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社会主体”的解读

2015-08-15 00:49彭继裕程文琴
三晋基层治理 2015年6期
关键词:能动性本质主体

彭继裕 程文琴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从社会的发展的历史看来,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主体,而且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这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阐明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这里所说的人是现实中的人,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目的就是为了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解决人的解放问题。

一、对社会主体的正确理解

所谓社会主体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及其群体如阶级、阶层、集团、民族、国家等,包括社会中的全体国民,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条件下,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民群众,就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他们参与社会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特性,即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或能动作用,人们可以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世界。自然界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都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性活动。

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要与他人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这样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都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现实中的人,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性,在共同的目标下个性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坚持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统一,坚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统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体的本质

马克思经典文本中关于人的本质有三个界定:人的本质即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1]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取得过三次重大成果,第一次是以自然界为参照系,人在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中显现出人所独有的理性思维本质;第二次是以神性作为参照,人终于明白了神性的彼岸性,从而最终回归到人自身的现实性;第三次是以他人和社会作为参照,在自然本质之上确立了社会本质的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的伟大成就。[2]

首先,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我们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属性。在自然界,人与动物都具有自然属性,两者之间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在于人具有社会属性,而动物却不具备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的本质的标志就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能够利用自己收集到的生产资料来进行生产,加工,交换,消费等一系列的生产实践活动。而生产实践活动更多取决于人们在生产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关系对社会其它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人的社会性是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主动性的总根源。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成员之间结成形形色色的生产关系。把握人的本质,离不开人在劳动中形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的支撑下,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主动性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此作了详细阐述:“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单个人的历史决不能脱离他以前的或同时代的个人的历史,而是由这种历史决定的。”一个人要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他必须要参与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支配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再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对于社会各种关系的总和,在社会中这些关系包括许多的内容,有经济的关系,政治的关等等。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生活必然脱离不了与它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的发展,人的社会的关系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的,所以人的本质也是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三、社会主体的历史作用

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必须对社会主体有正确的认识。对于社会主体的认识,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始终要保持用客观公正的方法去进行研究。离开社会主体进行研究,是不科学的,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是苍白无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从质的方面来说,是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来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其中即包括它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

(一)在创造物质财富方面

因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于任何人来说,我们都不能脱离物质资料而存活,而绝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只有更好地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创造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才能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

(二)在创造精神财富方面

任何一个时代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物质财富的支持。人民群众在源源不断地生产物质财富的同时,在实践中也不断生产着精神财富,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人民群众从实践中产生的。

(三)在社会变革方面

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实践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变的真理。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变革。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发展的力量就是人民群众。

对社会主体本质的理解是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的核心。现阶段的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也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实事求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人民利益和党的事业放在最高位置,自觉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1]武凌云.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中国市场,2009,(35).

[2]魏则胜.“人的本质”概念:历史使命的终结[J].江汉论坛,2006,(12).

猜你喜欢
能动性本质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