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凤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初中段(七—九年级)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标》肯定了课外阅读的法定地位,进一步强调了课外阅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地位。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读书少,品位低,令人十分担忧。中学阶段是读书的最佳时间。一本好书能照亮人生方向。缺乏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滋养,缺乏健康精神思想的引导,人生势必在混沌与精神贫乏中度过。我们不能漠视中学生精神生活匮乏的现状,应该努力创造条件改变这种局面。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尝试“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把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开发学生课外阅读潜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创建书香校园,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拓宽学生的精神生活面,让学生在阅读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和实践
(一)健全制度,保障实效
1.召开有校长、书记和相关领导参加的课题工作会议,在学校支持的基础上,审定《创建“书香校园”活动方案》,制定“书香班级”“阅读之星”“阅读达人”评选办法。
2.实验班结合学校读书方案和本班实情,制定出可行的班级读书方案,其中有目标、有措施、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二)发出倡议,营造氛围
1.向学生发出“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倡议书,营造创建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拉开读书活动的序幕。
2.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向全体学生宣讲读书的意义,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大家明白:要多读书,博览群书,手不释卷;要读好书,读名作名篇;要善读书,讲究方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校园环境建设注重文化的浸润和熏陶。教师办公室墙面和教学楼道悬挂名人名言,让大师陪伴左右;充分利用我校围墙空间,建设校园文化墙,用精妙文字和精美图画,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校宣传栏也定期更换读书方法指导及“阅读之星”的图片、文字;在各班教室内张贴有关读书和阅读的标语、格言,实验班在“学习园地”和板报中开辟富有特色的读书心得交流栏,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读书的方法。
(三)运筹帷幄,搭建平台
1.开放学校图书室
动员学校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让学生有一个静心读书的好去处。
2.建立班级图书角
开展“献一本看百本”师生共建图书角活动,请学生自由捐献一本或几本书,要求书籍有一定的质量,避免捐献一些小人书、作文书、课本参考书等,献书者即可成为图书角的会员,享受向图书角借阅图书的权利,形成资源共享;老师也向读书角捐献一些有质量的书籍;每学期发动学生家长购置部分书籍。为保证读书的质量和秩序,安排责任心强的学生负责图书的登记与借阅。在班与班之间建立“好书交换站”,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活动,为学生读书创造便利条件。
3.充分利用旧报纸
学校各科室、各班级的报纸种类较多,有《闽北日报》《松溪报》《每周文摘》《杂文报》等,平时老师们看了之后就搁置在那儿。各班教师要有意识地搜集这些报纸,定时定量地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贴近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
4.努力赢得家长支持
教师利用家访、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宣传当今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家长明白,课外阅读有利于孩子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净化心灵、铸造精神,让家长在行动上给予孩子课外阅读支持,并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购一些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书刊。
5.积极创设共读氛围
共同阅读的集体舆论和氛围,胜于老师的无数教育。
(1)同学共读一本书。可把学生推荐的课外美文片段材料整合、印发给全班,利用早读课或班会课时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小组合作读,或好伙伴合作读,或赛读……相信此时,哪怕平时不大喜欢课外书的孩子,也会被感染、熏陶了。
(2)师生共读一本书。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兴趣。当学生发现老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对老师所读之书产生好奇心理。老师作为引导者、组织者,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这种优势,及时推荐文章给学生,使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并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一起探讨、交流。如,有段时间班上学生掀起了“郭敬明热”,我自己也找来郭敬明的作品阅读,读后与学生交流,学生觉得自己与老师之间有了共同话语,讨论得更加激烈,就连平时不爱读书的孩子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热潮中来,班上读书的气氛更浓了。
(3)亲子共读一本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课题组还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并与孩子一起评论故事中人物,讨论故事情节,写写读后感受。家长读书的兴趣及热情,给了孩子最佳的启发和引导。
6.用心营建网读环境
中学生有着强烈的新奇感、求知欲,对于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我们不能把它当作洪水猛兽,去禁、堵,而是要采取积极的疏导措施:
(1)利用校园局域网络的优势,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网络文化。
(2)利用“班班通”和多媒体教室实现资源共享。
(3)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如全景中文、木子书屋、榕树下等。
7.认真落实阅读时间
每周安排一节语文课作为课外阅读课,真正做到不挪用,不挤占。
(四)统筹安排,详细指导
开展课内外阅读结合活动须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避免随意与盲目,这是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前提。初中生课外阅读范畴如下:
1.经典背诵
在加大课堂学习内容的同时,我们还注重指导学生学习积累中国经典的文化。积累的主要内容有古诗词、古文、美文、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具体操作:
(1)引导学生制定学期背诵计划,并做好记录。背诵包括必背篇目和教师推荐篇目。
(2)利用语文晨读的时间进行背诵。
(3)每节课前2-3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台进行积累展示。
(4)每月举行一次经典背诵会,鼓励学生人人参与。
2.名著阅读
我们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量课内外阅读结合的学习,还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读大量的经典名著。暑假时,向学生推荐1-2本名著。平时教学中也结合教学内容,每月推荐一本相关的名著,向学生渗透读整本书的方法,然后举行读书汇报会,让学生概述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经典情节,分析人物性格,掌握写作技巧,品析精妙语言。通过汇报会了解读书情况,落实读书活动,培养读书兴趣,让学生学会读书,终生受益。
3.推荐阅读
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为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我们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适时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目,以解决“读什么”的问题。①以单元课文编排主题为核心,展开课内的链接阅读,向同一主题的文章延伸;②学习节选的课文,则推荐全文让学生去阅读,通过阅读全文,加深理解课文。如学了《范进中举》,则介绍学生阅读《儒林外史》。③以教材中某一篇课文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或向相关联的内容延伸,如学完鲁迅的《风筝》,我推荐学生阅读周岩壁的《系在风筝线上的……》;④以各个单元的综合性训练为契机和阵地,引导学生翻阅相关资料,扩大知识面。如教学《战争与和平》的综合性学习时,我推荐学生阅读《安妮日记》,观看南斯拉夫电影《桥》等。
(五)开放课堂,有效衔接
阅读教学,着重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开放课堂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使课内外和谐有效衔接,使学生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学习语文,又把课内所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为生活服务。
1.以点带面,构建经纬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的特点,以落实重点训练项目的课文为“经”,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从而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教学网络,促进知识的迁移,使课内外知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授之以渔,掌握方法
课内阅读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跳读、边思边读等阅读方法,更要教给学生阅读一篇课文的方法。首先是初读课文。主要让学生自己自由读,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扫清字词障碍。其次是通读全文。引导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用圈、点、勾、画、批注等方法,思考课后问题、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进入品读理解环节。重点是让学生在我们独具匠心的指导、示范、点拨下,学会找出与课文中心有联系的自己喜爱的句子,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能讲自己喜爱这个句子的理由。再让学生抄录印象深刻的词句,进行仿写,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结合课文,适当渗透
课后适当延伸,巩固阅读方法是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关键。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拓展:
(1)从文章作者角度辐射
语文教材中编入一些名家名篇,学过一个作家所写的一篇文章后,我便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其他文章以及有关书籍,如学习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我让学生课外阅读牛汉的一系列关于父亲和童年的文章《月夜和风筝》《父亲、树林和鸟》等,便于全面了解作者及其文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另外,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其风格往往也是有差异的,可将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作比较,将文学史的知识贯穿其中。如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时,我联系了她的前期作品《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学生在理解了这两首词截然相反的意境后,不难领悟《武陵春》中历尽劫难后孤独寂寞、感世伤怀的凄冷美。
(2)从写作方法角度比较
高尔基的《海燕》和郑振铎的《燕子》两文,都是描写燕子,却各有侧重,写法也有所区别。前者歌颂海燕的坚强勇敢,后者描写燕子的可爱。前者淋漓豪放,气势磅礴;后者笔法细腻,意境优美。我将两文放在一起让学生分析比较,认识各种表达形式的不同作用,懂得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恰当地选择写作方法。
(3)从文章体裁角度分析
如:教学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时,先从课文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引导学生精读,而后链接本单元的《桥之美》和学生优秀习作《松溪东关大桥》《渭田五福桥》进行分析阅读,找出彼此的异同。这种阅读指导的目的,就是帮学生拿到一把开启说明文阅读大门的钥匙。
(4)从课文内容角度延伸
有些课文所记之事,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学生难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于是,在学习课文之前,我提供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有时也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美文让学生阅读,拉近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对初中生来说比较隐晦难懂,我就把作者的《哭小弟》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接近那段陌生的岁月,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成果
(一)学校方面
1.建立了“书香校园”。最能致远是书香。我校从板报设计、班级布置、学校阅览室、办公楼和综合实验楼的装饰到校园文化墙的建设等,处处散发书香气息,形成浓浓的读书氛围。
2.树立了阅读楷模。两年来,共评选、表彰了42名“阅读之星”和“十大阅读达人”,点燃了广大学生的阅读热情。
3.创编了《南园》月刊。我校“南园文学社”每月刊出一期含学生优秀作文在内的校园阅读刊物——《南园》供全校师生品读,为学生课外阅读、交流、发表文章开辟了广阔的园地。
(二)学生方面
1.积累了丰富的材料。许多班级将在比赛中获奖的读书手抄报汇编成册,在班上传阅;将好作文打印、装订成作文集,在班与班之间传看。两年来,绝大部分学生积累的精彩摘抄和读书笔记有厚厚的三、四本。
2.改变了阅读状况。实验前,孩子们疏于阅读。我班学生一周内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长为32分钟;实验后,一周内课外阅读的平均时长为75分钟。实验前,许多学生每到周末,总爱泡网吧,逛游戏机厅。现在,大家一有空就往书店、图书馆跑。同学们聊天的话题也围绕着“看什么书”不断发生变化。76%的学生养成了睡前看书的习惯。
3.提高了写作能力。两年来,课题实验班学生为“校园之声”广播站撰稿2000余篇,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社会观察能力。
4.提高了语文成绩。与实验前相比,学生的阅读能力与作文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班学生的整体语文统考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班统考“课外阅读题”平均成绩,进步了5.62分,作文平均成绩进步5.173分)。
5.学会关心生活。课题实验前,多数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而现在学生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家开始关注腾讯新闻、搜狐新闻,并为正义言论点赞。课堂教学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学生课堂讨论的话题变得广泛,思考更加深入。
6.改变了人生观。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实验前,许多学生是“井底之蛙”,实验后,学生们开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人生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对困难的忍耐力也大大增强,对社会、家庭的看法也出现新的变化。许多孩子开始理解、爱惜自己的父母,开始用宽容的态度与周围的人相处。
(三)教师方面
1.改变了教学观。由先前的“唯课本论”转变为“大语文论”“课内外阅读结合论”。许多语文教师开始自觉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并以之为教学的行动指南。
2.结出了累累硕果。两年来,我校课题组成员共展示了8节课题公开课;围绕课题做中心发言28次;撰写出和课题相关的论文18篇,其中11篇在省市级评选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制作出与课题相关的课件20个,其中10个在市教学课件评选中获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征文赛,31篇征文在县以上比赛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老师们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绝对不能囿于课本,而应当以课本为“本”,放眼于课外,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全面打通课内外阅读的渠道,让学生广泛阅读,深入揣摩,把阅读内化为言语,内化为能力,从为我所读,到为我所有,再到为我所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参考资料:
1.孙若成《语文课堂教育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