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霞
(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
浅谈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梁新霞
(广西灵山县灵山中学)
通过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示范作用的现状,探讨了在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示范性作用,促进教学相长。
示范作用;数学教学;教学相长
张奠宙先生说:“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同时也是领导者和示范者。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现在几乎忽略不提,很遗憾。”
2001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过了十多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学生是“自主”也“合作”了,教师的作用却被限定在对教学过程的把控和问题的引导上。很多“合作交流”的课堂出现了整节课都是学生谈论交流学习问题、展示交流成果,教师所做的工作几乎是叫学生名字(回答问题)或播放课件。不少这样的课上完后,学生一到做作业时大多数不知该怎样写解答过程。
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普遍而又越来越严重的现象:新课改后,随着学生主体地位的上升,各方面的教育手段越来越多和成熟,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性似乎被弱化了。是否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示范了呢?从上面的现象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是,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
1.板书示范就行了吗
板书是示范作用最典型的传播途径,数学中的符号书写、推理论证、演算绘图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板书来示范,而数学解答过程的书写更是要板书示范。比如,笔者的板书就得到不少教师和学生的称赞,有很多学生说:“老师,你的板书好漂亮、很清晰,让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又不由自主地想模仿。”所以我的不少学生也有样学样,书写也非常清晰、规范。当然,示范作用虽少不了板书,但绝不等于板书就是示范。所以,一些学校要求教师每节课要必须完整地板书一道题目的解题过程,甚至要保留在黑板上,这种认识过于呆板、片面。
2.有了课本的例题、课件的展示,教师不必再做示范
课本的例题、定理有完整解答论证的过程,是非常好的示范,课件的展示也给一些问题的示范带来了省时、省力的效果。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难见到:一些教师上课成了读课本;一些教师整节课课件有100多张幻灯片,把所有题目的解答过程都写好,上课时一路点击下去,整节课在黑板上一个字都未写。虽然这样确实带来了一些前面所说的好处,但弊端却更明显:学生对问题解决的过程因为没有教师良好的示范,犹如水过鸭背,印象不深,到学生自己写的时候,经常出现思路不清晰、过程颠三倒四的现象。
1.良好的示范是最好的教育
英国的大教育家菲尔丁曾说:“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烈地铭刻在人心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学科的语言包括文字、图形、符号的表达以及图象等若能处处示范、规范地使用,必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书写规范、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比如,我在教学高中数学必修2(人教版)的第二章的第2.1节的第一节课时,对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使用“集合”符号来表示,在读这些符号时我坚持使用规范的“点在直线上”“点在平面内”“直线在平面内”的数学语言的表述,使得学生受集合的影响的语言“属于”“含于”等消失在课堂中。
2.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尽量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示范
(1)解答过程的示范
学校的一位校长说了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规范不如示范。基于高中数学的特点,教师的推导演算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故而,在答题时,教师应当把答题过程详细完整地做好示范解答,这比口头说教效果好得多。同时,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对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表达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
例如,在求立体几何的空间角时规范的过程应有三步:一做(找),二证,三计算。但往往学生在解答时容易忽略或不愿写第二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花足够的时间进行板书并强调,进行规范的过程书写示范。
(2)解题思维的示范
拿到一道题后如何审题、切入点在哪、常见思路是怎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身示范,演绎自己在解决该问题时的思考过程,教师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示范作用就体现在这里。教师通过亲自展示解题的思考过程,把思考中的难点暴露出来,让学生有样可学,这使学生有恍然大悟、深有同感的感触:哦,原来老师解的时候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呀。比如,在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解答题时,我是这样给学生做示范的:首先看有没有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切或相交的条件,有,那就接着做“经典动作”:设直线方程(考虑直线斜率存在与不存在的情况),直线方程和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消元,写判别式、韦达定理,这样思考可以解决很多这类问题。
“与其叫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学生成绩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叶圣陶先生说:“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教师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要做的,教师一定不做,也就是说,‘身教第一’。”
[1]李大坤,王怀学.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的认识和实践[J].考试:高考数学版,2011(Z6).
[2]俞昕.教师主导下的数学内隐式探究;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4(01).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