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玲,李 文,何宗坪
(湖南省凤凰县畜牧水产局,湖南凤凰416200)
母牛难产在农村是常见到的一种产科病,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能会造成母牛及胎儿死亡,即便母牛存活下来,也常会发生产科疾病,导致不孕,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笔者从事兽医临床工作20余年,手术助产医治母牛难产病例26例,治愈母牛25例,治愈率在96%以上。现将治疗过程及体会简述如下。
产期未到,可能是早产或流产,即使难产由于胎儿过小,一般容易拉出;产期已到或超过,胎儿可能过大或已发生干尸化,矫正拉出就较为困难。
年龄幼小又是初产的母牛,常因骨盆发育不全,胎儿不易排出。
分娩过程如何,不安和努责已经开始了多少时间,努责的频率及强弱如何,胎水是否已经排出,胎膜及胎儿是否露出,露出部分的情况如何,从而判断是否发生了难产。如产出期时间未超过正常时限(8小时),努责不强,胎水尚未排出,尤其头胎母牛,可能并未发生异常,而只是由于努责无力,子宫颈扩张不够,胎儿通过产道较缓慢,胎盘血液循环可能未发生障碍,短时间内胎儿尚有存活的可能。产出期超过了正常时限,努责强烈,已见胎膜、胎水、一或二前蹄尖已经露出很长而不见唇部,胎儿久不排出,则可能已发生了难产。
产牛有何特殊病史(如骨盆外伤等),过去发生过的疾病及治疗情况,对胎儿的排出都有影响,在医疗水平不高、条件差的地方,常因治疗不当或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影响胎儿,导致胎儿死于腹中而难产。
检查母牛食欲、体温、呼吸、脉搏、精神状态及能否站立等,综合考虑,确定母牛的全身状态能否经受住复杂手术,另外还要检查阴门及尾根两旁的荐坐韧带是否松软,向上提尾根时荐骨后端的活动如何,以便确定骨盆腔及阴门能否充分扩张。同时还须检查乳房是否胀满,乳头中能否挤出白色乳汁,从而确定是否已经足月。
主要检查胎儿的姿势、方向和位置有无反常,是否活着,体格大小和进入产道的深浅,以便采取相应的助产方法。检查时要消毒手臂和母牛外阴部。可隔着胎膜触诊胎儿的前置部分,以免撕破胎膜后胎水过早流失,影响子宫颈的扩张及胎儿的排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胎膜多已破裂,手可以伸入胎膜内直接触诊,这样既摸得清楚,又能感觉出胎儿体表的滑润程度,越滑润操作越容易。
2.2.1 胎儿是否反常,先将手伸入产道,通过触诊胎儿体表的解剖特点及状态,明确胎儿的方向、位置及姿势如何,以确定胎儿异常的性质和程度。
2.2.2 胎儿的大小,和产道相比来确定胎儿的大小,是否容易矫正和拉长。
2.2.3 胎儿进入产道的深浅,也可帮助确定怎样进行手术助产。如进入产道很深不能推回,且胎儿较小,异常不严重,可先试行拉出;进入尚浅且有异常,则应先行矫正。
2.2.4 胎儿的死活,对手术方法的选择起着坚定性的作用。
如果胎儿已经死亡,在保全母牛及其产道不受损伤的情况下,对胎儿可采用各种措施,否则应先考虑挽救母子双方的方法,尽量避免应用锐利器械。牵引胎儿应小心用力,实在不能兼顾时则先考虑救母牛。
检查胎儿生死的方法:(1)正生时,可将手指塞入胎儿口内,注意有无吸吮动作;或掐拉舌头,注意有无活动;也可用手指压迫眼球,注意头部有无反应。如果头部姿势异常摸不到时,可触诊胸部或颈动脉,感觉有无搏动。(2)倒生时,将手指伸入肛门,感觉是否收缩或触诊脐动脉是否搏动,肛门外面如有胎粪,常代表胎儿活力不强或已死亡。频死的胎儿触诊无反应,但受到锐利器械刺激引起剧痛时则出现活动。总之发现胎儿有任何一种活动均代表还活着。
检查时若发现胎毛脱落,皮下发生气肿,触诊皮肤有捻发音,胎衣、胎水的颜色污秽并有腐败气味,则说明胎儿已经死亡。
在检查胎儿的同时就可检查产道,应注意阴道的松软及滑润程度、子宫颈的松软及扩张程度、骨盆腔的大小及软硬产道有无异常等,是否阻碍胎儿的通过。如难产为时已久,因为母牛努责及长久卧地,软产道粘膜往往发生水肿,致使产道腔狭窄,妨碍助产;难产时间不长,产道粘膜即已水肿,且表面干燥,特别是有损伤或出血时,说明事前已进行过助产。损伤有时可以摸到,流出的血液要比胎膜血管中的血液红,产道粘膜水肿,产道腔变狭窄,有时甚至使手臂无法伸入子宫。
一般情况下,采用矫正牵引或截胎取出胎儿。剖腹产由于健康状况,术后护理情况,并发或继发其它疾病等因素,预后无法判定,在实际工作中不建议使用。
4.1.1 牵引术。除用于过大胎儿的拉出以外,牵引术还可用于母牛的阵缩和努责微弱,轻度的产道狭窄及胎儿位置的轻度异常等。正生时,在两前腿球节之上拴上绳子,由助手拉腿。术者把拇指从口角伸入口腔握住下颌,中食二指弯起来夹在下颌骨体后沿骨盆轴的路线用力拉头,胎儿的前置部分越过耻骨前缘时,向上向后拉。如前腿尚未完全进入骨盆腔,蹄尖或头部、唇部常会抵(顶)于阴门的上壁,这时应将其向下压,以免损伤母体。胎儿通过盆腔时,水平向后拉。拉腿的方法是先拉一条腿再拉另一条腿,轮流进行;或拉成斜的之后,再同时拉两腿,这样胎儿两肩端成为斜的前进,缩小了肩宽,容易通过盆腔。胎头通过阴门时,可由一人用双手保护住母牛阴唇上部,以免撑裂。胎儿胸部露出阴门外之后,拉的方向要使胎儿躯干的纵轴成为向下的弧形;必要时还可向下向一侧弯;或者扭转已经露出的躯体,使其臀部成为轻度侧位;在母牛站立保定的情况下,还可向下并先向一侧,再向另一侧轮流拉。待臀部露出后,马上停止拉动,让后腿自然滑出,以免拉快了引起子宫脱出。拉出胎儿时,为了帮助拉头,活胎儿可先将产科绳套住胎头,然后把绳结移至口中(绳子不可隔着胎衣套上去),这样牵引胎头时不会滑脱;死胎儿除用上述方法牵引外,必要时还可采用其他器械拉头。侧生时,须在两后肢球节之上套上绳子,轮流先拉一条腿,再拉另一条腿,以便使两髋结节稍微斜着通过骨盆。
施行牵引术时,必须先将胎儿的方向、位置及姿势娇正,否则不但难以拉出,而且可能损伤产道。拉出不可用力过大,一般不要超过2~3人。拉出过程中要随时验证胎儿是否已经完全矫正,矫正越完全,拉出就越顺利。如果拉出用力很大,就证明矫正或其他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拉出应配合母牛的努责,这样比较省力。拉动胎儿还可诱发母牛努责,努责时助手还应推压母牛的腹部,以增加努责的力量。拉出时一方面要注意防止活胎儿受到损伤,另一方面要考虑骨盆构造的特点,沿着骨盆轴的方向拉,防止软产道受到损伤。
胎儿由于姿势、位置及方向异常,无法排出,必须先加以矫正,再采用牵引术进行助产。
4.2.1 矫正姿势。所用的方法是两个方向彼此相反的动作(即推和拉)。两个动作同时进行或先推后拉,视情况而定。推就是将胎儿的某一部分挤在骨盆入口处或揳入子宫内,因为空间狭小,矫正操作不便且易损伤产道,将胎儿向子宫内推动一段距离,在骨盆入口前腾出空间,就给矫正异常部分创造了条件。拉就是把姿势异常的头或四肢拉直并进入产道,使之成为正常状态。
4.2.2 矫正位置。正常位置是上位,即背部在上,伏卧在子宫内。异常位置有侧位及下位,侧位是胎儿横卧于子宫内,下位是胎儿背部在下仰卧于子宫内,矫正方法是将侧位或下位的胎儿向上翻转成为上位,此操作尽可能在胎水尚未流失,子宫没有裹紧胎儿以前进行,且保定便于胎儿向子宫内移动不挤在骨盆入口上,这样才有翻转的空间。
4.2.3 矫正方向。胎儿的正常方向是纵向,即胎儿的纵轴和母体纵轴是平行的,方向异常有横向和竖向两种,横向就是胎儿横卧于子宫内,矫正是向骨盆入口内拉近端,推远端,使其纵轴方向与母体纵轴方向平行,使之成为正常方向、姿势和位置。如果胎儿的两端与骨盆入口的距离大致相等,则应尽量向前推前躯,向骨盆入口拉后躯,这样不需处理胎头,矫正和拉出都比较容易操作;竖向就是胎儿的纵轴向上和母体纵轴大致垂直,常见到的是腹部前置和背部前置,腹部前置的矫正,尽可能把后蹄推回子宫或者把后腿拉直伸于自身腹下,然后拉出胎儿;背部前置的矫正就是围绕胎体的横轴转动胎儿,将其臀部拉向骨盆入口变为坐生,然后矫正后腿拉出。矫正使用器械时应保护好锐利部分和有损母体的部分,以免损伤母体,对难产已久的病例,子宫壁变脆,容易破裂,矫正和拉出时要小心。
就是在无法矫正胎儿,又不能进行剖腹产,将死胎儿的某些部分截断,分别取出或者把胎儿的体积缩小后拉出。一般都采用皮下法(覆盖法)截胎术,首先把皮肤剥开,截除某一部分,皮肤留在躯体上覆盖断端,避免损伤母体,还可用于拉出胎儿。开放法截胎术是将某部分直接接掉不留下皮肤,这种手术应具备线锯、绞断器等截胎器械才能施行,操作时须随时注意防止子宫及阴道受到损伤,拉出胎儿时对骨骼断端须用其皮肤、纱布或手护住。
手术完毕可用0.1%高锰酸钾或0.1%新洁尔灭冲洗子宫及产道。冲洗方法是将粗橡胶管(或胃导管)的一端插至子宫的前下部,另一端接上漏斗,然后倒入冲洗液1 000~2 000mL,待漏斗冲洗液快流完时,迅速把漏斗放低,借虹吸作用使子宫内液体自行排出。这时母牛常有努责,能使子宫内液体充分排出。这样反复冲洗2~3次,待至流出的液体与注入的液体颜色基本一致为止,然后向子宫内投入抗菌素即可,精神状况差、炎症较重的母牛还可结合肌肉或静脉注射抗菌消炎剂1~2次。
[1]秦威,秦文武,孙玉海.黄牛繁殖改良技术的应用[J].吉林畜牧兽医,2005,(3):27-28.
[2]邢攸荷.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产和助产[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