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进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公共外交作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成为指导中国外交工作未来发展的新理念。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共筑中国梦、助推世界梦”的中国,拓展公共外交作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已然成为我国未来十年外交工作的必然选择。2014年3月22日-4月1日,习近平主席访欧期间,展示了大国领导人的开放、务实、亲民风范。其公共外交活动更是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将中国公共外交推向了新高度。
2014年3月22日-4月1日,习近平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欧洲四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访欧的每一站,习近平分别在当地主流报刊上发表署名文章:2014年3月23日,在荷兰《新鹿特丹商业报》发表题为“打开欧洲之门携手共创繁荣”的文章;25日,在法国《费加罗报》发表题为“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的文章;2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发表题为“中德携手合作造福中欧和世界”的文章;29日,在比利时《晚报》发表题为“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的文章。在21世纪新时期新阶段,中国领导人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在西方媒体上传递中国好声音,是中国公共外交实践的一大创举。
习近平发表的四篇署名文章各有侧重,将中欧文明融会贯通,深入阐述了目前的双边及中欧关系。其文章所表达的主旨有两层含义其一,向外界宣示中国崛起≠中国必霸。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其二,积极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正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促使中欧关系日渐紧密,中欧文明日益交融。中欧各国间应在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的基础上,寻求双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积极加强沟通与合作,一同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
在回答此次访欧目的时,习近平在“打开欧洲之门,携手共创繁荣”署名文章中曾说“我这次访欧是为和平而来。中国有句古话‘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前世界需要发展,发展需要和平。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样,既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1]此外,在比利时《晚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中,习近平还通过讲述中国和比利时两位普通人的故事阐释了中欧友谊和合作的强大力量。习近平倡导中欧之间“命运共同体”意识,互惠共赢,相信中欧之间的各个领域合作将会开启崭新的局面。“险滩和礁石阻挡不了奔腾入海的河流”,“问题和分歧也阻挡不了中欧友谊和合作的前进之路”。[2]
此次是习近平就任以来,首次在海外报刊发表署名文章。中国领导人以鲜有的方式、更为亲民的方法直观、立体地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的政策主张,表达了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的诚挚意愿,并真诚地向欧洲民众传递着中欧人民共享中国梦——“中国梦”不仅是实现自己国家的梦,更是追寻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世界梦”的信息。开展公共外交活动的目的在于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陈向阳曾指出,新世纪制约中国和平发展的一个盲点在于“对全球公民社会与公共外交缺乏有效应对”。[3]与以往的接受到访国媒体联合采访相比,中国领导人在当地报刊发表署名文章意义重大。此举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对国际舆论的日益关注,体现了中国外交策略的新变化以及消除制约我国和平发展盲点的决心,有利于增进他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进而更好地赢取海外民众的支持,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今后的工作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4]习近平此次欧洲之行,正是做到了这点,他以其特有的朴实、生动、接地气的语言风格,谈古论今,可谓“一路文化一路诗”,增加了与到访国民众之间的亲近感。外媒对此评价道,习近平是一位在对外关系上愿意展露自己个性的中国领导人。这表明21世纪新时期的中国公共外交将摆脱表态外交,正在努力通过积极交往、人文交流来柔性推销国家形象,向世界人民讲述一个真实的中国,逐步摒弃西方恶意鼓吹的“中国威胁论”的心理根源。
对于核安全问题,习近平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讲到,“作为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和平利用核能事业,如同普罗米修斯带到人间的火种,为人类发展点燃了希望之火,拓展了美好前景”。[5]此外,他还引用了荷兰哲学家伊拉斯谟的“预防胜于治疗”强调加大核安全保障力度的重要性。在谈及文化多样性时,习近平表示尊重欧洲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他借用《孟子·滕文公上》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向世界表达了推动中欧文化交流互鉴的热切希冀,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谈到历史问题时,习近平援引德国前总理勃兰特的话——“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坦言:“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6]同时,他独具匠心地回答了中国梦与世界的关系,“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习近平用生动、个性化的语言巧妙回击了西方媒体大肆叫嚣的“中国威胁论”。次日,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上直言不讳地谈道,近年来世界注意到中国越来越结实的肌肉,有人把中国描述成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中国崛起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习近平表示,中国的崛起对别的国家不构成威胁,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是和平是进步。在回答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问题时习近平坚定地说:“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坚决捍卫中国的正当合法权益”。[7]
访欧期间,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身着中式服装出席了盛大国宴,这是习近平首次穿中式服装亮相正式外交场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传承,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的复兴。习近平欧洲之行,身着中式服装,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对于塑造文化软实力的高度重视。同时,文化强国已被提升到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因此彰显文化自信对于助推中国梦也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公共外交地位的提升显示了中国外交理念的新变化,把握了未来外交的行动脉搏。中国领导人以真诚、务实、亲民的独特魅力开展公共外交,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向世界展示了大国风范与民族自信,改变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种种误解。
熊猫外交与足球外交也是习近平访欧公共外交活动的一大亮点。熊猫和足球广受欧洲民众喜爱,习近平“亲民风”“接地气”的平民化外交拉近了中国领导人与外国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展现了中国领导人的非凡魅力。
2014年3月30日下午,习近平与比利时国王菲利普共同出席了比利时天堂公园大熊猫园开园仪式。习近平表示,大熊猫是友谊的使者,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比利时人民的深情厚谊,希望比利时小朋友们喜爱“星徽”和“好好”,也喜爱上中国和中国文化。29日在比利时《晚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形象地讲述了大熊猫星徽和好好从中国“天府之国”落户到比利时“天堂公园”的故事,传递出中国人民对于中欧友谊的美好祝愿。大熊猫不仅能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友谊,还可以促进中欧文明交融,是当之无愧的和平外交使者。以外交之重结合文化之巧,使“中国梦”与“世界梦”再次备受世人瞩目。这是中国文化逐步走向自信和成熟的一个缩影,也将是中国走向实现文化强国梦想之路的重要标志。
欧洲之行,习近平四次公开场合谈论足球:3月22日,在荷兰王宫举行的盛大国宴上,习近平与荷兰传奇门神范德萨亲切握手,并称赞他是中国球迷的偶像;3月23日,中荷经贸合作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高度评价荷兰足球队为“无冕之王”,博得满场掌声;3月27日,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致辞中,习近平提到了刚担任中国男足主教练的法国人阿兰·佩兰;3月29日,访德期间,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看望了在德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员,观看他们比赛并祝福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出色的足球运动员。
习近平访欧期间颇为精彩的公共外交活动将公共外交推向了新高度。新世纪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成为世界阅读中国的重要关键词。“中国梦”把国家与个人前途公开透明地向世人昭示,展现了中国所要走的社会主义道路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也给新时期的中国公共外交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时期的中国正顺应外交多元化的时代潮流,充分发挥公共外交的巨大潜力,讲好中国故事,增进各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助推中国梦想的实现。
[1]习近平.打开欧洲之门,携手共创繁荣[N].人民日报,2014-03-25.
[2]习近平.中欧友谊和合作:让生活越来越好[N].人民日报,2014-03-30.
[3]陈向阳.中国和平发展的“短板”[J].瞭望,2008(38).
[4]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5]习近平.在荷兰海牙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25.
[6]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29.
[7]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