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 超 (淮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 淮南 232007)
人们怀念过去那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与自然共生的关系,向往回归自然,远离城市的喧嚣;但社会发展到现在,人们已经离不开城市。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城市化也必然带来新的城市问题与环境问题,激化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城市问题和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目前,由于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的逐步普及,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日益深刻的理解,城市发展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生态化取向愈益明显,生态城市作为一股全球化的发展浪潮,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和影响。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MAB,1984)”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该报告指出:“生态城(乡)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高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生态城市的本质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共赢。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具体来说,生态城市大体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12大特征。
1.2.1 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
能量是包括生命运动在内的一切运动的源泉,文明发展水平越高,所耗的能量越大。矿物能源面临枯竭且污染严重,核裂变能的利用存在着污染风险,核聚变能仍可望而不可及,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地热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生物能用之有度也是可持续的。能量不可能回收利用,最终都会转化成废热,但可以根据它的转化形式而逐层利用。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它的能量运转系统具有3大特征:一是能量来源是可持续供给的;二是能源本身是清洁的,在生产和利用中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三是能逐层充分利用,能把废热污染减到最低,这一要求既是充分利用能源的要求,又是生命过程和气候现象受温度调节,因而要避免热污染灾害的要求。
1.2.2 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材料
物质材料是支撑文明大厦的骨架和砖瓦,文明越发达,对材料的要求越高。由于金属矿物大多面临枯竭,人工合成材料又大多含有毒素,因而物质材料的生产和利用都要有根本性的变革。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它的物质运转系统也具有3大特征:一是材料本身是高性能和清洁安全的,不含有害毒素;二是有完善的材料循环再生利用系统,最终的废弃物可降解或对环境无污染;三是材料的替代研发和应用能实现材料的可持续供给。
1.2.3 城市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全面的协调共生网络
这个共生网络系统也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网络运转的趋向是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而不是某个组成部分一枝独秀式地增长;二是网络所提供的产品有不断增进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功效,而不是数量的盲目增长;三是网络系统在演替中不断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样性的发展,达到生态学上持续力最强的稳态,而不是多样性衰减的系统脆弱平衡。
1.2.4 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始终具有最佳的生态位置和最强的自组织力
也有三大特征:一是整个生态城市系统与各种承载力和限制因素的上下限保持足够的距离,风险始终处于最小;二是有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强化系统的功能;三是有不断增强的承受冲击力、利用外力、同化异力的转换融合功能。
1.2.5 构建生态城市的方向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1.2.6 构建生态城市的原因
一是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二是建设生态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载体。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实现自然资源的有续利用。三是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
进入21世纪以来,国人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普遍高涨,居民的聚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总体来看,公众的环境意识依然薄弱,应用的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城乡矛盾、环境污染、思想观念、人口、消费等问题还相当突出,建设生态城市还任重道远。下面从宏观战略和微观技术两个方面对此加以分析。
一是城乡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呈现出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态势。二是城乡之间差距加大、矛盾突出,三农问题严重。三是城乡社会价值观混乱,出现文化危机、精神危机。四是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理念误区。
一是在城乡快速发展的同时,复制、克隆现象盛行,我们的城乡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不论是沿海还是内陆,它们都有惊人的相似面貌。二是城乡建设过程中的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具体表现为:兴建大草坪大广场;规划建设中追求高档豪华;社会生活中追求高消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综观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要建成生态城市,创建一流的城市人居环境,必须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
②制定明确的生态城市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们付出不懈努力才能建成。因此,必须结合各城市不同的发展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指导原则,采取具体实用的建设措施。
③树立区域协调发展的观点,将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置于更大的区域背景中。城市的形成从来就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区域的发展相联系的,生态城市是城乡复合体,也是一个城市化区域,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必须着眼于更大的区域背景,必须结合城乡区域进行生态整体规划。
④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前提条件。城市规划要按照城市不同功能区域进行划分,为城市居民的居住、工作、交通、休息及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⑤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使人们认识到自己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尊重历史文化,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⑥建立完善的城市管理机制。城市管理应该包括设计阶段的规划管理、实施阶段的建设管理和运行阶段的功能管理3大方面。只有将3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生态城市这一目标。
⑦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城市绿化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⑧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利用生态资源,并对生态系统进行还原和修复,合理的指标体系使我们不仅能定性地研究生态城市的建设,而且能对其进行定量指标体系的研究,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城市发展模式之一,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发展的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城市,不仅是一种优势选择,更是一种必然选择。应该通过技术、资金、机制、教育等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逐步形成自然环境优美、经济系统高效、社会系统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推动我国城市和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1]张志伟.人的主体性与生态伦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劳达安,李金明.对建设生态城市的认识[J].城市探讨与研究,2005(3).
[3]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内容浅析[J].规划师论坛,2001(6).
[4]欧阳志云,王如松.寻求区域持续发展的途径[J].生态学和持续发展,1993.
[5]韩强.绿色城市——人类生存环境与重建家园[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6]黄肇义,等.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1).
[7]黄光宇,等.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6).
[8]盛学良.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导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