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潮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上海210234)
师范院校的古筝专业不同于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要求,常规之法是弱化专业的技术性但却要求学养的丰富性[1]。但近年来它有了新的发展,其趋势是技术上获得了突破,艺术上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与发展空间,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李庆丰教授即是其中代表者之一,他在古筝演奏、教学、研究上既全面又很有想法。作为古筝专家,他演奏的技术性很高,在安徽省内独占鳌头,一览众山小。他获得了包括安徽省第六届艺术节器乐比赛1等奖等多项大奖,在省内外举行过多场次音乐会,并于近年来频频出访省外、国外。我国香港、台湾等地以及德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都留下了他及其学生演奏的身影,还出版了名为《打虎上山》的演奏专辑,这些演奏成就都是省内同行少有的。作为教师,他的学生几乎囊括了安徽省各类古筝大赛的金奖,还在国内国外有所斩获,不少学生考入京沪川等专业音乐学院古筝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作为研究者,他出版了《古筝教程》,发表了多篇论文,对筝乐传统与现代技法进行了全面诠释,对新潮筝艺的理解也颇有见地,对古筝演奏法的开发与追求不遗余力。作为筝乐社会活动家,他经常主持省内颇具学术影响力的古筝大赛或担任主评委,还参与省外、海外的筝赛评委,推动了安徽古筝事业向全国乃至国外的实力推展,并尽其所能地为全国古筝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出力,他是省级古筝专家中的活跃分子。
反观李庆丰的筝艺发展,可知师范古筝专业发展的技艺趋势。他出生于古筝世家,其父李仲才就是阜阳地区很有影响的筝家,近年来在古筝制作、教学等方面又有所精进。庆丰之弟(李伟)妹(李利飒)也是省内的古筝好手。有人戏称,安徽省古筝现在姓李。可见其家世的学术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加上孜孜求学、求艺的精神,使庆丰教授不断超越自我,攀登一个个新的高峰。据笔者对庆丰教授的了解,他所获得的成就,除了家缘、学脉的渊源外,还与他不断创新的技艺追求境界、乐于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宽厚豁达的交友心态等因素不无关系。庆丰先生喜欢跟国内外筝家接触,切磋技艺,交流心得;还热衷于约请作曲家撰写筝乐新作,这在师范院校中可是少有的现象。因为师范院校师生既有的古筝技艺所限,又加上不善创新的痼疾,所以,能胜任常见曲目的演绎已属不易!他的艺术愿景是,假如自己能每年约到两三首新作,经年之后就会有可观的曲目储量。他的这一“嗜好”与自身及其学生的筝技高超有关,师生们能胜任近年来繁难的筝乐现代作品演奏技术之需,这种态度不像很多安于现状、坐收小利的师范院校古筝教师所为。
从李庆丰学生技艺可知师范古筝教育专业发展的变化。技艺的发展使得爱学习、有追求的学生有其走出去的可能,有才能的学生都被李庆丰荐举,或推出去参加比赛,或鼓励去报考高等级学校,或力荐其举行高规格的音乐会。学生们如若有所成就,如参加重要的音乐会后,或大赛获奖后,或升学更进一层后,就是他最快乐的时光。笔者就曾多次受其邀请参加其学生的音乐会,有时候兴致所驱还撰写些评报[2],有的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关注[3],有的吸引了学界的注意[4]。下面拟从李庆丰学生音乐会看其学术能力、态度、思想及其专业发展的趋势与空间。
近年来,李庆丰有多位学生的古筝独奏音乐会在同行间点赞较多,芮艺蓉、陈雪艳是本科生中的代表,王艺楠、周天天、郭豹是研究生中的代表,下面各选其一对其演奏技艺予以评析,以期辨析师范古筝技艺发展的趋势与空间。其一是2014届本科毕业生陈雪艳,她是自幼受古筝家李仲才教诲的皖北姑娘,即将入学四川音乐学院古筝演奏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她已取得的成绩单是国内外获奖10余项;其二是2014届硕士毕业生王艺楠,她是自幼受江莹老师培养的山东姑娘,也已在国内外的古筝比赛中摘金夺银近10次。看着2位学生冗长的获奖名录和即将举行的包含繁难曲目的音乐会,笔者知道庆丰先生为何着意托嘱于我,他是为2位古筝界的未来之星表书成绩,促其成长。再观其音乐会现场,2位的台风皆潇洒自如,落落大方,能感受到她们自信的演奏风范及前期的音乐会准备工作深度,也感触到庆丰教授学术追求的不畏新法挑战的风格及其丰硕收获。
从2位学生古筝独奏音乐会选曲来看,陈雪艳的音乐会有《晓雾》(王中山曲)、《四段锦》(赵玉斋曲)、《枫桥夜泊》(王建民曲)、《Tico– Tico No Fuba》(黄文玲改编)、《西部主题畅想曲》(黄枕宇、周望曲)、《林泉》(叶小纲曲)、《望秦川》(王中山曲)等曲目。再从其筝曲风格诠释来看,其风格以现代作品为主,也有少量的《四段锦》之类的传统手法,对新型改编曲目也有接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像《林泉》这样的需要内外兼顾的高难度的古筝现代手法作品,能在师范专业本科生音乐会上被选用并能轻松奏出,可真不是多见的事儿啊!跟陈雪艳聊这场音乐会时,能感受到这位活泼开朗、浑身洋溢着朝气的女孩学琴的浓厚兴趣及轻松的学习心态,不属于那种“拼命三郎”方能为之的类型。王艺楠的音乐会选曲有《百花引》(周延甲曲)、《溟山》(王中山曲)、《西楚霸王》(何占豪曲)、《天山之春》(刘烦麟改编)、《林泉》(叶小纲曲)、《夜深沉》(王中山改编)等曲目。这套是传统风格与现代的曲目稍多,但有《溟山》和《林泉》被公认为高难度的2部现代技法作品压轴,就足够证明演奏者筝技能力不俗,再加上《西楚霸王》这一颇耗费体力的协奏曲,《百花引》与《夜深沉》也被认为要具备传统筝曲韵味解读能力的曲目,这些作品同置于一场音乐会中,可见演奏者对古筝演奏上全面技术运用的自信。
从2场独奏音乐会选曲可知师范古筝专业创新追求的突破点,一是师生对传统与现代筝曲及其技术的全面掌握,导师对新作品、新奏法的热情追求得到了很好的回报,其学生也是不畏新法的挑战,敢于演奏世间最难的那类作品,导师的学术思想得到很好的体现。二是2位演奏者技艺的全面,不管是传统的吟揉弹挑,还是现代的双轮双摇等奏法,不管是韵味醇厚的线性思维,还是激越俊朗的铿锵织体,2位筝者均能在其曲目的演奏中较为娴熟地驾驭之,可见平素训练的技术均衡发展与艺术修养的协调熏陶。三是2位演奏者对各种风格曲目张弛相间的整体性控制较为充分,不同曲目的情境转换也较为充分,且在与各种不同伴奏对象合奏时也能较恰当地处理并从容面对,足见平时训练的曲目内涵解读充分,学术态度端正,进取劲头高涨。
演奏现场的技艺呈现的是检验学生所学、教师所授水平的最好平台,这2场音乐会的独奏者从技术的完美呈现、艺术的全面解读、内涵的充分挖掘上,展现了师范古筝技艺发展的内外特点,这也将是筝艺发展的特点。
从演奏技术表现来看,陈雪艳在现代风格作品的演奏上更为挥洒自如,声音也更为干净,如她在《晓雾》的演奏中以快速触弦的挑、摇之法,以其来展现神秘、朝气的不同雾境,也以清晰的线条勾勒来突出京腔与京调的音韵,演奏中注意了触弦中手指各种位置的不同运用,突出了非清晰音与清晰音的合理配比关系,突出了曲中所写雾中景象的若隐若现,较好地展现了这部作品的主题线索与意境营造。而在《望秦川》中她能将富有弹性的力度运用于乐曲主要主题的表现上,凸显古老、苍劲的同州梆子曲调轮廓;而在中部多层次音响的塑造上,又能分层力度配比,来表现连绵的旋律及跳跃伴奏的烘托关系。这种力度控制的细微处理也表现在《西部主题畅想曲》的演奏上。意境与韵味的有深度把握是陈雪艳在《枫桥夜泊》和《四段锦》上的处理特色,前者是现代思维,吟揉的力度变化更大;后者是传统风格,主题旋律的层次变化更为多样。前者的演绎上,演奏者抓住了同名诗境所渲染的秋夜夜景的伤感情怀,展现了现代筝曲写意的虚景之美;后者演奏者抓住了“清风”“山谷”“小溪”“同庆”不同景色的音色层次,从而更好地展现了硬朗潇洒的山东筝曲写实的画境之美。陈雪艳对各部作品的演奏均可谓游刃有余,收放自如,说明她不再囿于技术束缚,可以较为自由地把握快慢与轻重。但在演奏的乐句连接与意境转换等气口、节奏的控制上则略显稚嫩,对传统曲目的韵致把握也略显粗糙,音与音之间的张弛变化不多,显露出她技术不够的漏怯之诟。但她以旺盛的青春活力弥补了技术上的不足,而曲目涉猎的广泛及乐感的良好等潜质,都将为其今后的发展留有巨大的潜力。
王艺楠的演奏稍显成熟些,表现在很多作品的处理上更显稳重,声响的控制更为均衡与恰到,尤其表现在传统风格曲目的演奏上。她对作品的地域性风格的把握更为准确,对陕西音调的《百花引》、湘西音调的《溟山》、新疆音律的《天山之春》、京韵腔调的《夜深沉》等,她均能做到音高的准确按压及润腔装饰的吟揉,对非平均律类音阶的准确把控,凸显了以韵味取胜的筝曲地方风格。在协奏曲的演奏上,她的《西楚霸王》演奏既能以干净有力的大和弦及八度旋律音表现项羽英雄性的音调,也能以吟揉轮摇表现凄婉悲切的愁绪,这对于一个身单力薄的女性演奏者来说,真是一次很大的挑战。但王艺楠不仅较好地展现了独奏部分的力度轻重与速度缓急,还在与伴奏者对话中声响均衡,层次清晰。这种恰当的合作声响观念还体现在《夜深沉》与《百花引》等曲目上,这些都是演奏者长期的技艺锤炼与细心的艺术体味所得,也同时说明其导师指导有方。在2部现代高难度的作品《溟山》《林泉》的演奏上,王艺楠处理的声响幅度更大些,乐句及乐音间气息的张弛、不同段落的音响强弱的对比、变化音及多声部关系的处理上,演奏者更为成熟,基本达到了“音为琴生,乐由心生”的声响呈现境界。但不可否认的是,王艺楠也有其技术的弱项,如她在速度极快乐段的弹、挑演奏处理上有些力不从心,双轮、双摇所奏音的清晰度上也有技术不到位的慌乱,在需要韵味深沉、特性风格突出类的音乐片段的诠释上也有些草率、糊弄之举。而现代筝曲所需要配对的审美变化[5],她显然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其演奏表现也就显得浅尝辄止了。究其原因,在于她臂力略显柔弱,腕部不够放松,音乐段落的衔接不够顺畅,技术不够精细是其突出的原因。但相信她会在今后的技艺打磨中很快解决,待到其肌肉力量与弹性稍微增长后,这些玉中瑕疵将不复存在。
从2位独奏者的艺术经历来看,其技艺发展道路都是较为顺畅的,均是从小习筝,又经名师指点,不间歇地到达高等教育阶段,其获奖的成绩单就是其优秀的表征。连其导师李庆丰都感慨生不逢时,他自言虽不说饱受荆棘、波折,但也是南征北战,辗转豫皖。
陈雪艳自幼生长在古筝艺术氛围较为良好的皖北阜阳市,她首先在徐寒春老师手上起步,进而随李仲才老师深入筝艺,她在2位老师指导下打下了规范而扎实的筝艺技术基础。2010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跟随李庆丰,2013年随四川音乐学院的江澹曦教授学习,并顺利地在其2014年本科毕业后考入四川音乐学院读硕。她所获得的10余项国内外古筝比赛大奖是在2012~2013的2年间完成的,这在同辈同学中是极为罕见的(其中有7项名为国际比赛的金奖),在证明其技艺娴熟精湛的同时,也说明其技术训练是一脉相承、相协调发展的利好优势,否则,任何一次“回炉”修改,都将阻碍其顺畅的求艺之路。可喜的是,其少年、青年的琴艺导师是“一家人”,顺畅的发展之路是多么令人艳羡啊!
王艺楠自幼随张萍老师启蒙,后随山东师范大学的汪莹老师,2008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后随李庆丰习琴。在其获奖的履历中,她的近10项奖项也是在2010~2013的3年间完成,也属非常难得,很多奖项的等级也与陈雪艳同等。可以说,2者技艺水平旗鼓相当,不分伯仲。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除了技术学习的坦途利好外,正是有了像李庆丰这样爱学生、帮学生的好导师,才使她们有这么多的机会证明自己,展露自己。而这正是本文开头所言,这是师者对筝艺热爱的情愫使然,是新时代良好筝艺氛围庇护其畅达。
2者同时段举行音乐会,不免让人对其产生比较的好奇心。雪艳身体条件好,手臂力量充沛,年青有活力,发展的空间值得期待。艺楠身体略显单薄,四肢力量偏弱,但艺术修为更全面,在筝艺内涵的解读上更成熟,发展的局面也很宽大。这说明李庆丰在指导不同类型学生上都有因材施教的针对性教法,也说明了高师古筝可培养出技艺全面、层次高超的学生。2者的共同点是,她们的学术视野都较为开阔,传统筝曲的音韵绵长与现代筝曲的音色变幻均能较好地驾驭,高难度的筝技也能够娴熟表现,呈现在具体作品的上,她们均能轻重缓急、浓淡相宜。尤为可贵的是,她们都对古筝艺术钟爱有加,并且不遗余力地执着追求着,不是他人如导师、家长所强求之。这一学术精神是延续其导师李庆丰的,也说明2位后生习得庆丰教授筝艺成功的真谛了!这也是学术传统的薪火相传,彼此相惜!
略感不足的是,一是庆丰师生需要在基础与高精尖演奏技艺方面再做扎实,很多音乐段落表现得不顺畅和大幅度段落的表现草率可能是由此造成;二是要在“韵”字上下些功夫,中国传统器乐的韵味不仅与谱面记写的风格有关,还与其隐含律制多变有关,演奏者需要做好案头工作并细细揣摩,方能解读全面;三是要在舞台感觉的培养上下些功夫,高师古筝专业的师生上舞台展演的机会较少,这就会出现“演”成分少而“弹”得僵直,观众始终存有对其“卡壳”的疑虑,也就难入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之中了,技术的直面表现与艺术的情味显露要相映成趣,这些都是舞台感培养缺少的表现,建议多实践,多观摩,多感悟,勤思考。
从庆丰师生的筝艺追求及创获来看师范古筝专业发展,这对筝艺在师范院校的纵深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特点是技术的全面与视野的开阔,对复杂、繁难的筝曲新作也敢求敢弹,对筝曲情韵的深入理解,对筝艺学术的全面解读,说明古筝教学近年来在高师专业发展中的突破与趋势,即在注重内涵构建的同时不失筝艺专业化,既有高原又有高峰。
[1]王小平.高师古筝课教学刍议[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4):81-82.
[2]王安潮.猎猎筝声 浓浓乡情[J].秦筝,2012(2):32-34.
[3]宁汐.筝乐新声现江城[N].大江晚报,2012-06-20(B1).
[4]王安潮.挖掘筝乐的技艺多彩与文化多层[N].音乐周报,2012-05-23(7).
[5]樊艺凤.审美变化与中国现代筝乐的创作和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2(1):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