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天 邢玉娜
(翔宇药业 山东临沂 276000)
前言: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就是在药品研发过程中的各环节实施以前就充分树立风险评估理念,强化研发质量管理和风险监控,以使得药品研发能够符合GMP认证标准,而且在设计阶段就将风险质量控制的要求融会贯通,实现质量管理意识的不断增强,确保药品不给人民群众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本文结合当前药品研发生产风险控制的基本状况,对风险控制在药品研发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提高药品研发质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风险控制意识不强
当前,很多药品研发生产企业都没有高度重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在风险管理方面往往局限于以往的经验和感官意识,即使有的企业制定了专门的风险控制流程,但却往往挂之高阁、形同虚设,只是存在于理论,实践中并未很好地执行,造成风险管理意识缺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发药品的质量。
2.风险控制管理薄弱
很多药品研发企业在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经常会基于个人的经验判断,由于判断风险的人工作经验的差异,或者业务素质的不高,导致风险评估的参差不齐,出现主观武断的情况,即使同一批次研发的药品,对于风险控制指标的评估,也有可能会由于经验的差异,有的人分析到了风险,有人却尚未意识到,或者风险评估不足,甚至忽视了影响药品销售和后期使用的质量,使风险控制流于形式。
3.风险控制培训滞后
对药品研发技术人员或者风险管理控制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是了解和熟悉风险控制方法,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健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避免出现安全管理事故的重要前提。但是很多药品研发企业忽略甚至以业务工作忙为借口,放弃了风险控制环节的技术和业务知识培训,造成了部分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单一、风险控制技能有限、风险意识薄弱,在药品研发环节没有科学地规避风险,结果经常会发生药品销售和使用质量问题。
药品研发阶段的风险控制,主要是利用专门的分析评估技术,对研发管理中的有关环节存在风险的可能性,进行科学、合理、安全地分析、评估,从而有效地规避研发风险,提高药品质量。
1.风险控制的失效模式
采用FMA失效模式分析评定药品研发环节的风险,是提升风险控制科学性和可行性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于风险控制的未来潜在情况能够提出安全、高效的防范应对机制,目前在进行药品研发风险控制过程中应用的比较普遍。主要就是对药品研发环节技术工艺失效可能程度的提前预判,以及对可能出现质量风险所做出的事先评定。如果设立了科学、及时的失效分析模式,就会使研发风险被有效地降低、控制甚至杜绝,但是这种风险控制模式要求首先对研发的工艺流程非常熟悉。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对风险程度进行主次排序,以便结合风险程度高低情况对症下药,科学、妥善地予以化解。
2.风险控制的故障树措施
利用FTA 故障树办法对药品研发过程中的工艺缺陷进行假定分析,可以有效地解决引发假定错误情况发生的主要因素,通常同因果图例合并运用,但是也要风险控制人员全面熟悉药品研发工艺流程的所有技术手段,才能对错误情况进行科学地分析评定。一般情况下,这种故障树方法比较常见的应用到解决投诉、找寻失误等情况,以便能够切中要害,防止出现另外的风险。
3.风险的级次划分和筛选对比措施
对药品研发风险划分级次并进行筛选比较,就是拆分药品研发中可能出现的基本风险状况和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权重比对的方法,进行分级筛选以便加强控制。这种措施主要是在药品研发风险控制中,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定,按风险级次的大小,制定应对办法加以改进,以将研发风险降至最低或者有效地杜绝。
近年来,随着药品在生产和销售领域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的日益提升,特别是药政管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很多药品研发生产企业都越来越关注风险控制,越来越重视药品研发的质量和管理水平,而且很多企业已经将风险控制在研发环节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以对研发风险实现有效的管理。
在风险控制过程中,解决偏差是一项重要工作。在药品研发中,时常会出现偏差情况,这样研发企业就要对产生这种情况的根源进行查找,并分析、研判可能会对药品生产、销售造成的风险影响,并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范和解决对策,对研发的药品进行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具有一定风险隐患的药品流入市场。
一般在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都需要考虑三种情况,即可能出现的风险、风险的严重程度和风险的监测成果。风险的偏差控制也用如此,在药品研发中也要充分考虑风险的三种情况并按照类别有效防控,确保对偏差引发的药品研发风险进行科学评定,并按照风险级次进行整改,安全、高效地解决偏差问题。由于偏差的级次区分也包括了三种情况,所以在进行偏差风险控制的时候,也要按照可能风险、严重风险和监测风险来进行分析评估,根据偏差级次系数的高低大小,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并针对级次和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拟定改进偏差的时间表,确定时限进度,依次加以解决,但是如果发现级次较高,一定要立即改正,不能拖延,防止增加风险的预防和改进费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者无法保证预期目标。
另一方面,药品的研发和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一旦新研发的药品出现了偏差,要依据偏差可能会对药品质量造成的各种不利影响或者严重的程度,考虑这种药品的处置方案,或者基于工艺流程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进行系统地分析、评定,以此综合判断是否可以顺利放行。同时,可以从根本上尽量降低偏差的出现,比如通过FMEA 设定失败模式,对隐蔽或者潜伏期的风险进行预先判断和防范,实现风险有效控制的目标要求。
近年来, 在GMP 认证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很多药品研发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和积极应对药政法律法规体系所出现的新形势,而不断加强风险控制,以应对国际国内药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力争研发性价比高的药品。但是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化的复杂工程,需要在风险突发前做好预防,出现的时候加强风险评估和应对管理,以便更好地改进工艺流程,规避研发风险,研发质量较高的药品,避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在进行风险控制的时候,也充分考虑技术参数、风险偏差、消费者投诉、药品退回等各种因素,这就对风险控制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充分适应药品研发风险控制管理的客观需要,积极学习新业务、掌握新工艺、熟悉新技术,结合药品研发环节风险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风险控制水平,提高药品研发质量。
[1]袁源、骆国军、周静、周蓉.药品研发中的风险控制(J).中国药事.2014(6).
[2]徐侃敏.浅析药品生产中的风险管理(J).海峡药学.2012(12).
[3]郭鑫.试论如何控制药品研发中的风险(J).青春岁月.2014(22).
[4] 吴哲明.我国制药企业创新药物研发战略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