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岚
河南安钢职工总医院骨科 安阳 455004
骨科术后患者常需度过漫长的恢复期,存在不愈合、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不利于术后康复。为探讨骨科术后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患肢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2013 -02—2014 -02,我们对99例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及快速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并比较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骨折诊断标准[2]。(2)新鲜骨折。(3)成年患者。(4)护理依从性较强。(5)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2)手术禁忌证。(3)病历资料不全。(4)精神障碍或意识不清。随机分为对照组(n =50例)和观察组(n =50例)2 组,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9~69 岁,平均37.38岁。骨折至送院手术时间(1.5 ±0.3)d。高处坠落18例,交通事故20例,跌倒8例,其他4例。尺骨远端骨折41例,股骨粗隆间骨者22例,踝关节骨折3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1~67 岁,平均37.14 岁。骨折至送院手术时间(1.6 ±0.4)d。高处坠落17例,交通事故20例,跌倒7例,其他5例。尺骨远端骨折4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2例,踝关节骨折36例。2 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术后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按骨科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快速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因对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产生疑虑,出现种种不良情绪困扰。护理人员通过与其沟通找寻其恐惧根源,进行针对性护理,帮助其打消疑虑,消除不良情绪困扰,主动配合医护工作,促进骨折愈合。(2)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针对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康复方案,进入康复阶段后,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指导患者每日进行康复训练。早期卧床时可通过肌肉收缩、关节弯曲等方式完成训练,后期则可逐渐增加训练项目,如负重练习、灵活度训练等,促进关节功能恢复。(3)镇痛指导:对疼痛承受力较强或术后疼痛轻微的患者予以自控镇痛方案,以局部冷疗、注意力转移等物理镇痛方案镇痛。对疼痛较为剧烈患者,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合理控制用量及服药频次。
1.3 评估标准及疗效观察 根据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估标准、cooney 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及Baird—Jackson 踝关节评分标准,对各关节功能进行评估[3]。观察比对2 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行t 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康复进程对比情况分析 观察组术后各项康复进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康复进程对比情况(±s,d)
表1 康复进程对比情况(±s,d)
组别 n 卧床时间(d)下床训练时间(d)总住院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d)关节功能恢复时间(d)观察组 50 5.9 ±2.2 5.3 ±2.0 11.2 ±3.7 89.4 ±33.6 178.5 ±43.6对照组 49 12.1 ±2.5 7.8 ±2.4 19.9 ±4.3 111.4 ±35.6 263.5 ±58.3 t - 13.09 5.62 10.78 3.16 8.23 P - <0.05 <0.05 <0.05 <0.05 <0.05
2.2 术后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术后并发症(n/%)
2.3 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情况 出院前对照组各患肢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3 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评分情况对比(±s,分)
组别 n 髋关节功能 腕关节功能 踝关节功能观察组50 87.4 ±4.2 88.3 ±4.2 94.6 ±2.4对照组 49 73.6 ±4.9 74.5 ±4.1 88.3 ±2.1 t - 15.06 16.54 13.89 P - <0.05 <0.05 <0.05
方密兰等[4]报告,术后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对治疗依从性的提升及护理干预措施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姚江萍等[5]报告,术后肢体康复训练及个体化康复计划,均是缩短康复疗程,提升术后康复进程的有效手段,其患肢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常规护理方案。本组结果显示,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在髋关节功能评分、腕关节功能评分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等均高于对照组,患肢正常活动及负重功能未受到明显影响,对其正常工作及生活无碍。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术后康复训练后,无1例出现关节僵硬及骨折不愈合症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说明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1]田昕玉,郑瑾.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外科腹部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2,26(13):1 156 -1 158.
[2]陈义泉,袁太珍.临床骨关节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31.
[3]陈善亮.创伤骨科治疗学[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1:433.
[4]方密兰,金丽萍.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48 -49.
[5]姚江萍.加快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2,33(8):1 523 -1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