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探讨

2015-08-15 00:49王铁柱
三晋基层治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经济基础学术界本体论

王铁柱

(天津音乐学院基础部,天津 30017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我们党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了社会主义建设各项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基础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创新工程。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并对如何实施工程作出了具体部署。我们有必要深刻认真总结建国以来的几次大的理论探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成功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改革开放以前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次大探讨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作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在结合中国社会实践过程中经历了三次比较大的理论探讨。

(一)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

1953年,我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历史性巨变。1956—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我国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失误,导致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局面。面对这些问题,理论界围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了论述。

争论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以艾思奇为代表的“独立经济基础论”派别,另一种是以杨献诊为代表的“综合经济基础论”。两者观点的理论根源都取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的“经济基础是生产关系的综合”这句话。第一种观点认为:这里的生产关系指的是处于主要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内部各方面,如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综合,那么这时期的经济基础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各方面的综合,各种非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都不是这时期的经济基础;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经济基础是一个社会阶段所有生产关系的综合,所以过渡时期的五种经济成分都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两种观点也有相同点,即都不把生产力这个因素作为经济基础的组成要素。[1]

(二)关于哲学基本问题

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关系问题紧密相连的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关于这一争论,各派的理论来源都是恩格斯《反杜林论》中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这时期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关系问题上。

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也主要分为两种观点,以杨献珍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命题,杨献珍说:“所有唯心主义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是同一性的东西,世界和观念是同一性的东西。”[2]以艾思奇为代表的一派则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恩格斯提出来的,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命题,不存在唯心主义因素。在思维与存在的哲学基本问题上,两者之间的争论引发了学术界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3]

(三)关于“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二”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主张用矛盾观点看问题,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学术界在关于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二的关系上也展开了争论。

以杨献珍为代表的一派主张用合二为一来补充一分为二,并且认为两者其实都是矛盾的两方面,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合二为一侧重对立面的统一,一分为二侧重对立面的对立。但两者并非是截然区分的,在主张既重视斗争又重视和谐的方面,两者是互为前提的;另一派则认为合二为一不是辩证法,是形而上学同一论,更有甚者说这是搞阶级矛盾调和,是在走修正主义路线。[4]

通过这三次理论大探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实现了指导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繁荣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争论与探讨

1978年,我党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任务,开始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相应地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在这期间,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则围绕着以实践为中心,展开了对一系列问题的分析,如实践与真理、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人学研究、体系哲学与领域哲学、文本研究上的返本开新方法论等。

(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拉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当时这种提法打破了“十年文革”给人们思想上造成的僵化状态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思想的禁锢,由此促成了人们思想路线上的一次大解放,同时也掀起了以实践为中心的一系列理论争论。

(二)关于实践本体论与物质本体论的争论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及马克思早年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发行,还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实践本体论还是物质本体论的争论。

这次大讨论,学术界基本分为三种观点,一派是以王锐生为代表的主张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认为应该用实践唯物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一派是以肖前为代表,反对实践本体论代替物质本体论,认为物质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还有另一派是以李德顺和高清海为代表的“超越论”,主张应抛开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求新的哲学思维范式。[5]

(三)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争论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传统理论界根据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对社会主义的论述,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单纯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针对市场与计划关系,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在于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手段。”[6]

邓小平这一论断打破了长期以来在计划与市场问题上的思想禁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关于人学问题的研究

伴随着市场经济作用的不断发挥,作为思想反映上的人的主体性作用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马克思早年一些著作的翻译和出版以及当时东欧、前苏联人道主义思潮的盛行,人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人学研究主要是关注哲学体系上的转变,我国当时的理论界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关注客观世界而很少关注作为主体的人的世界,认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缺少一点“人情味”,因此学界纷纷呼吁应该打破受传统苏联教科书影响的哲学体系,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客体性哲学向主体性哲学的转变,由此拉开了关于人学研究的理论探讨热潮。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后,人学问题仍然是学术界探讨比较热的一个问题。

(五)关于体系哲学与领域哲学的研究

这个问题同样是伴随实践本体论和哲学体系改革问题而展开的,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应突破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转向丰富的社会实践,在这个问题上南开大学起了很重要作用,如陈晏清教授就主张要将体系哲学向领域哲学转变,提出“哲学思考是一种总体性思考,但现实世界呈现于哲学家面前的显然不是总体的,因而在哲学思考的切入点不能是总体的,哲学思考只能从问题入手。”[7]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能只局限于体系或“元哲学”研究而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寻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的增长点,推进马克思主义领域哲学的兴起和发展。比如南开大学关于社会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价值哲学的研究等都推进了领域哲学的繁荣创新。[8]

(六)关于文本研究上的返本开新

随着马克思早年著作的大量翻译和出版,并且随着学术界关于“新儒学”提倡的返本开新方法论的争论,在关于马克思主义文本著作的研究上,学术界逐步形成了以提倡“回到马克思”为主的文本研究方法论,这种论述以南京大学张一兵为主要代表,主张回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界定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和观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原点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对文本的阐释和解读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这时期就这个问题出版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和专著。[9]

由文本研究上的“返本”也逐步向研究方法上的“开新”推进,即文本研究要结合当代社会实践,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创新,从而挖掘马克思主义文本著作的当代意义。

通过这几次大的学术争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时的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围绕理论和实践两个主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发展,也产生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从而推动了理论和实践的双向发展。

三、进入21世纪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探讨

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在新世纪取得更大的发展一直是学术界所积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2004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之后,关于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也日益成为学术界热烈讨论的问题。

学术界主要是根据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提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三段论”式研究,而要以整体性角度来研究。关于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研究,国内部分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马克思认为,所谓整体就是具体,它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指作为是在具体的整体,其二,指思维具体的整体。”[10]这里也就说明了历史和逻辑相统一上的整体性,正如有的学者指出:“如果一种实践设计多个或多方面的理论的话,那么各个或各方面的理论必须构成一个整体才能成功地运用于改造世界。”[11]

通过分析建国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几次大的理论探讨,可以认识到广大理论工作者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在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要做到“四个分清”:即“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努力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12]

每个社会发展阶段有各自的历史任务,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同样要根据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推动理论自身的创新和发展,以此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和发展。

[1][3][4][5][8]杨 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杨献珍.杨献珍文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陈晏清.哲学的实践转向和领域哲学的兴起[J].天津社联通讯,2002,(12).

[9]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0]刘炯忠.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语系统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1]王南湜.从实践意图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J].南开学报,2008,(4).

[12]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第1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

猜你喜欢
经济基础学术界本体论
法学之路上的女性:一个多视角的观察与叙述——读《法学学术界中的性别与职业生涯》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
WTC管理者论坛:共享时代的体制创新(2)——学术界与管理者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должны продолжить упрочи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фундамент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