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俊成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提问,顾名思义就是提出问题,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提问就是教师针对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提示,使学生有所感触、思考进而得出答案的过程。提问一般包括三个步骤:教师根据需要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所提问题,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
古时候的教育家皆很重视“提问”。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直被我们奉为经典。孔子强调思考、质疑,教导学生不可死学知识。而在西方,苏格拉底使用“产婆术”向学生提出疑问,通过讽刺、启发、归纳、定义几个步骤,帮助学生掌握真知,探求真理。
它是指语文课堂上教师能够针对不同的文本特点与课堂教学的不同目标和内容,清楚的、有目的的、有条理的、使用灵活的方式提出富有艺术性、启发性、实效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有用的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它包括提出问题的质量和学生参与水平两个方面。
(1)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当课程行进到理解的关键处或者停顿处,学生对此具有极大的兴趣,迫切想得出答案,但又无从得知,这时教师能提出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2)问题清晰、目标明确。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仅要切合当前学段学生的特点,还有符合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切忌没有思考的提问,提问必须靶向中心意图。另外教师对于所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把控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他们能够接受。如果问题太过简单,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精神,不容易被学生的重视;相反问题太难,导致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会妨碍正常教学,降低学生的自信。
(3)能引发全班学生的思考。首次课堂提问肯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虽然有的问题只是由某一个学生来回答,但是问题的设置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动脑筋思考。如果教师的提问只针对少数学生,这样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还会伤害不被“照顾”的学生的自尊心。
(4)准确、客观,有建设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的评价是教师们常常忽视的问题。有的教师不评价,或以“很好”等习惯性的口语敷衍了事,这是不对的。当学生回答后,教师应做出正确的回应。评价要求客观合理,对学生的答案能进行中肯的分析,指出学生的回答哪里正确,哪里需要更正,为什么更正。当学生给出出乎意料的答案使全班陷入沉思而不得求解时,教师也要沉着应对,不逃避。
(1)有效的提问是成功课堂的重要因素
课堂提问能让学生在短短四十五分钟内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头脑风暴,引领他们思考、争辩,在这一思一辩的过程中实现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活跃课堂氛围。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双效提升。
(2)提问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堂的提问可以让教师看清学生是否在认真思考问题,还能从中听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使学生思维广阔,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朝鲜人民会对我们这般感激?”这一问题,她要求学生用“为了朝鲜人民,志愿军();为了志愿军,朝鲜人民()”的方式来做句式训练,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解决了这一问题。其实学生的回答就是对自身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锻炼,同时教师在引导他们讨论、思考、解决问题时,指导学生如何组织语言,如何使表述清楚、得当,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提问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文教材的丰富性和包容性极大,每一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都能产生深刻的意蕴。例如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并没有像大多数老师那样停留在对帝国主义的恨以及“雪我国耻,振兴中华”的空洞誓言中,而是提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强大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这样令人深思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情感,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思考。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探究、质疑的精神。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些提问对教学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对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提升。无效的问题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思考,还会打乱他们的思维。例如在《小狗包弟》的教学中,教师一上课就向同学们发问,“为什么写小狗包弟?”“怎么写小狗包弟的”“小狗包弟是怎样的情景?”一连串的问题把同学们问得发懵,还没开始阅读课文就被这些问题挡在了门外。其实这种动嘴不动心的质疑纯属明知故问,是服务于老师的思路的。我们在阅读文章时看到题目想到这些问题会自然地阅读下去,怎么可能停在那里思考这些问题呢?即使思考问题也是从阅读中找到答案,而不是看见题目就开始想这些所谓的问题。
新课改初期,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启发性,将课堂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提问频繁,问题泛滥,学生还没从上一个问题缓过神来又要应付下一个问题,过多的提问是否就能增进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教师一堂课不仅提问,还不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一节课下来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天花乱坠的问题。试问,这样的课堂是否能让学生真正的进入课文学习和思考?
这个问题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当然是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个老师的提问自然不感兴趣。第二方面是教师未能很好的顾及到全班同学,眼中只有举手发言的积极学生,对于不想发言或者不敢发言的学生缺少关注,造成积极的同学更加积极,消极的同学日渐消极,两极分化严重。这方面我们真的应该向魏书生老师学习,熟悉魏老师的课堂教学你会发现魏老师经常会问大家“谁是班上最少发言的同学?”,然后专挑这个学生来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有的老师会重复学生的答案或者回答“好的”等词语,这种情况在年轻教师身上发生较多。这种鼓励性的评价对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使得提问流于形式。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有的老师碍于学生的脸面,不加更正,态度模糊,使学生模棱两可,也起不到实质的作用。此外许多老师喜欢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口语句式来与学生互动,使课堂看起来挺热闹,实则价值不大。不少学生还会因此在课堂上专门数老师这节课说了多少个口头禅,心思全然不放在课堂上。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日益凸显,课堂上老师不再唱独角戏,教师将更多的转变为引领者、参与者的角色。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尤为重要,在课堂上则体现为学生的质疑能力。学生是否有质疑能力,学生质疑水平的高低反映了教师教学和引导能力的高下。不少老师害怕自己“放权”之后控制不了课堂局面,造成课堂混乱,使老师下不了台,这种思想的作怪直接钳制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师在制定教学重难点时应仔细考虑如何通过设问的方式来解决此课的重难点。一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内也只能讲自己认为学生应该学习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进行提问,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对文章重难点的解决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把握主旨,掌握知识,老师也更容易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一篇好的文章,作者并不会把所有的思想全部表达在文字里,好的作者会在文章里留下“空白”,为读者提供想象、思考的空间,特别是诗歌、散文一类的文章。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在文章空白处设问也是高水平的教学手段。如何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作者的真实情感、文章的深层意蕴,这需要我们教师在阅读时多思考、多感受、深入体会作者的预留空间。
我们现用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每一篇选文都堪称经典。这些教材里的文章既然能被选中,就说明每一篇都有“妙处”,通过文章妙处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透彻地欣赏到文章的“美”。例如:《雨巷》中的“丁香”,《琵琶行》中的“琵琶曲”等都是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教师能在这些精华处设问,既可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也可感知整篇文章之美。
我们都知道戏剧文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戏剧冲突,对于教材中的选文也是一样,文章的冲突处恰恰是理解的关键处。教师应紧抓冲突本身,利用文章所体现的冲突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探求欲望和解决矛盾的欲望。在文章冲突处进行提问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学生解决了文章的关键冲突,对于之后的学习则易如反掌,
我们从小到大所学习的课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之所以能组合成一个一个的单元,那是因为这些文章具有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关联。发现及利用好知识的关联不仅能让学生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还能对前文进行复习,加深记忆,体会多种意蕴。窦桂梅老师就是利用知识的内外联系创设出了“主题教学”法,在窦老师执教的《游园不值》中,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头”与陆游的诗句“杨柳不遮春风断,一枝红杏出墙头”进行对比学习,体会叶绍翁在一“关”一“遮”之间造就的千古绝唱。这种在看似相同中找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的体会。遗忘是不可避免的,积累却是一直要做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寻找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这种联系进行提问,达到知识利用率的最大化,促进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新知识。
[1]何小娟.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吉林教育(教苑杂谈),2008(29).
[2]钱加清.论语文课堂提问设计的原则[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8).
[3]李同林.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形式[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6).
[4]陈子芳.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浅议[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5).[5]郑艳.提问是一种艺术[J]辽宁教育,2005(5).
[6]欧阳芬.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指导[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9.5
[7]孙春成.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7
[8]刘显国.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段昌平.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10]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