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光是世界万物生存必需的一种重要生存元素,人们都向往光明。从古至今,自然光都是最重要的光源,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光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在建筑采光设计中也主要采用人工照明的方式。虽然人工照明可以使人们始终处于光明的状态,但是相对于人工照明而言,自然光也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点,因此自然光不能完全被人工照明取代。文章主要分析了自然采光对于建筑空间氛围塑造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空间;氛围;自然采光;作用分析
就空间需求分析,很容易满足人们对于采光的实用性需求,但是往往很难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自然光,尤其是活跃、明亮的自然光更容易满足并且愉悦人们的心理,通过合理设计自然光有利于调整整个建筑空间的物理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舒适感。而且,设计自然光可以产生一些非常特殊的光影效果,并且通过再塑造、重新组合、再创作色彩、材料、空间以及形体等各方面,可以大大增强建筑造型的艺术魅力,为建筑设计带来活力。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利用自然光对于塑造良好的空间氛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 不同的建筑开窗形式
假如是在户外生活的话,大多数时间人们都可以通过自然光获得照明,不管是哪一种空间围合形式都会减少自然光数量。因此,在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建筑设计师应该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充分导入自然光。在建筑中,窗体是导入自然光的最常见途径,刚开始的窗仅仅是一个洞口,用来通风采光的。挖掘出西安半坡遗址的过程中,发现在屋顶当时已经开出了洞口,实际上这也就是最早的窗体,但是这种窗的采光效果并不是很好。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建设中开始应用砖石、木材等材料,这导致窗在建筑设计中的位置以及窗体设置都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天窗以及侧窗的形式也越来越完整,当然窗的采光效果也大大提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这种窗体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塑造室内空间氛围的能力。由于西方现代建筑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建筑结构形式,各种新材料也越来越多,这也进一步加大了窗形式的自由度。
通常情况下,开窗的形状以及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导光投射方向,进而形成顶光、侧光等不同形式,光影的效果也会有很大不同,窗体形式、大小以及位置不同的情况下,光线在透过时也会塑造不同的室内光环境。现代建筑设计中,如果能够合理设计采光窗体来巧妙的引导光线的情况下,可以营造一种光影变幻的建筑空间中。根据采光窗的位置可以将其划分成侧窗和顶窗,对于室内光线的分配情况而言,采光窗的位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一定要注意合理设置采光窗位置,否则会对空间光照效果以及室内光环境造成很大影响。
2 采用侧面采光塑造的空间氛围
2.1 采用低侧窗进行采光。低侧窗的高度比较低,因为和地面比较靠近,因此可以通过地面将光线反射到室内空间中,这样在室内就可以塑造一种和舞台脚灯比较类似的效果。侧窗位置设置得越低的情况下,就越有可能使得室内空间和外部景观、场地之间产生比较直接的视觉联系。比如,风之丘火葬场由桢文彦设计的,在葬礼厅中设计师腾空了两片外墙,而且在下部空间仅仅采用低侧窗作为采光方式,通过室外水面的反射,光线可以进入到室内,而且也可以连带着将水面景致导入到室内,这样可以营造一种沉静、肃穆的气氛。
2.2 采用中等高度侧窗采光方式。如果侧窗是中等高度的话,因为人的视线和窗体高度基本上接近,因此可以作为反射光线,也可以用来欣赏景观,而且这种窗体设计便于通风。在现代建筑中,中等高度侧窗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形式,中等高度可以非常自然的将室内外联系起来,在室内引入室外的景色,让人感觉就像是处于室外沐浴在日光照一样,有利于平和人们的心境。
2.3 采用高侧窗进行采光。窗户高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建筑空间的私密性也会随之增加,如果侧窗高度比人的水平视线还要高的情况下,这样人们基本上就不能正常的欣赏到外面的地面情况,基本上就分离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这样的话外部环境也不会影响到室内环境,此时可以充分利用地面反射将光线引入到建筑空间的深处。如果大面积窗体都是高侧窗的情况下,因为缺乏光照,在墙面处常常会形成一片阴影,这样墙面以及洞口之间也就会形成比较突出的明暗对比,塑造出一种非常特殊的建筑空间氛围。
3 采用天窗采光塑造的空间氛围
通常情况下,建筑如果是大体量集中式的话,和建筑外围距离比较远,房间是大进深,或者空间深藏其中的话,采用侧窗采光的方式比较难提供足够的光源。但是如果是大进深房间,自然光到达室内的深度在一般情况下可能是地板到达窗体顶部的1.5倍左右。所以如果建筑进深比较大的情况下,为了能够使光到达室内比较深的角落里,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室内光照的需求,建议采用天窗采光的方式。采用天窗采光的方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光照需求,同时也可以塑造特殊的建筑空间氛围。光线如果是从上部投射到室内的话,常常会让人们联想到天空,进而营造一种非常神秘而又神圣的建筑空间氛围。比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克瑞斯基小教堂主要是由小沙里宁设计的,在教堂内周围的光线都比较昏暗,只有在圣坛上有一个采光天窗(圆形)设计,圣坛上悬挂着的反光片(由金属细线制成)上洒落着透过天窗垂直引入的自然光时,可以让人感觉到无数光斑正在向上升腾,让人油然而生出神圣、纯洁的宗教情感,可以塑造一种神圣、庄严的空间氛围。
天窗不仅可以设计成圆形,也可以设计成点状分布形式,如果点状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室内光照也会比较均匀,此时的室内空间整体上看起来会比较明亮。其次,天窗也可以设计成带状分布。和高侧窗的采光设计比较相似,采用天窗设计时,其下方建筑表面会形成一定范围的阴影,这样墙面和天窗两者之间会形成非常强烈的明暗对比。光设计中有了黑暗的存在,往往可以将光的力量更加凸显出来。这种时候,天窗设计成带状的形式,不仅可以使建筑空间产生向上趋势,也可以为人们指示方向。
其次在一个建筑中也可以同时存在不同高度的采光窗,或者也可以采用多种采光窗的特点,塑造出一种非常独特的建筑空间氛围。
综上所述,采光的方式多种多样,采光窗不同的情况下,营造出的建筑空间氛围也会有很大不同。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仅应该简单的考虑造型以及结构,还应该注重光和空间以及实体之间的动态设计,灵活采用采光方式,为使用者塑造舒适的建筑空间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建超,张海燕.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光运用策略研究[J].建筑节能, 2012(11).
[2] 肖辉,陈小双,彭玲,姚梦.基于天然采光的办公建筑健康光环境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5(01).
[3] 袁景玉,关高庆,吴克,高铨.教学建筑自然采光问题现状总结与分析[J].科技视界,2014(32).
[4] 郑文智.建筑采光部分利用采光区域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4(31).
[5] 姚江,李宪锋.建筑艺术的自然采光与环境节能设计研究[J].艺术百家,2014(06).
[6] 刘涛,肖姝颖.天津地区住宅建筑典型户型自然采光模拟分析[J].绿色建筑,2014(04).
作者简介:邓博(1988.04- ),男,广西全州人,本科,广西河池市金石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筑。
建材发展导向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