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中年,乔清合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矿业培训中心,湖北 武汉435006)
职工培训是铁山校区的主要工作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对职工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改变,对职工培训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了适应武钢矿业公司对职工培训要求的变化,提高培训满意度,我们必须对职工培训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出“教学做”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
武钢矿业公司的职工培训以技能培训为主,技能培训就是要培养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较高操作技能的操作人员,培训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于参培学员是否具备了熟练的操作技能。到培训中心参加培训的学员都是武钢矿业公司在岗职工,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对实践环节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而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动力不足,尤其是关于公式的推导、工作原理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学习起来非常困难,并且由于生产的需要,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受到限制,以短期培训为主。基于以上原因,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培训教师决定在职工培训中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
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三个方面予以统一;实现了理论与技能学习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培训质量;缩短了培训教学的周期,解决了职工培训工作中常常遇到的课时紧张问题;还可以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创新意识,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为企业生产服务。
在职工培训中开展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要涉及到很多问题,不是靠几个老师或几个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能完成的,需要部门全体员工的努力和协作,才能将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落到实处。教师长期以来养成的教学习惯是实施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的主要阻力。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相关措施,比如座谈、研讨等方式,让老师明白职工培训模式要改革,不改革就不能将培训工作做大做强,不改革就可能在竞争中丢失市场。至于如何改革,一体化教学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要通过多次研讨,才能统一教师的思想,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奠定基础。
具备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的首要条件。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懂理论、会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如果没有“双师型”教师,理论和实训是不可能完美结合的。为了培养、锻炼“双师型”教师,培训中心积极组织理论教师下厂矿调研、授课,参加各类培训班,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
一体化教学大多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教学,实施模块式教学必须拥有一套贴近教学实际的教材。为此培训中心组织人员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培训策划书,并编写了适用于矿业公司职工培训的校本系列教材。该系列教材以“国家职业标准”中所规定的技能和知识要求作为培养目标,理论知识的介绍以够用为原则,以基础知识的应用和技能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教材内容不局限于传统的单学科体系,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从教材的角度做到了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多学科知识相结合,充分体现了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的功能,有利于学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模块式教学的内容由多个模块组成,一个模块是一个单元的知识,一本书是几个单元的组合,全面覆盖了该课程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要根据学员实际,适当降低课程的难度和深度,减少繁而难的计算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综合应用的能力、运用各种工具书及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结合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根据参培学员的情况,充分将校区的多媒体、机房、仿真软件等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和实习。根据模块式教学要求并结合课程内容,以实例为基础,抓住重点和难点,采用实训室现场教学的方法,边讲解边示范,留下大部分时间让学员自己动手进行练习,使学员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职工培训中开展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对提高培训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但要得到学员的认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能只靠先进的设备和培训教师的热情。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能忽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因为课程改革和开发的效果,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检验。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控制,是保证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
如何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模块式教学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职工培训教学中,学员的操作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等是衡量的主要标准。以往应试型的考核方式中,纯理论内容偏多,严重脱离生产实际,往往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当前应采用技能和理论相结合的考核方法,以技能考核为主,同时解答与技能考核相关的理论问题,真正反映出学员的综合能力水平。
在推进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中,武钢矿业公司乌龙泉矿职工培训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采用了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使得培训教学中的多个环节得到完善,培训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作为一门专业理论课,主要帮助学员从理论上解决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内容、方法和编程方法、技巧等,该课程现行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对职业教育培训有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脱节。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候还没有学习《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首先进行了相关的实践环节,导致实训教师花很多时间来介绍本应该在理论课上掌握的知识点,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进度和质量;有时候虽然开设了《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但在理论课学习过程中没有安排实习环节,等学完该课程隔了很长时间后再进行相关的实践环节。理论教学延续的时间如果过长,等到实践操作时,有一部分内容学员已经忘记了,这样导致在实践教学中要重新学习理论知识,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因此,数控类课程的很多内容,理论学习结束后,需要马上到实习现场进行验证;有些实践性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理论讲解是很抽象的,导致学员学习起来很困难,有时候甚至使学员丧失学习兴趣;但如果把学员带到现场进行讲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对学科性知识学习存在困难的在职学员无法适应,难以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教学效果差、学员职业素养难以养成。
(3)教师习惯于按教材组织授课内容,不善于研究相关内容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作用,很少研究所授内容与学员的实际工作是否结合紧密,缺乏不断参加生产实践、学习生产现场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的主动性,课程开发能力低下。
从以上的现状来看,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改革,真正实现理论课为实践服务,学校教育为岗位服务的目的。具体做法是:打破理论和实践的界限,采取理论和实践并举的模块式教学。即将该课程按单元知识分为多个模块,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学员的学习不是以教材、课堂为中心,而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一个模块所要求的内容,然后进入下一个模块;教学时应在车间一角设立教室,实现车间与教室零距离,如果在教学中遇到与实践相关的知识,就可以组织学员马上到现场进行讲解、观察、操作。提倡教师主导与学员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突出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课程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因此,可以采用数控机床编程实验与数控机床操作加工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1)通过课程实验培养学员的编程能力。开始一个模块的学习即安排相应的实验内容让学员用已掌握的数控编程语言进行编程,同时学员将编写的G 代码程序输入电脑进行仿真校验,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大大提高了学员的手工编程能力。
(2)通过数控机床操作实训使学员实际动手能力得到锻炼。首先,给学员介绍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日常维护等知识,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员练习,直至学员能够加工出满足图纸要求的零件为止。然后给每位学员分配加工任务,让他们自己对图纸进行分析,根据图纸要求选择加工所需的数控机床、夹具、刀具,并制订工艺过程、确定走刀路线等,自己动手编写出数控加工程序,先在计算机上模拟仿真,确认无误后,再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实际加工。经过数控加工操作实训,培养了学员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员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做”一体化培训教学模式在职工培训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做法,它突出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综合性,让学员在实际生产环境中进行综合性的技术训练,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加深了学员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学员的综合职业能力,极大地调动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激发了学员的求知欲望,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率,深受参培学员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