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包装盒要多花销有多花俏,但却没有评判牛奶质量高低的实质性标识。” 在第六届中国奶业大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巴氏鲜奶发展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中坦言,国内乳企深陷进口奶的泥潭,“那是因为我们一直认为,生产什么消费者就消费什么。”他认为,要改变这个现状,应该从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规范乳制品加工工艺完成,他将此定义为“优质乳工程”。
这项工程,可能会在近期有一个新的进展。据业内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层面的“优质乳工程”将在今年7月的D20峰会上有一个新的进展,此举将会极大地推进目前国内乳业的发展现状。届时,在农业部部长的见证下,国家奶业创新团队会与国内一家大型乳企签订合作,推进优质乳工程。资料显示,奶业的“D20峰会”是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会议,行业前20的企业都将会参与。
缺失的标准
在超市里,什么牛奶才算是优质牛奶?在很多消费者心中,或许大多会将进口奶作为代表。
“国内也有好牛奶,只是没有标准。”王加启认为,目前,什么算优质牛奶没有任何标准,完全靠广告,“乳品加工企业把大量的资金用在广告,不重视奶牛养殖、原料奶质量、加工工艺的过程控制,所以质量安全水平不高,消费者也不知道牛奶所用的原料奶等级和加工的程度。”因此也导致了普遍认为国内乳品质量低的认知。
事实上,从2008年到2012年间,国内城镇平均每人全年鲜奶购买量已经从15.19KG下跌到了13.95KG,期间,我国奶类产量年增长率不到2%,出现了典型的“爬坡顶”现象。“但中国的奶品消费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王启加说。研究显示,2008年以来,我国乳制品进口的年增长率达到30%以上,干乳制品年进口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乳品进口国。
王加启认为,“优质乳工程”是解决国内奶业难题的关键,当中包括了创建优质乳标识制度,推动奶牛养殖技术升级以及全面实施乳制品加工工艺标准化监管三个方面。以标识制度为例,通过对明确表示加工后乳制品的质量等级,给消费者明确的选择。
事实上,对乳品进行等级划分,美国早有实施,其在1924年就颁布了“优质乳条例”,使得美国的优质乳(Grade A)的比例达到了98%以上,由牛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从1938年的25%,降低到目前的小于1%。台湾也实施了类似的标识,比如给生产企业发布鲜奶标章,就鲜奶品质、经营效益、饲养管理等进行评级,然后颁布1-5朵梅花奖,以对鲜奶进行等级划分。
根据我国生乳国标的规定,菌落数规定在200万个/毫升以下,蛋白质含量为2.8克/100克以上,这组数据对比优质奶仍有很大差距,甚至低于很多地方的水平,台湾乳业协会秘书长方清泉甚至坦言,“在台湾,菌落数高于50万个/毫升的生乳是没有人收的,低于20万个/毫升的生乳则能够加价。”
王加启建议,未来特优级的原料奶,通过等级划分,菌落总数可以在10万个/毫升以下,蛋白质达到3.1%。
抱团“对抗”进口奶
论坛举办的同日,国内十数家乳企,包括新希望、现代牧业、福建长富等也抱团倡议,要求一起推动实施“优质乳工程”。据了解,这项工程也即将在D20峰会上有进一步的实施,包括标识在内的制度也在推进当中。
这种抱团倡议的背后,与进口奶的涌入,让国内乳企已经立于危墙之下有着关系。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兼职教授曾寿瀛认为,如果未来3-5年是转折期,那么原料奶的标准将至关重要,“目前实行的标准太低,不但会危害中国乳业的发展,还给进口奶的进入放低了门槛。我认为实施‘优质乳工程是有用的。”
现在,进口奶已经来势汹汹。有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9月,全国乳制品进口量共计149.86万吨,同比增长36.5%。其中液态奶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70.8%,大包装奶粉(原料)同比增长50%,婴幼儿配方奶粉同比超过100%。消费者市场研究机构凯度的数据显示,2014年年度消费品整体销额增长继续放缓,食品类的增速下滑尤为明显,但进口牛奶仍保持高速增长,在常温液奶电商渠道,进口奶占据了2/3的比重。
而且,由于国内外原料奶的价差大,进口奶的增长甚至被业内认为是近期“倒奶事件”的元凶,根据恒天然的报告,2014/15产奶季,预测收奶价格为4.4新西兰元/公斤(乳固体),刷出了8年来的新低。
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随着WTO开放,未来中国乳业肯定要走向国际化,未来国际化发展与国内奶牛养殖的矛盾要怎么解决,肯定要改变现有的乳品生产标准,让进口乳和国际乳品在行业内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规避奶牛养殖的矛盾。发展低温奶是规避这种矛盾较好的方法。
王加启坦言,构建起优质乳工程,对国内优质乳品是有好处的,因为这可以说明进口奶不一定优于国产奶的实施。他举例,比如乳制品的过热处理会导致糠氨酸等的产生,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其对小鼠和大鼠有毒害作用,根据欧盟的标准,巴氏奶的糠氨酸要低于8mg/100g蛋白质,“我们检测过所有进口牛奶的糠氨酸,都是超标的,糠氨酸要到300mg/100g蛋白质以上,乳品的保质期才能在1年半以上。”
宋亮认为,未来可以通过标识糠氨酸的含量,划分牛奶的等级。
顾佳升认为,现在国内的乳品标准太泛,导致消费者很难判断哪些是优质奶,比如奶粉复原的乳制品,在国外,奶粉热杀菌也有分等级,低热、中热的可以做巴氏杀菌奶,中高热和高热的智能做冰淇淋、保持法灭菌奶,“但在我们国家,谁知道复原乳用的是什么奶粉,根本没人会关注。”他认为,因此消费者才一味相信进口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