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璇
(福建省南安市石井中心小学泉州市362343)
数学是一门充满理性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太多地强调了知识的简单记忆和模仿,数学课堂成了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成了单纯的知识传递场所。那么,怎样让数学课堂充满灵气、充满生活气息,怎样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分强调动手能力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并把动手能力视为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当今美国教育奉行这样一种教学观:“你告诉我,我可能会忘记;你给我看,我可能会记不住;你让我参与,我可能会明白”。事实上也是如此,教学中单凭教师讲,学生只通过眼睛看、耳朵听,他们容易疲劳、厌倦,听不懂、记不住,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聪明的老师会让孩子动起手来,让他们做一做、画一画,也可以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等,在实践中扩大学生的活动面。
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让学生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片去折一折。如果把它平均分成4份,可以怎么折?并请把其中一份涂上颜色。学生的折法多种多样。学生在动手折纸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平均分的认识,在涂色的过程中,掌握了分数中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重点不是教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数学知识尤其不能从外界强加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从自身的体验中去认知。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让社会大世界浓缩于数学课堂之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数学无处不在。
教学《统计的应用》时,课前我让学生调查了解附近的商场,同一天不同时段的客流量情况,了解周一至周五和双休日客流量的差别,了解商场收银台开关情况及同一时段的情况与客流量的关系。因为信息是学生自己调查了解得到的,他们学习的劲头更浓。当教师提出:“假如你是人事部经理,怎样合理安排收银员的工作”时,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得到了激发,他们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了最为优化的选择,初步明确了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的经营原则。调查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刻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英国一位教育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的表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使今天这个世界如此的精彩。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要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创新的土壤就是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日后参与社会竞争保持良好心态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小棒表示出67。
(学生操作,但学生只有20根小棒,此时学生纷纷寻找合作伙伴,迅速完成了操作。)
生1举手报告:老师,李明不和我们合作,他还玩彩笔!
师(亲切地):李明,有什么高兴事,说给我们听听好吗?
(李明先摇摇头,看到老师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己,他站了起来。)
李明:老师,我不用合作就能摆出67来。
师(好奇地):是吗?把你的摆法给我们讲讲!
李明:我用1根彩笔表示十,用1根小棒表示一,6根彩笔和7根小棒合起来就是67。
师:这样摆,行吗?(同学们议论开了……)
师:这种方法怎么样?(“好!”生异口同声)
师:李明,你真了不起,创造出了假设的方法,用手中仅有的小棒,表示了很大的数。下面大家再来表示98。
生2:我有两种颜色的小棒,我用红色的小棒1根表示十,绿色的小棒1根表示一,9根红色的小棒和8根绿色的小棒合起来就是98。
生3:我左手的每一根小棒都表示十,我拿了9根;右手的每一根小棒都表示一,拿了8根,合在一起就是98。
生4:我折断了4根小棒,我用9根长的小棒表示90,8根短的小棒表示8,这样我就不用那么多的小棒了。
课堂上我允许学生的不同意见,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解放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也因此变得活灵活现,富有朝气,充满自信。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趣味性强的、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教师的教学应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学生在这样宽松、自然、愉悦的课堂中,个性得以释放,思维得以飞扬,这样的课堂带给学生的是情感、智慧和人格成长的甘甜雨露,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