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传友
(皖西学院皖西文化艺术中心,安徽 六安237012)
六安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汉代就有茶树的栽培利用,魏晋六朝时形成商品,唐代成为朝廷的贡品,宋明清时期更是行销天下的名茶。学界关于六安茶史研究的论著较多,但未见有利用竹枝词资料研究六安茶史的文章发表。本文就作者搜集到的有关六安的竹枝词,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尝试解读六安茶史。
竹枝词原是流行于三峡地区的民歌,它是该地区的巴蜀先民手执竹枝而舞、以脚踏地为节的歌舞——竹枝歌演变而来的。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说:“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为多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卒章激讦如吴声。”[1](“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并序”)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也称:“《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禹锡曰:‘竹枝,巴俞也。巴儿联歌,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其音协黄钟羽。末如吴声,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焉’。”[2](“近代辞曲三”)据文学史家研究,竹枝词为人所广泛传颂则是在中唐以后,中唐刘禹锡、白居易先后在三峡地区为官,听竹枝、爱竹枝,然后仿民歌竹枝而创作了民歌体竹枝词。自此以后,历代文人均以此为体裁进行创作,称名为文士竹枝词。唐宋以后文士竹枝词流行于全国各地。到明清时期,竹枝词以吟咏风土为其主要特色,“志土风而详习尚”,洋溢着鲜活的文化个性和浓厚的乡土气息。除了文学史的价值以外,竹枝词尚有方志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化史的研究价值,可以作为研究各地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素材。诚如近当代词学大家唐圭璋先生所言:“宋元以降,竹枝词作者寝多,形式与七言绝句无异,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抒写。非仅诗境得以开拓,且保存丰富之社会史料。”[3](“唐圭璋序”)
六安历史上是文风相对较为兴盛的地方,历代文人辈出,曾创作了大量题颂六安的文学作品,其中就不乏有竹枝词。六安壮美多姿、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古朴浓郁、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深受文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六安著名特产的茶叶,成为竹枝词表现的题材,从而结出灿烂绚丽的奇葩。但现今留存的竹枝词数量不是太多,作者查阅六安志书及私人著述,收集掌握的竹枝词达200余首,都是清代人的作品。清乾隆《霍山县志》及嘉庆《霍山县志》收录清康熙末江南松江府娄县(今属上海松江区)诸生陈燕兰《霍山竹枝词》13首及清雍正初舒城县诸生郭维祺的《霍山竹枝词》13首[4](卷之八“艺文志”、“历朝诗”),清同治《六安州志》收录嘉庆间六安州贡生关世恩《采茶词》15首[5](卷之五十二,“艺文志”)。私人著述有清乾隆时霍邱举人、广东肇罗道窦国华 《采茶竹枝词》3首[6](P1414:《挹青堂诗选》卷二)、清嘉庆十九年(1814)安徽学使白镕科试六安州而作的《六安采茶词》4首[7](卷之一)、清末六安浣月道人的《六安竹枝词》99首[8]、清末民初霍山人无名氏的《深沟铺竹枝词》10首[9]。此外,清雍正间任六安知州的卢见曾有《饯别四绝》和《新茶四绝》绝句诗8首[7](卷之一)是题咏风土之诗,具竹枝词体。在众多竹枝词中,涉及六安茶最多,达39首。这些诗词质朴刚健,清新隽永,韵味无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茶文化及皖西地方文学宝库的珍品。本文所称六安是指六安州及所辖的霍山县。
自唐代以后,六安茶久负盛名,极受历代文人称赞。明正德间被朝廷贬官六安州的陈霆在《两山墨谈》中称六安茶为“天下第一”[10](卷九)。明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把六安茶与吴门之虎丘、天池、岕之庙后、明月峡,宜兴之青叶、雀舌、蜂翅,越之龙井、顾渚、日铸、天台,闽之武夷、宝庆之贡茶等,并列为天下名茶[11](卷九,“茶品”)。明许次忬《茶疏》载:“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12](P87)清初宋起凤《稗说·品茶》中说:“白门之家多喙六安,而不蓄他制。为六安能养胃气,故江淮河朔以逮山右咸喙贡尖,他不重。贡尖者,六安中精品。”[13](P95:卷三,“品茶”)文 中 “白 门”为 南 京 的 古 称,“贡尖”是当时六安上等芽茶。竹枝词对六安茶的产地及品名均有称颂。
一路如拳长蕨芽,乱红影里散蜂衙;白茅紫笋寻常者,怎似银针雀舌茶。
——郭维祺《霍山竹枝词》
该词中白茅、紫笋是唐宋名茶。白茅茶①是产于福建建安(今建瓯)的宋代北苑贡茶之上品,因其茶制成后茶芽胜雪,故称之。又有白茶、白乳茶之名。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载:“大观初,今上(指宋徽宗)亲制茶论二十篇,以白茶者与常茶不同,偶然出,非人力可致。于是白茶遂为第一。”[12](P50)紫笋茶是出产于浙江湖州长兴顾渚山的唐代贡茶,唐吴兴(湖州原称)太守张文规《湖州焙贡新茶》有:“凤辇寻春办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14](P30)之诗,称道紫笋茶贡呈皇帝后的欢腾之情景。此首词是赞美霍山的银针、雀舌茶的品质,赛过白茅、紫笋茶。
四山环绕一庵迎,花木玲珑胜水晶。佛断香烟僧自富,茶含云雾最知名(治西七十里水晶庵,梁武帝坐禅于此,山顶出云雾茶)。
流波 上石泉清,雀舌新芽最擅名。江氏祠前风乍过,茶香暗逐粉香生(治西一百四十里产茶最佳,江氏聚族于此)。
——浣月道人《六安竹枝词》
茶叶是皖西山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每当春季来临,是皖西茶乡最为忙碌时节,家家户户忙采茶,深山成为闹市。清乾隆《霍山县志》称:“男妇错杂,歌声满谷,日夜力作不休”[15](卷之三,“贡赋志”“贡茶”)。六安竹枝词中有许多有关采茶劳动场景的真实反映。
人家一半住盘阿,水净沙明弹子窝。翠竹编箩山上去,新苗采得白花多。
——郭维褀《霍山竹枝词》
春深谷雨荐新时,尽道刘郎擅竹枝。村女岂知官长换,采茶犹唱旧君词。
——卢见曾《饯别四绝》之四
谷雨微风长嫩芽,绕篱香透野人家。齐头山寺晨钟断,云里声声唱采茶。
——窦国华《采茶竹枝词》
春风遍绿霍山前,儿女辛勤剧可怜。一日晴明一日雨,采茶要趁养花天。
两两三三臂竹筐,女儿低语向孃行。去年嫂比梨花白,今岁侬如茶树长。
南山茶比北山多,欲到南山奈远何。自理红裙成小坐,看花人曳碧油过。
采茶功课赛农桑,不似倡條弃路旁。未免也有离家怨,送人夫壻到浮梁。
——白镕《六安采茶词》
南山茶采北山催,姊妹相逢笑口开。知否一春倍辛苦,风鬟雾鬓满山来(六安产茶多藉女工采撷)。
——浣月道人《六安竹枝词》
雀舌为珍风味佳,清明刚过摘新茶;争云叶展君休采,客最关心是嫩芽。
——《深沟铺竹枝词》
以上9首竹枝词是对六安茶区茶农春季采茶劳作情景的客观描述。但清嘉道间六安州贡生、州学广文关世恩的《采茶词》最为精彩,作者对六安州域西南山区种茶人采茶场景作了淋漓的展现。
抛却春花簇簇红,全家忙向白云中。小姑寻到岭前去,浅步山腰又几弓。
是说全家男女齐出动去茶山采茶情状。
朝云笼树翠重重,一迳夭斜雾露浓。鬓上并无花草饰,避他狂蝶与游蜂。
则述茶山春晨云雾缭绕的自然生态景观。
卓午炊烟绕碧窗,筠篮带露贮双双。红腔饭后翻新调,间答踈钟古寺撞。
是言茶叶采回之后进行整理的情景。
才过三日雨如丝,欲拣银针趁此时。湿透红襦容易曝,放开丝叶已嫌迟。
是称雨后春茶生长快,要及时采摘。
半天阴雨半晴晖,有约携筐上翠微。骑火工夫能几日,莫教心思逐花飞。
是道采茶人相约结伴上山采茶之情景。
云鬟付与清风梳,习习清风吹我裾。不是山偏东面好,晓寒爱对日红初。
是云自然山风吹拂采茶人的衣裙。
红群小队唱喁于,摘到山南第几株。此外别无香草思,泽中空自长蘪芜。
则说采茶青年男女结对采茶南山的情景。
雨前雨后叶俱齐,宛转謌声隔岭西。山色迷人行不得,斜阳渐共翠眉低。
则称雨后春茶齐发,茶歌相和之声响彻山岭西东。
朝随鹤去暮猿偕,荆作金钗笋作鞋。勤俭定从生小学,一芽一蘖费安排。
是作者借采茶人之口相劝要勤俭节约。
绿阴引我过山隈,欲摘低枝又放回。旧树长成新树小,寸心怜惜是亲栽。
采茶人吝惜茶芽而舍不得采摘的作者情态。
如此年华如此春,看花多少恋红尘。若非甘苦亲尝过,也向东风学笑嚬。
说出了采茶人的辛苦之情。
风生两袖挹清芬,未饮先教远俗氛。往日不知香损肺,瓶罂偶杂百花薰。
称道茶山的春茶美味芳香沁人心脾。
嘱咐儿童莫离门,门前散放有鸡豚。上山不是求灵药,只是人间苦渴烦。
则是大人上山采茶、劝说小儿在家看门情景的展示。
龙团搏就凤团搏,不管花残与柳残。十指生香香彻骨,令人那復望梅酸。
述说采茶人因忙于采茶,而无时间观赏山中自然美景,但全身侵染着茶叶的自然清香。
溪水门前弯復弯,家家笑语入柴关。明朝拟上芙蓉顶,五色云中任往还。
则道出山区茶乡采茶人欢声笑语的美妙情状。
以上15首词句清新,文字通俗,描述了皖西茶乡采茶人,尤其是女性——采茶姑娘辛勤劳作、入山采茶的各种情态,同时还展示了茶乡优越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和民风民情,让人读来脍炙入口,难以忘怀。所以,同治《六安州志·艺文志》在收录这组词后,借嘉庆乙亥(1815)科考时来六的安徽学使白镕评云:“六俗勤俭,于此见其概矣。”故“纂入州志,以见土风”[5](卷之五十二,“艺文志”)。
鲜茶叶采摘之后,要及时进行加工。六安茶乡均制绿茶,因此需要入锅炒制,称为杀青。炒时火力要均匀、适度,防焦防红,制成的茶叫“毛茶”。经挑选、烘焙等数道工序,才制成成品茶。明万历时曾摄霍山县令王毗翁的《焙茶》有“露蕊纤纤才吐碧,即防叶老须采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5](卷之五十四,“艺文志”“霍山诗”)描述。竹枝词对六安山区茶人制茶场景也有备述。
领取寒芽趁日还,莫教宿火忌阴天。几番辛苦才盈掬,博得封题号雨前。
——卢见曾《新茶绝句》
则是诗人对六安山区茶乡春季制茶辛劳场景的真实写照。
自唐至清,六安茶就是地方上贡朝廷的贡品茶。清同治《六安州志》对明清六安茶上贡之况载之甚详,曰:“天下产茶州县数十,惟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品。欲其新采速进,故他土贡尽由督抚,而六安知州则自拜表径贡新茶达礼部,为上贡也。明时六安贡茶,制定于未分霍山县之前,原额茶二百袋。弘治七年分立霍山县,产茶之山属霍山者十之八,于是六安办茶二十五袋,霍山办茶七十五袋。国朝因之,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于是六安承办三十七袋,霍山承办二百六十三袋。康熙五十九年,又增百袋,雍正七年暂停。十年后复增。”[5](卷之十一,“食货志四”“茶贡”)地方 贡物更是竹枝词题咏内容。
春雷昨夜报纤芽,雀舌银针尽内衙。柳外龙旗喧鼓吹,香风一路贡新芽(谷雨后10日遣官进贡)。
——陈燕兰《霍山竹枝词》
山前山后茁灵芽,欲并先春贡帝家。金斗城边四月八,香风一路霍山茶。
——窦国华《采茶竹枝词》
这2首词尽述了六安及霍山茶的上贡之况。仲春时节,茶芽新透,山区茶农将最好的芽茶送至县衙,由县衙运送至六安州署,再由六安知州于谷雨后10日内拜表径贡,装载贡茶之车插着龙旗,沿着柳荫驿道,押解京城,飘洒下一路茶香。同时也间接道出了六安山区茶农饱受贡茶之苦的情状。
六安茶因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吸引了各地茶叶商人来境贩运。每逢新茶上市之时节,全国各地的富商大贾纷纷云集六安山区的茶乡从事茶叶贸易,使得六安茶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16](P51)反映了江淮地区(包括六安)的茶叶通过水陆道路源源不断地销往北方及京师的盛况。清顺治《霍山县志》对明代六安茶贸易情况有载:“每到茶时,……校尉、寺僧、富商大贾,骑纵布野,倾囊以值。百货骈集,列布开肆,妖冶招摇,为山中盛事。”[17](卷二,“土产”)竹枝词对六安茶的销售情况也有真实反映。
旗枪几日吐新芽,忙煞林边种树家。龙岭凤山清石口,人人争卖雨前茶。
——窦国华《采茶竹枝词》
春来何事足生涯,百万金钱散似麻。忙煞邻儿争早市,隔宵先卖雨前茶(六安每年京庄买茶计朱提数十万,大苏民困)。
淠水遥通颍水前,棹歌声歇夕阳天。布帆无恙频来往,半是茶船半米船(六安产谷,秋冬外省采买至十数万石)。
——浣月道人《六安竹枝词》
娘在簷前自擘麻,爷常外出货新茶;大儿担柴街头卖,小女荷锄学种瓜。
近城百里尽茶山,估客腰缠到此间。新谷新丝权子母,露芽摘尽泪澘澘。
——陈燕兰《霍山竹枝词》)
上述5首词中,前2首是对六安山区茶农售茶和外地商人购茶等繁忙热闹情景的真实描述。第3首是说六安大宗的茶叶和稻米等农副产品,被商人用船载沿淠河顺流而下销往外地的繁荣景象。第4首是山区农闲之余,男人外出售茶、妇人纺绩,一家人忙于副业的景况,跃然纸上。第5首词则展示了山区茶农深受茶商盘剥的辛酸情状。清乾隆《霍山县志》对茶商与牙行(茶行)共同剥削茶农的情况有记载,其说霍山“土人不辨茶叶,唯燕齐豫楚需此日用。(茶商)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而来,投行预质”,“每茶事罢,茶贾以轻价获重资,拥载而归。牙侩亦饱囊橐,而茶户虽终年拮据,不免竭资枵腹,终叹罄悬”[15](卷之三,“贡赋志”“贡茶”)。
六安城乡人素有爱喝茶的习俗,明正德六安州学正姚武英《煮茶》诗云:“早起山童扫雪皑,瓦瓶煨沸仗炉灰;月团荡漾金瓯舞,雀舌轻盈玉盏开。风味陶公今想见,仙灵卢老又重来;碧云不遂清风断,香气馡馡几度回。”[5](卷之五十二,“艺文志”“诗”)尽述了明代六安人好茶的情状。竹枝词对六安人饮茶活动多有载述。
未许寻常水共煎,曾誇龙穴出天然。归舟昨向金山泊,品到中泠第一泉。
云乘绿脚称清流,蟹眼星是沸未休。争怪吾家玉川子,惯将纱帽自笼头。
少许银毫每自珍,龙图秘制贡新余。由来波及从天上,敢忘分甘到故人。
——卢见曾《新茶绝句》
第1首是诗人对煎茶之水的称道,好茶则需好水煎泡才能得茶之色、香、味,以泉水为上,江、河水次之,井水最次。六安东部与庐州交界的名山龙穴山上有龙池,唐张又新《煎茶水记》[12](P23-25)备列天下宜茶好水,将“庐州龙池山岭水”评为第10,将“扬子江南零水”评为第1。南零水即中泠水,位于江苏镇江扬子江心,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十详细记载了其地理位置,曰:“扬子江心水号中泠泉,在金山寺傍,郭璞墓下。最当波流险处,汲取甚艰,士大夫慕名求以沦茗,操舟者多沦溺。寺僧苦之,于水陆堂中穴井以绐游者。往岁连州太守张思顺监江口镇,日尝取二水较之,味之甘冽,水之轻重万万不侔。乾道初,中泠别涌一小峰,今高数丈,每岁加长。鹳栖其上,峰下水益湍,泉之不可汲,更倍昔时矣。”[18](P92-93)清薛福成《中泠泉真迹》也称:“中泠泉在金山下,金山本在江南岸,故过客皆得汲水烹茶,所由品为第一泉也。”[19](卷四)所以诗人认为六安茶只能用天下第一的中泠水和六安本地龙穴山的龙池水煎泡,茶味最佳。第2首是描述了诗人煎六安茶时亲身体验茶之色、香、味不断变化过程,道出了六安茶的色碧、味美、香甜的特征。第3首是诗人在煎茶、品茶之后,爱茶、惜茶心理之展现,愿将珍品六安茶赠送亲朋故旧品尝分享。
六安历史悠久,长期以往留存许多美妙的传说故事,为六安文化增添异彩。其中也不乏有关六安茶的传说故事,如六安瓜片茶、霍山黄芽茶、云雾茶等。但六安山区还存在着一个有关茶商的凄惨传说,竹枝词对此有追记,丰富了六安茶文化的内容。
商妇寻夫死不辞,化为小鸟正茶时。声声不断杨归六,何处天涯诉别离(六霍谷雨前有鸟声曰杨归六,彻夜不止。俗传昔有外方茶客死于此,其妻望之不归,卒化此鸟,每试茶之时则来,茶乞鸟去)。
——浣月道人《六安竹枝词》
杨归六鸟是全身着绿色羽毛的一种杜鹃鸟,每年谷雨前后在六安丘陵及山区均能听到其“杨归六”3声鸣叫,昼夜不停。茶区人们因此附会于外地茶商死后,其妻寻夫不得而化为此鸟的爱情故事。该首词则是对大别山区的“杨归六”鸟传说故事的记述,也道出了外地茶商长途贩卖之艰辛。
六安竹枝词大都是描写六安地方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地理物产、村社礼俗、节庆传统、市井风习、社会百业和时尚风俗,表述的内容都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以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平民俗众作为表现题材,“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直接歌唱和讲述他们的情感、劳作和日常的琐碎生活。著名学者李泽厚先生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指出:“历史的主要部分本就应是这些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记录和记述。之所以记录和载述,是为了保存经验,巩固群体,传授后人,‘归根到底’,还是为了食衣住行。”[20](P24)因此,竹枝词所关注的日常生活毫无疑义地构成“一种历史活动”[21]。就上述所引六安竹枝词的作者而言,一是熟谙乡邦掌故及风俗民情的当地文人,如关世恩、浣月道人等人。另则是外来的观察者,如陈燕兰、郭维祺、卢见曾、窦国华、白镕等人,他们对于六安的风俗民情更是充满了好奇,将沿途据所见所闻,随地理风物以纪游踪。清康熙己亥年(1719)松江府娄县诸生陈燕兰在《霍山竹枝词》序称:“霍为六分邑,僻处万山中,地瘠民贫,近县百里皆产茶,每岁雨前采制贡之内府。山田少宜谷,民惟赖茶为生,自春徂夏商买辐辏,入秋萧然悬罄矣。深山穷谷,伐木丁丁,与猿吟鸟哢相酬答;芳兰野卉颇设色,晓风夕照间。坡公云:‘细雨足时茶户喜,万山深处长官清’。世无督邮泉明可卧治耳。余作客此间,略悉风土,早春多暇,偶赋竹枝,用以表山民之疾苦。採风者或有取焉。”[5](卷之五十四,“艺文志”“霍山诗”)可见竹枝词对六安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无疑是具有社会史料价值的,对研究六安茶的历史更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
① 解放军理工大学陶德臣教授告知说,“白茅茶”即“仁化银毫”,为产于广东韶关的条形烘炒绿茶,20世纪年代研制。此茶应与“仁化银毫”茶无关,是宋代著名北苑贡茶即福建建安白茶可能性较大,因只有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全国性名茶才有可能进入词人的引述视野。显然“仁化银毫”不具备,仅是区域性名茶且创制时间较晚。
[1]全唐诗(卷三六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丘良任.竹枝纪事诗[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
[4](清)潘际云.清嘉庆霍山县志[M].合肥:黄山书社,2011.
[5](清)李蔚,王峻.同治六安州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6]王利器,王慎之,王子今.历代竹枝词(二)·丙编[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7](清)许嗣云.芷江诗话[M].清嘉庆己卯年(1819年)一卷楼刻本.国家图书馆藏.
[8]孙德艾.风雅皋陶地——浣月道人《六安竹枝词》99首[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12.
[9]张佑丞.漫谈深沟铺[EB/OL].http://huoshanlvyou.h.baike.com/article-186687.html.
[10](明)陈霆.两山墨谈[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11](明)顾起元.客座赘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2]胡山源.古今茶事[M].上海:上海书店,1985.
[13](清)宋起凤.稗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14]陈宗懋.中国茶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15](清)甘山,程在嵘.乾隆霍山县志[M].北京:中国书店,1992.
[16](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7](清)栾元魁.顺治霍山县志[M].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刊本.国家图书馆藏.
[18](宋)张世南.游宦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9](清)薛福成.庸庵笔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20]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2.
[21]小田.竹枝词之社会史意义——以江南为例[J].学术月刊,2007(5):13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