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路径探析

2015-08-15 00:54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顾 铉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江苏无锡 214028)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条乘风波浪前行的巨轮,那么这艘巨轮已经航行了五千年。一路驶来,她曾经是孤独的领先者,没有对手能望其项背,也曾经历过连绵不断的战火,经历过滔天的巨浪,经历过掌舵者的彷徨,如今这艘巨轮的主人——勇敢坚韧的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马克思主义这座灯塔指引下,摆脱了战火,调整了航向,向着充满阳光的方向前行。

一、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性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革命征程中从未缺席

纵观我国历史,鸦片战争以后,我国为外敌所侮,失去了独立和尊严,无数国人把摆脱奴役、自强独立,作为自己最大的梦想。而马列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让中国当时的精英阶层们,拥有了思想武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1949年开国大典庄严地宣告了那个时代梦想的实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的巨轮开始冲破迷雾,扬帆远航。巨轮的舵手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今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可以说中国近现代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马克思提出的人人平等、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社会的思路,历经百年仍然引领世界进步的潮流,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未缺席!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深化改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大同”理想社会的一个缩影,和马克思主义中实现共产主义的大同社会有着类似的愿景[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科学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个开放的体系,有严整的逻辑,同时又是灵活的反对教条僵化的理论。他始终与时代同行,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具有创新性。我国改革步入深水区后,马克思主义依然是重要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当今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面对这个新常态,我国经济需从结构上不断优化升级,中国经济的未来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一系列的科学论断和科学决策,正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2]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仍将在社会进步中释放无尽的正能量。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3]因此,每个人都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高职生在实现中国梦征程上的必修课

青年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主体,需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国门的打开,我们的眼界开阔了,各种理论和思潮向国人奔涌而来,尤其是年轻一代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很容易从各种渠道获知信息和理论。在这些理论中不乏人类文明的新发展和新成果,但也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内容,有些别有用心的人颠倒是非,从雷锋到刘胡兰,一个又一个传统的精神偶像被所谓起底,甚至连革命导师马克思、列宁等都被进行所谓的人格质疑。相反一些传统的小说中的反面人物却被不断地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周扒皮”等形式被平反正名。青年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却热情不足,甚至个别还有抵触。面对严峻的现实,我们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

青年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有助于重塑信仰。信仰是属于人的精神领域,它是人之根本、民族之魂,是国家走向富强的动力。信仰能够激发灵魂的高贵与伟大,信仰能够支撑我们度过难关,信仰能够帮助我们战胜困难。信仰缺失,会使人迷失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会让人唯利是图,践踏自己的道德。重塑信仰,让艰苦奋斗、不懈追求的马列主义信仰在青年人心中扎根非常必要。

今天的中国,虽然物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还面临着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需要每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艰苦奋斗是一种美德、一种风气、一种精神力量。在生活改善的今天,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无法坚持做到艰苦奋斗。新时期的楷模、技术工人高风林,正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埋头苦干,提升技艺,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还有无数和高风林一样的党员技工,像李斌、许振超、鲁宏勋等等,他们都是高职学生的榜样,他们身上都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正能量。青年人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用马列主义武装头脑,重塑他们的理想信念是必修课!

二、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面临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时代特点、语言环境、技术手段都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遇到了挑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时代特点发生了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从一个领先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掀开了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人们渴望得到理论的指导。于是各种理论思潮得以在中国传播。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社会的腐朽,新兴资产阶级的懦弱,让中国长期处在屈辱之中。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青年最为关注的就是国家的兴亡,他们最渴望获得的是优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甫一传播,就立刻获得了许多青年人的热捧,尔后马克思理论被付诸实践中,成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

今天,国家富强,人民安定,各国在二战后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平年代,人们的危机意识不像过去那么强烈,对于理论的追求不再迫切。“树欲静而风不止”,苏联的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相对低潮,国际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诋毁马克思主义,甚至扬言要在21世纪用西方价值观“重塑世界”。然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社会现实脱节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传播的渠道也太过倚重学术氛围较浓厚的专业期刊,马克思主义理论遂成为一个小众研究的学术课题,逐步远离大众的视线。当今又是信息时代,人们接受的讯息之多是过去无法想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往被湮没在海量的讯息中,再加上有些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变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20世纪初,传播理论的精英们在介绍马克思主义时,除了充满热情的讴歌以外,更多地是怀着严谨的、郑重的、敬仰的心态来介绍他们,所以沿用至今的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都比较规范,以书面语句为主,理论性比较强,即便是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大众哲学》虽已经注重了大众化,但还是通俗不足,深奥有余。好在在传统媒体占主流的时代,由于传递速度的制约,语言发生变化的过程相对缓慢,因此这些严谨的书籍保持了其经典性。

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递手段的更新,语言的革新非常快,新旧词语更替频繁,每年都有热词。而这些热词,正是青年人青睐的交流词语。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要面向的首要的是青年人。青年本就是社会中最活跃、最能创造新事物,也最喜欢新事物的群体。然而不容乐观的现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书籍更新速度却严重滞后于当下语言的发展速度。因此,用青年人喜欢的、听得懂的话来传播马克思主义是有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技术依托发生了变化

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主要通过传统的报刊、杂志等媒体刊物,而今天人们的阅读习惯已发生变化。智能手机出现以后,买纸质书的人渐少,通过手机进行阅读的人增加很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来说,必须适应当下的阅读习惯,及时改变传播渠道,利用好互联网的技术以及一些社交平台,

三、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路径

如何让青年乐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把纯粹的理论演绎得富有感染力进而达到有效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其传播路径。

(一)从内容上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富有时代性和实践性

列宁早已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4]在新时代,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让青年都能接受信服,不能只讲理论,因为缺乏新意的理论罗列是无法让青年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只有将理论和时代的实践特色、时代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才能吸引学习者的目光。比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党建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观、中国梦等,都是面对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思考和寻求答案,最终形成的新思想理论。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紧密结合高职学生思想的新变化,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5]所以,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推广是一个理论联系现实的自上而下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的二次创新。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具备自下而上的迫切渴求动力,又不具备自下而上自主学习的能力,于是教师自上而下、紧扣时代的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主义公共课的教育者在教学中需要整合各种材料,进行分析和加工,实现教学内容的二次创新。教育者应该善于讲道理,用严密的逻辑去剖析社会热点;善于讲故事,用鲜活的事例去感染学生。教育者要将人民群众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起来,分析给学习受众。要找到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实践经验的内在关系,转化成通俗的语言,进行准确的表达。唯有如此才能让青年学生先认同理论,再积极投身理论的实践。

除此以外,更加有效的理论传播应该是在尊重学生的目标追求和生产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将事关学生自身利益的一系列重大的实践问题,比如就业与创业内容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例如,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理念,带领学生参与实践获得经验,在实践中做到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传播的语言要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国人的语境习惯

有效传播马列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回应社会热点。回想百年前,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和他主办的《万国公报》[6]。当时的中国正是面对洋人船坚炮利的时期,国人对洋人的崛起特别好奇,于是很多人都把自强的希望放在借鉴洋人的经验上,传教士李提摩太的身份,以及他对中国当时现状的思考,使这个传教士和他的报纸拥有相当一部分忠实读者。而日本的崛起也让国人在吃惊的同时感受到学习日本的重要性。许多青年到日本留学,寻求救国强国的药方,当他们在日本遇到马克思主义时,很快被马克思主义描绘的未来世界的美景所吸引,于是他们便用属于青年人的语言和激情来翻译日文版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是活跃的,富有激情的,容易被感动的,青年的语言是丰富的。留日学生对马克主义的介绍,那生动的语言、浪漫的演绎、理性的思考赢得了许多热血青年的青睐。比如朱执信的《德意志社会主义革命家小传》,就对马克思的生平及《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说,指出一切社会的历史就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他的翻译是“马尔克之意,以为阶级争斗,自历史来,其胜若败,必有所基”。这样的翻译言简意赅,直中根本[7]。后来的李大钊等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更是风靡一时。李大钊在《俄国大革命之影响》文章中讴歌了俄国的十月革命:“今以俄人庄严璀璨之血,直接以洗涤俄国政界积年之宿秽者,间接以灌润吾国自由之胚苗。”他还说,“俄国此次革命之成功,未始不受吾国历次革命之影响。今吾更将依俄国革命成功之影响,以原我共和政治之势力。”李大钊还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大声疾呼:“盖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8]这些语句读来朗朗上口,意思简单明确,富有激情,带有很强的鼓舞人心的意味。这些思想成为那个时代最美丽的声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传播。

今天,传播马克思主义应该借鉴先驱的经验,走大众化的道路。要用一种更加接地气的通俗、易解、亲近的姿态向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大众化的接地气的新潮的语言是连接受众和传播者的桥梁。语言是理论的外在形式,往往对能对理论进行外包装,使理论去抽象性、去概括性而具备更丰富的可读性。平实易懂的语句、诙谐幽默的表达,会使深邃、深刻,严谨、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生动化,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魅力,让人们更愿意去学习去理解。当然,如果能根据对象的不同,采用更有针对性的表达方式,就能吸引更多层次不同的理论学习者。对文化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群体,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更理性、更深刻、更严密、更专业,以增强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深刻性,提升学术性价值。而对于普通人,特别青年人,其语言就应该更具时代风格,更具中国风格,可以更加符合中华民族的语言特点。比如邓小平在论述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时,就用了符合我国文化传统的“小康”概念,再如,诠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时我们采用了“和谐社会”的理念,使“和”字成为时代热词。“和”出现在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使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能让更多的中国人看懂,理解。

(三)传播的机制要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跟上互联网节奏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无非三大途径:一是由“两课”教师负责的教学活动;二是由学校德育工作部门组织的形势政策讲座、党团课教育、专题视频、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外出参观德育基地、组建马列社团等;三是信息化传播。在这三大途径中,前两种属于传统方式,虽然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第三种比较新颖。在信息化时代,学校是积极的参与者,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网络信息。特别是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社交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人们从以前去“XX会客厅”交流思想,到后来开会交流思想、论坛跟帖,直到今天更多的是发微博、刷朋友圈。人们在这些平台上自由发表言论,在这些平台上快速获得关注和回复,这种强大的交互性,激发了人们的参与热情,年轻人尤为热衷。但是,微博、微信平台上有许多负能量的东西传播也很快,比如“三里屯优衣库”事件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既然是平台,人人可用,如果能让正能量的内容第一时间出现在这些平台上,如果“两课教学”的主体、马列主义公共课的老师能经营好这些网络平台,利用这些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就一定能起到传统途径所无法企及的作用。

至少这种传播有三大优势:其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教育途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学,学生面对理论只是被动接受,如果传授者讲课时老生常谈、抽象空洞就更加无法达到效果。而微博微信时代因为加入了互动,就能激发起人们参与的热情,传播会更有效。其二,由于互联网上发表观点比较方便,特别是虚拟环境,人们并不直接接触,所以不但不用担心发表不同见解,火药味太浓,引发动手的情形,反而还能享受针锋相对、舌战群儒的乐趣。况且,在思想的交锋中,才能得出更科学的结论。因此,这样的双向交流和理论的论辩,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更具人性化,也更深入人心。其三,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基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得有相同爱好的人群能自发地走到一起,参与讨论,形成一个固定的精英团体,能在这个社交群中指点江山。要知道,许多民间智库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许多路过的访客,无论是社会精英阶层还是社会底层民众,只要对微博微信平台上发起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话题感兴趣都可以参与讨论,草根英雄也能发表见解。试想,马克思主义理论能让无数草根都参与其中去发表看法,不正是最好的传播吗?因此,互联网+时代,宣传马克思主义就应该利用好这些平台。

[1] 王宜胜.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3,26(2):25 -27.

[2] 新华网.习近平同志在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EB/OL].[2015 -08 -1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04/c_118421164.htm.

[3] 新华网.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EB/OL].[2015 -08 -1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 -11/30/c_124026690.htm.

[4]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

[5] 郝立新.时代问题视阈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创新[N].光明日报,2015-07-18.

[6] 朱美荣.五四时期吹响社会主义集结号[D].北京: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2014:93.

[7] 解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J].人民论坛,2011(4):202-203.

[8] 李海春.论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1):117-120.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