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阈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2015-08-15 00:44:50赏,罗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模因同构句式

陈 赏,罗 琼

(武汉工程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3)

一、引言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即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交流,这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加深的趋势。然而,大学生英语写作现状却不容乐观,基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篇章结构不清、思路逻辑混乱、缺乏整体连贯性。

2.用词不准确、词汇量的储备有限,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语法错误、非常随意的中式英语,摆脱不了汉语思维方式。

4.写作速度慢,写作篇幅不长。

所有这些问题都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学生的知识储备欠缺,基础打得不牢靠。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积累,大量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理解和记忆固定搭配,这又离不开模因论指导下的背诵、模仿等策略。语言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将提供很大的帮助。

本文试从模因的类型着手,分别探讨了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的复制、传播的方式及其对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启示。

二、模因论与语言模因

模因(meme)一词由英国生物学家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首次提出,meme 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或“模仿的单位”。如今,模因这一概念已广泛进入社会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用于解释各领域的文化、艺术、语言等各种现象。在《模因机器》中,心理学家Blackmore(1999)提出,模因论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模因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本身就是模因,靠着语言复制而生存。任何一个语言信息经过模仿进而以语言的方式复制、传播,它就成为了语言模因。这种语言信息在被复制或重复传播之前,还不能算是语言模因,只有当它成功地被复制传播之后,它才具有模因性。

Dawkins R(1989)认为:“语言中的模因就是在教育和知识传授过程中表现出来,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语言传播的过程就是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语言通过模仿其字、词、句、段落而得到复制和传播,这样的字词、句型、段落、篇章都可以成为模因。

何自然(2005)提出:“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何自然教授首次将“语言模因”概念引入我国语言研究领域。

三、模因的类型

模因按复制、传播的方式划分为两种类型,即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基因型模因是指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内容信息相同,但复制和传播的表现形式不同,即以不同形式传递相同信息。表现型模因是指模因复制和传播的形式相同,但内容不相同,即以相同形式传递不同的信息。

(一)基因型模因

基因型模因传播的特点是相同信息的直接传递或相同信息的异型传递。主要有以下两种复制传播方式——直接套用和同义异形。

1.相同信息的同形传递——直接套用

在一定的场合下,信息可以不作任何改动而直接复制、传播,这种基因型模因的传播模式可看做是相同信息的直接传递,运用到大学英语写作中,就是“直接套用”一些名言警句、谚语、俗语、成语、诗词、引文、口号等。这些谚语运用在作文中,能帮助点明作文主题,增强哲理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积累这些经典语句作为模因,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模因的语境,在写作的恰当时候,直接套用这些作文模因,为作文增色。例如,在写“勤奋与成功”为主题的作文时,就可引用以下模因:“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伟业非一日之功。);“A little of everything,and nothing at all.”(每事浅尝辄止,结果一事无成。);“Few things are impossible to diligence and skill”(勤奋加技巧,无事不可为);“Diligence redeems stupidity”(勤能补拙);“Hard work conquers all things”(勤劳赢得一切)

2.相同信息的异形传递——同义异形

这类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尽管与原始形式不相一致,但不影响原始信息的表达。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将同义异形运用于教学中,就是要鼓励学生在表达相同的信息时,可尽量运用同义词和不同的句式来写作。运用同义异形,可以避免作文的重复,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更有表现力。例如在词语层面,当表达“苗条”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以下近义词:slim,slender,slight,svelte,willowy。又如在作文衔接词方面,表示递进时,可使用moreover,what’s more,in addition,furthermore. 表示转折时,可使用however,but,yet,although,on the other hand 多种表达方式进行替换。另外,在句子层面,在写到“失败是成功之母”为主题的作文时,可以互换使用以下模因:“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Failure teaches success.”、“Failure is the only highroad to success”、“Failure are,with heroic minds,the stepping-stones to success.”以上谚语都表达了同一种信息,是帮助学生理解同义异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二)表现型模因

表现型模因是按同一表现形式来复制和传播不同的表达信息内容,表现型模因通过模仿已有的语言结构和语言形式,变动其中的语言信息内容来传播语言模因。表现型模因主要有同形异义和同构异义两种形式。

1.同形联想嫁接——同形异义

同形异义指语言形式没有变化,语言模因以相同的形式嫁接于不同的场合,让人们产生不同的意义联想,也就是说,同形异义的表现型模因虽然语言形式相同,但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意义变异。在教材中,就有很多同形异义的例子:如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2 单元A 篇课文中,有语句“African-American Moses”,其中Moses(摩西)原指曾率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的民族英雄,在课文中的语境中,Moses 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借指帮助黑奴获得自由的英雄。在英语中,很多单词有本义和引申义,如key 的本义为钥匙,引申义为关键;pillar 的本义为柱子,引申义为栋梁之材。在写作中运用这些单词,就可起到模因的同形异义传播的作用。如全新版第三册第一单元B 篇课文中的“Leave it to Beaver”,Beaver 一词是多义词,本义指河狸,引申义指“勤劳的人”,在课文中,作者用Beaver 一词的引申义让读者产生联想,这正是可供联想的同形模因,用同一单词来表达不同的内容。

同形异义这种表现型模因启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让学生充分体会同一单词或句子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含义。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运用同一单词或句子来表达不同内容的观念,充分启发学生对多义单词的活学活用。

2.同构横向嫁接——同构异义

同构异义传播的语言模因的结构、形式都不变,在传播过程中模仿保留原有的语言结构复制出新的内容。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同构异义这种表现型模因于教学之中,就是我们熟悉的模板教学。让学生充分熟悉作文的文体、特定的句式结构和整体框架,加以总结并在写作中予以套用,嵌入不同的内容,这样就能利用同构异义表现型模因服务于写作教学,让写作变得更轻松,从而进一步提高语言写作的运用能力。

在句型层面:教师可鼓励学生总结摘抄出不同类型的模板句式,如表示举例说明的句式有“A good case in point is…”,“Such examples might be given indefinitely…”,“…is often cited as an example…”;表事实证明的句式有“No one can deny the fact that…”,“This brings out a fact…”;表后果影响的句式有“It will exert a profound influence…”,“It leaves some serious consequences…”;表两者比较的句式有“The advantages far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Nothing can equal…”,“Nothing is more… than…”;表承上阐述的句式有:“To illustrate this point,let us consider…”,“To understand the truth of…,it is important to see… ”,“To get a sense of how…,we must turn first to…”;表反面阐述的句式有:“But the opposite is usually true”,“Rather than…”,“On the other hand,…”

这些句式总结出来之后,可通过背诵的方式把这种同构异义的模因记忆下来,再通过仿写,把这些模因复制和传播出去。在段落篇章层面,写作模板的运用也能让写作事半功倍。

四、结语

模因论推动了语言研究的进步与发展,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颇有启发意义。在模因论指导下,我们应善于利用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的特点,运用于写作教学。模因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词语、句式、段落、篇章上进行模仿,模仿能让语言模因得到复制和传播,当学生能灵活做到以相同的形式去套用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同一信息的时候,模仿就达到了创新,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另外,也不能忽略背诵的重要性,背诵是模因输入的基础,只有学生通过背诵储存了一定量的模因之后,才能在仿写的过程中信手拈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持之以恒,最终写作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1]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3]陈琳霞,何自然. 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4]陈琳霞.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2008,(1).

[5]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2005,(6).

[6]何自然.语言模因及其修辞效应[J]. 外语学刊,2008,(1).

[7]谢朝群,何自然. 语言模因说略[J]. 现代外语,2007,(1).

猜你喜欢
模因同构句式
巧用同构法解决压轴题
指对同构法巧妙处理导数题
同构式——解决ex、ln x混合型试题最高效的工具
高等代数教学中关于同构的注记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8
基本句式走秀场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特殊句式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