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文本之“米”炊习作之“肴”

2015-08-18 02:32杨丽琴邱黎妹
新教师 2015年7期
关键词:监生习作课文

杨丽琴+邱黎妹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教材中的每一篇选文的思路、表达技巧与方法等,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绝好的引子、样本,是帮助他们形成习作积淀的最佳载体。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将阅读的收获迁移到写作中去,从而提升习作水平。

一、 品读文本,培养语感,提升习作语言的表现力

教材选编的美文很多,有的在修辞的运用上胜人一筹,有的在用词的精准上令人拍案叫绝,有的在句子的安排上令人五体投地……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美美地读,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嘎子和胖墩比赛摔跤》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感悟小嘎子的形象之后进行这样的引导:“请你把目光聚集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作者写的是聪明机灵、富有心计的嘎子,作者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十分细致,如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词的运用就堪称经典。”“同学们,‘写什么人人都看得见,‘怎么写对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个秘密。读这样的经典,就不仅要读懂作者‘写什么,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不仅理解了文本内容,而且悟到了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品味到语言表达上的精妙。长期进行这样的阅读训练,必然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大大提升其习作的语言表现力。

二、 细读文本,潜移默化,渗透习作技法之指导

冰心在《谈点读书写作的甘苦》中说:“我常常抄袭,就是说模仿别人更好的句子。”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更高得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文本中的精彩语段、精妙写法,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心品味外,还要紧紧抓住语言学习的“练点”,巧妙引导学生进行仿写。

仿片段,就是从局部上模仿范文。如学完《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后,笔者设计这样的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模仿1~3段的写法,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学生兴趣很高,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得很精彩。再如,学完《威尼斯的小艇》介绍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练笔,让学生学习课文围绕中心句,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以“武夷九曲溪风景如画”或“武夷山的特产真丰富啊”为开头写一段话。

仿篇,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着眼于全篇的仿写,要抓住课文某方面特点,如文章的思路、结构的特点、材料的选择、写作的顺序等训练学生构思成文,进行练笔。如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后,让学生模仿课文写法,写一处古迹的毁灭或破坏,作为内容拓展、技法迁移。进行此项仿篇训练时,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筛选、整理;学生成篇写作有困难的,可以分步进行,如先完成“有……也有……;有……也有……”的内容介绍,然后完成其他部分的写作。

仿写性的课堂练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要指导学生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新”,从机械仿写到创造性仿写,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三、 拓展文本,放飞想象,激发习作创新之潜能

教师要挖掘文本中潜在的习作因素,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笔机会,激发学生习作的创新潜能。

1. 挖掘文本空白,训练写作。中国画家在画画时,总会留些空白,其目的是为了给欣赏者遐想的空间。教材出于表达中心的需要,有些地方的叙述比较简略,形成空白。我们要善于捕捉这些空白点,精心设计,将其转化为练笔点,拓展文本内涵。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荷花》一文时,结合课文的描写设计了两处练笔。一处是:“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文章中并没有写荷花都有哪些姿势,只是写:“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教师便在这一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的见解精彩纷呈。另一处是:“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我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教师请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这段话。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畅游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又帮助学生跳出文本,站在文本的肩膀上审视文本,汲取文本中的表达方法,展开合理想象,升华文本的内涵,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 重视文本插图,拓展写作。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在课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些插图形象生动、颜色鲜艳,较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境界和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对插图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如一位教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在学生品读感悟到严监生守财如命的形象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并创设情境:这就是那位临死前只惦记立着两茎灯草的严监生,这就是那视财如命的吝啬鬼形象,大家看着这幅插图,你想对严监生说些什么?写一写吧。学生思绪如潮,写出的内容很丰富,也很精彩。

生1:严监生啊严监生,你至死都惦记着钱财,你真是视财如命之人啊!

生2:严监生,你可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也带不走,你何必如此执着?

生3:严监生,钱虽然很重要,可钱也不是万能的呀,比如钱就买不来亲情,买不来生命,你到死都不明白这样的道理吗?

……

运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练笔,既能丰富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途径,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又可以为学生的想象与表达提供空间,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在阅读教学中,紧紧依托文本,充分挖掘和取用文本中的“米”,既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内容,扩大学生的选材视野,激发习作欲望,又可以丰富学生的习作知识,增加训练的途径。总之,这样寓作文训练于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让学生们的作文更精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实验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辛铭)endprint

猜你喜欢
监生习作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冤案:严监生不是超级吝啬鬼
不识“斋戒”闹笑话
18岁县令破解无伤痕命案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