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涌涛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普仁学校)
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对文言文的学习,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使学生对于自己国家、民族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使其欣赏品味得到提高。随着新课标的落实,农村初中生文言文的学习情况有了一定改善,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由于学不懂,出现畏难情绪,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也随之降低,如此循环往复,文言文的教学低效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为了达到标准中“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一目标,对初中文言文有效教学分析的探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文言文的教学问题不单单是它本身的问题,更体现了农村整个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较差,基础知识普遍薄弱,加之农村学生多数是留守儿童,陪读的亲人多数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对于他们的学习关注也很少。农村学校教学资源不充裕,多媒体配备并不齐全,同时也缺乏图书馆、书店等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以及所学知识向课外迁移的机会,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教学效率也就无法得到提升。
农村教师多数在专业知识上存在一定的缺失,对新课程改革的认可度也不是很高,依旧沉湎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单一的讲授法,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过于依赖教师,长此以往学习没有主动性,学习兴趣也逐渐丧失。农村教师资源匮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并且由于学生的成绩与教师的考核挂钩,造成考什么就讲什么的局面,教师忽视了对文言文内涵的理解和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效率低也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教师自身而言,教师要端正态度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再执着于陈旧的教学方法,不再只注重应试技巧以及那些所谓的“关键”,要明确学生并不是流水线上的商品,不是要一模一样,而是要各具特色,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学习能力的提升而不只是应试。教师要不断努力提升自身文言文水平,加强文言文教学的教研工作,争做文言文教学中的常青树,在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教学。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不足之处的情况下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并且能够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教师也要了解学习习惯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主动完成预习和复习的工作,保持良好的听课习惯。并且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课堂导入加上教学多媒体的应用,会让文言文的学习有声有色。当然教师还要丰富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联想,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感受文言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阅读过的文言文故事,进行交流讨论,分享感受,以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帮助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渗透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教学自然更高效。
总之,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合理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更有效地进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究,让学生不再害怕甚至爱上文言文的学习,是每个初中语文教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