他的住宅在三楼。这套房子有五六十平方米,由两个卧室和一个比较大的厅(兼作客厅和饭厅)组成,家具厨卫等设备一应俱全。魏先生告诉我们,这两天他另有活动,不会回来住了,我们离开时只需把房门钥匙放在某处就行了。他又热心地把我们送到地铁站就与我们告别了。

因此,这两天我们实际上独享这套公寓,很自在。而且由于第一天晚上在饭店就餐时菜点多了,只好打包回来,第二天晚饭我们添了点东西,就在公寓做晚饭解决一顿,因为这里炊具碗筷齐全,很是方便,当然这是后话了。虽然如上所述,Airbnb的原意是提供床和早餐,但实际上许多地方并不提供早餐,特别是像我们这次那样,主人并不同住,就更不可能提供,但如果你要动手自己做,还是很方便的。

在这个公寓住宿,唯一感到不习惯的是,厕所采用蹲式便池(后来我们在长沙市内看到的公厕基本上也如此,极少见到坐便器)。虽然我年轻时在北方也生活过几年,几乎已经习惯,但现在毕竟上了一点年纪,脚力不济,坚持不了多久,只好分次如厕了。所以,后来我在回家后对这次借宿作出评价时(这是Airbnb网站的规定,我就是看到有许多住客的好评,才最终决定选这一家的),虽然都是表扬之词,但也委婉地提出这一不方便之处,特别是对于老年借宿者。魏先生回复很赞同,说他要加以改进。

长沙的公共交通

先说说长沙的公共交通。我们一下火车,便去乘地铁—长沙至今为止唯一开通运行的2号线。这条线路连接了长沙的两大火车站,中间又串联着市内的一些重要景点,因此就像当初上海首先开通的1号线那样,对旅游者很方便。2号线的一端是长沙南站—高铁车站,另一端的倒数第二站离我们租住的小区仅3千米左右,换乘一趟公交车即到,因此非常方便。我们到地铁站后,先去打听如何购买交通卡,购票的小姐很热情,告诉我们,65岁以上老年人可以凭身份证免费乘坐地铁,交通卡不仅可以通用于公交车和地铁,而且可以连刷两次供两人乘坐。这样,我们就只需要买一张公交卡即可。每次我要在地铁入口附近找值守的保安,出示身份证后,让他打开边门让我通过(当然长沙老人可用老人卡刷卡进出站)。而乘坐公交车时,则需要我和妻子刷两次公交卡即可。所以在长沙游玩的三天中,我们从未乘过出租车,都是靠公交出行,觉得长沙的公共交通几乎与上海一样方便,而且在非上下班时间也不挤。当然,地铁线路比上海少多了,好在长沙并不大。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便于观察当地风土人情。比如从城市居民的衣着,也许可以窥见这座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品位之一斑。据我观察,当时虽只是初夏,但那几天长沙很闷热,于是许多人已换上夏装。但不少年轻人只是短衫短裙,光脚凉鞋,相当简单,颜色也多花花绿绿。与上海白领青年穿衣在样式上的考究,颜色多取深色或中性色,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

湘江风光带

长沙市内的湘江,就像是上海的黄浦江,南北贯通全市。我们首先就去在网上查到的“湘江风光带”看看。这条湘江风光带位于湘江东岸,其位置相当于上海的外滩,面朝湘江,隔着一条湘江中路,背后繁华的商业区高楼林立。但这片江岸绿地比外滩稍宽一些,而且有大树浓荫覆盖,不像外滩几乎只有游人,这里是长沙市民,特别是老年市民的聚集之地,非常热闹。有打牌下棋的,有跳舞打拳的,更有人带着小型音箱麦克风大唱我们听不懂的地方戏,有许多人扎堆观看,我想大概是湖南花鼓戏之类的吧。当然也有不少老人只是百无聊赖地坐着发呆……但几乎所有人都带着茶瓶或茶杯,看样子是要在这里消磨一整天,幸而附近也有免费供应开水的地方。总之,这个风光带实际上是老人娱乐带,我相信晚上这里一定又是广场舞大妈们的天下,因为这里附近没有居民住宅,不会有扰民之忧。然而我想,这到底是长沙老人天生爱热闹,还是因为他们的居住地缺乏文化生活场所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橘子洲

站在湘江风光带的江岸向西看,对岸是没有像浦东那样的东方明珠、上海中心那样的建筑的,只能看到江中的橘子洲。湘江似乎比黄浦江略宽,难得的是江中有一个狭长的面积颇大的江心岛,那就是因毛泽东词而知名的橘子洲,连地铁也专门在岛上设站。我们顺着湘江大桥走到橘子洲去,因为不熟悉情况,走错了桥的一边,绕了不少路才踏上橘子洲。在岛上稍稍漫步,才知道除了绿化覆盖率很高,而且草坪修剪得很整齐,很干净,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景致,倒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长沙小吃

我们乘地铁离开橘子洲,仅乘一站就到了长沙的闹市区,去寻访长沙的小吃街以及著名的小吃广场火宫殿。我们先四处逛了一圈,并品尝了两个有特色的小吃。一个是臭豆腐,虽然江浙沪一带臭豆腐随处可见,但长沙臭豆腐确实独树一帜。首先它的颜色是黑的,不像江南臭豆腐炸出来的金黄色,大概由于发酵的酵母菌品种不同吧;其次,它被油炸出锅后,店家要在每一块上戳个洞,然后浇入带辣椒蒜泥的酸汁以使其入味,尝起来外脆里鲜,又香又辣,别有风味。另一个是糖油粑粑,其实是把甜的糯米小饼油煎,色香诱人,尝来甜而不浓,油而不腻。上海少见糖油粑粑,但妻子说其实她在云南时也常吃,不知道其发明权属于何方。其他小吃,我们见到也敬而远之的,如口味虾,其实是以小龙虾为原料的;要么太辣,我吃不消,不辣又没有风味。最后还是老老实实找一家饭店吃晚饭,正好还能在大众点评上使用团购劵,但殊不知这里的菜分量很足,吃不完只能打包带走。

岳麓山

第二天上午,我们去爬岳麓山。岳麓山并不高,海拔仅300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据说岳麓山是中国极少的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山,儒是指岳麓书院,释是说麓山寺,道则为云麓宫。还有根据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而建造的爱晚亭。然而这些去处,我们基本上是看看建筑外观,均过其门而不入。

其实长沙市还有类似的景点如贾谊故居、杜甫江阁、天心阁等等,我们都未进去。这是为什么呢?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如果读了某个文学家的作品,便总希望看看他本人,就好像吃了鸡蛋觉得味道好,就想知道生它的母鸡长什么样,其实毫无必要。照我看来,这类与古代文化有关的景点,就好比是到据说(只是据说或相传)那些“鸡”曾经住过的地方寻访遗迹。因此,如果你激赏贾谊的《过秦论》和《吊屈原赋》,如果你为杜甫的《三吏三别》而感动,就花时间多读一点他们的作品,也许比到什么故居去看贴在墙上的介绍更有收获吧。尤其是那些所谓古代建筑,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今人仿建的房子,天知道它们与千百年前的房子会有多少相像之处。倒是岳麓山上有不少近代名人的墓葬还值得一看,特别其中有些是曾参加当年长沙会战的国民党军队将领,令人追忆70多年前那场惨烈的大战以及千万将士的丰功伟绩。因为那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曾使长沙城连遭两天两夜大火摧残。岳麓山上专门立了一块纪念碑,纪念这场大战。

还有位于山脚下的湖南大学有些名气,且没有围墙,随处可见大学的教学楼和来来往往的师生,倒是有国外大学的风范。

长沙的博物馆

其实要看一点真东西,还是要到博物馆去。我们每到一个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博物馆是必去之处,长沙也不例外。成行前,就在网上得知,湖南省博物馆从2012年至今一直在进行改扩建,不开放,很是惋惜,否则可以一睹从马王堆汉墓发掘出来的文物真容。于是把希望寄托在长沙市博物馆上,因为据说那里也有些好东西,诸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等等。然而,当我们找到长沙市博物馆,并进入大门一本正经领取门票以后,走到展厅门前才知道,那里正在布展,根本不开放,真令人啼笑皆非。

我们又找到长沙市简牍博物馆,在那里倒有意外的发现。原来,那里的简牍藏品主要为1996年出土的14万枚三国孙吴时期纪年简牍和2003年发现的2万余枚西汉初年纪年简牍,另外还有青铜、漆木、书画、金银等其他藏品。中国古代在纸张未发明之前,典籍、文书主要写在以竹、木为质地的简条上,再用丝线捆扎,便于阅读和保存。简和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宽度上,简细长,牍则更宽,能书写更多的内容,制作材料为竹木皆可,但一般简多为竹,牍多为木。秦汉以前,简牍是使用最广泛的文书形式。这些简牍,无疑是研究我国文字演变的很好的材料,对于我这样半生以文字为业的人来说,无疑很有吸引力。馆中还介绍了世界文字载体的发展简史和中国简牍书法的演变历史,虽只是一些版面,却也是我感兴趣的内容。

在参观简牍博物馆的青铜器时,我们随便问馆内的一位中年管理人员,那些青铜编钟能否奏乐时,他马上纠正我们的错误,说这叫做铙,虽形似湖北等地发现的编钟,但它大口朝上,且有些不能悬挂在架子上,是比编钟略早的商周时期敲击乐器。见我们很有兴趣,他又结合馆中的展品,为我们介绍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据他说,湖南一带在商周之前还是蛮荒之地,只有一些未开化的原住民,后来中原人士南迁,才逐渐形成了楚文化。他还解释了为什么商周以后的青铜器出土很少,这是因为战国时期及以后战事频繁,铜都用来制造兵器,自然很少用于礼器和日常用具了,后来出现更廉价的铁器,难以获得的铜就被淘汰了。他还专门介绍了西汉时期的五弦筑,就是我们常在古文中读到的“击筑而歌”中的乐器,其真身竟如此不起眼,不知道的话肯定会错过。如此等等,说了不少,让我们大开眼界。

所以,如果仔细去参观博物馆,会有许多收获的。

第三天,我们乘高铁顺利返沪,虽然有些缺憾,总的来说还算是不虚此行。

猜你喜欢
岳麓山橘子洲简牍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秦简牍专造字释例
第五届跟着古诗词去旅行湖南岳麓山寻春诗会
第五届跟着古诗词去旅行湖南岳麓山寻春诗会
爱晚亭
无人机告白
简牍文献中秦及汉初奴婢制度的特征
橘子洲头(组章)
世纪惊奇:“走马楼简牍”发现亲历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