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炳连
[摘要]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农家书屋有助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然而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却面临着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下文以新兴县为例,分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家书屋;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48-02
农家书屋工程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作。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广,受益面宽,可以有效解决广大农民看书难、获取知识难的问题,有助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在实际中,农家书屋建设本身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下文结合广东省新兴县农家书屋建设的实际情况,就县、镇、村三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推动农家书屋大覆盖、大服务、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一、新兴县农家书屋建设现状
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在新兴县的进一步推广,笔者发现它所产生的作用与《农家书屋实施办法》定位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更多地融入了农村校图书馆(室)服务体系,发挥着图书馆(室)的社会功能。至今新兴县还没有任何一家农家书屋参与到发行网络之中。新兴县共有12个镇,199个村、(居)委。从2007年至今,新兴县图书馆协助全县196家农家书屋完成改造和建设,覆盖率达98%。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上热下冷,参加协调不够
在新兴县,农家书屋被列为文化系统的重点工程。各级主管单位十分重视,但除了主管部门外,其他参与部门很少真正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同时,重建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镇、村干部认为,农家书屋属于公共文化事业,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反过来还要投入经费购买书刊,加重了镇、村财政负担,增加了村干部的工作量,因此,只能被动应付,建成后把它作为村里的形象工程摆在那里。
新城镇南岸社区是新兴县条件较好的社区,经济发展排在全县前列该社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并屡获县里的表彰和奖励。南岸社区是新城镇文化建设标兵,于2008年建成农家书屋。笔者曾同本馆工作人员多次到该社区农家书屋进行业务辅导和调研,发现了不少问题。譬如,图书室面积偏小,缺乏专人管理(社区干部兼职管理);开放时间不足;图书陈旧,摆放凌乱等。
(二)文献资料较少,后继没有来源
农家书屋文献资源是由政府一次性出资,由文广新局出版权科采购的。这些文献资源虽然解决了农民无书可读的问题,但图书量较少,品种单一,复本较多,与农民读者阅读需求不相适应,发挥作用有限,特别是后期没有补充新的文献。据笔者调查发现,新兴县2007年建成的农家书屋,除第一年获赠新书和报刊外,虽然有部分点县公共图书馆补充部分图书,大部分至今已经7年没有新书和报刊,文献资源没有得到补充。
(三)人员素质不高,业务管理混乱
农家书屋实行自主管理,没有正常的开放时间,管理员由村干部兼任,给业务提升和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书屋管理员大多由村干部兼任,所以难以保证开放时间。再加上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最终导致书屋管理混乱。从2008年起,新兴县图书馆都严格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对图书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2014年实行一卡通,进行通借通还。然而农家书屋在图书分类上,经济类、文化艺术类、少儿类等与国家标准的中国图书分类法难以衔接,给农家书屋日后升级加入新兴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造成困难。
二、新兴县图书馆参与建设农家书屋的重要意义
新兴县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建设,有助于推动当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应更多地为农村、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面对农家书屋红红火火发展的局面,作为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参与。利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可共享的文献资源、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当地读者阅读习惯的了解和丰富的图书馆管理经验等优势,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将服务范围扩展到农村去。但是,只有图书馆参与是不够的,还需要认清公共图书馆缺位农家书屋建设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新兴县、镇两级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建设。这将有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一)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服务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目标
尽管新兴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将全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体现服务均等、惠及全民。但在实际工作中,享受服务的大多数还是中心城区和镇中心区附近的居民和外来人员。将农家书屋建到村,完善图书服务体系,履行其服务职责,让农村及边远山区群众和外来人员能够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惠及全民的权利。
(二)能提高镇、村两级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虽然文献资源可以在新兴图书馆总分馆之间流通,但农村的借阅网点还是偏少。农家书屋的建立,能为设立更多的村级借阅点提供条件。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馆藏文献,根据读者的要求,将文献资源分流到农家书屋,使有限的文献资源流动起来,发挥其作用。同时,又能够使农家书屋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有效补充,有助于实现文献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三)有利于促进镇、村两级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建设农家书屋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农民和外来人员提供图书服务,丰富他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农家书屋才能赢得农民和外来人员的支持,才有持续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是,农家书屋仅凭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当地镇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其中,把农家书屋逐步向村级分馆或镇公共图书馆村级借阅点方向转化,不仅需要为其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源,而且要经常派出专业人员,帮助农家书屋实行科学管理,逐步提升书屋业务管理、服务水平,合理分配各类资源,为群众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三、实现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共赢发展
从农家书屋工程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该工程面临着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笔者结合新兴县的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农家书屋工程与新兴县图书馆总分管体系相互补充、共赢发展、共同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了可行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变农家书屋的资金额投入方式
目前,新兴县大部分镇公共图书馆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其生存发展举步维艰。为此,可以考虑选择性地扶持经费困难的镇公共图书馆,先把镇公共图书馆发展起来,再以点带面,带动该镇下辖一批村农家书屋的发展。同时,政府一次性的资金补贴会让大部分农家书屋没有后继文献资源补充。可考虑分期多次提供政策补贴,让农家书屋每年利用补贴调整、补充新的文献资源。
(二)改变农家书屋运行模式,实行科学管理
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对农家书屋的辅导,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争取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各方的努力,把其纳入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实现通借通还,扩大读者享受文献服务的范围。同时,在掌握阅读者人群结构和需求的基础上,在相邻几个村的农家书屋间配发不同的图书,然后定期在各村书屋轮换、流动,使文献资源利用更大化,改变当前农家书屋的文献一次性配发、图书数量较少、品种单一、与农民读者阅读需求不相适应、后继无源的现象。
(三)整合资源,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有机结合起来
笔者发现,许多镇、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员同时也是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作为共享工程主管部门,新兴县图书馆应该抓住机遇,整合共享工程,使之成为农家书屋人力、物力和文献资源,弥补农家书屋文献的不足,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四)农家书屋各个参与建设部门应该真正参与到书屋建设中去
参与县级农家书屋建设的各部门应相互协调,发挥各部门自身的优势,每个参与部门抓好2~3个村,树立典型、扩大影响,把农家书屋办成真正的文化惠民工程。
综上所述,县、镇两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彻底改变在农家书屋建设中被动缺位和边缘化的状况,应主动参与,并将服务领域延伸到农村去,实行全覆盖,积极参与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中。从而使农家书屋在良性发展中成为新兴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下的服务点,惠及全体新兴市民、农民和外来人员。
[参考文献]
[1]吴建国.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J].图书馆工作,2010,(2).
[2]左亮亮.谈谈安徽省农家书屋建设发展战备[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
[3]丛湘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深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
[4]刘丽.“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