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娜
(山西省祁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众所周知,进入中职的学生成绩普遍不好,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学习不是太认真,都是学困生。那么,中职数学教师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现在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是初中生,他们不是因为喜欢这而选择,而是因为他们升入普通高中无望,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文化基础差,文化课水平低下,特别是数学成绩非常低。
中职学校的教育以学习技能为主,以文化课为辅,学校的重视程度也不是太高,对作为基础课的数学就是采用“够用为度”原则。然而,数学课程中“够用”的标尺却不容易把握。
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理念下职业能力是本位,在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实践作为主线,至于理论水平的高低则“表示理解”。
在校两年的学习中, 专业实训与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所占的比重也在增加;对文化基础课程,除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和体育外,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程,对数学课而言,已经难以保证了。
中职数学与普通高中的数学有很大区别,很多知识都是直接给出的,不需要学生推导,也不用深究,更不需要深层次的研究。它有两门公共课(基础模块上,基础模块下),还有两门专业课(拓展模块,职业模块)。相应的专业有相应的课本,教师要根据专业选择知识讲授。所以,中职数学的使命,一定是服务于对应专业的专业课程和职业岗位,教学就应该有服务意识,姑且称为“职业导向”。
作为中职数学教师,一定要有极强的专业能力,有驾驭知识的能力,还需有与所教授专业知识整合的能力,学校必须按需分配,做到及时培训,及时进行能力的提升、知识的整合。
由于数学课服务于其他专业课程,所以在知识的取舍上数学教师必须把好关,因此在教学模式上我有以下几种尝试:(1)将数学内容按专业课程需要进行拆分,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有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最后学习的效果就完全不同;(2)彻底打散数学课程体系,使数学教学围绕专业课程转,专业课需要什么,数学课就上什么;(3)加强学科联系,使数学课能满足该专业各课程的需求。
由于中职复杂的教学情况(专业不同、学情不同、市场需求不同等),教学要求不能一刀切。学校应该多和教师交流,多多听取教师的建议,做到按需分配,因材施教。教师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长及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制定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合理的课时。例如计算机专业和财会专业应该每周多上几节课,而幼师和家电及其他专业可以适当减少几节。
在以往的教学中数学往往是枯燥无味、一成不变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我则提倡新的教学理念,在做中学,在做中教,边学边教,师生共同努力、共同探究、共同提高。改变旧的教学方式,一定要从学生感兴趣的情景或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出新课,并多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授立体几何时,充分使用多面体和旋转体的模型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地寻求与专业相关的数学问题,用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背景作为数学教学的背景。
对于教学来说,对学生及时的检测、定时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中职数学也是如此。但主要考查的就不单单是成绩了,而更应该是对知识的具体应用,所以考核的方式不能单一。
因此,中职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
曾朝锋.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