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安宁
(陕西汉中市铺镇中学)
问题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思考问题,自己探究问题的结论。下面,文章就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教学的方式来发挥学生主体的特点进行探究。
在问题教学模式下,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问题的设计,在设计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突出特点来进行构思和设计,带动对课文的阅读教学。合理的问题设置不仅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课程的结构,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建构主义核心倡导情景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感受和体会真实的情感,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这样的做法远远好于通过单一听讲的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也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景,展现和课程相关的一种环境和氛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一种相同或相近的情境中,让学生自然地融入整个环境里,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
通常来说,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阅读部分。所以,语文的问题教学主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语文问题涉及的内容很广,一般包括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内容,还有在文章修饰和限制内容中的表达形式以及修辞手法的探讨。除此之外,语文问题的设计还可以是关于对文章中的某些因素和部分进行质疑,或者是基于文章内容的听说读写以及相关知识的讨论等。比如,对于一般性的问题角度,语文问题可以有如下分析。(1)从文章整体出发,可以通过讨论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思想论题等来设计问题,比如“阐述文章的论题”“这篇文章的意义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文章得出这样结论的依据”“简要论述文章的结构和布局”等等。(2)从文章局部出发,通过对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来设计问题。比如“这个词语使用有没有歧义,还有没有其他的词语可以替代?”“文章的某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文章关于这一论点所阐述的论据是否充足?”等等。(3)从文章的意义和思想出发,主要是针对文章对社会以及人生产生的作用进行探讨。“本文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文章对现实有什么指导意义?”等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可以进行问题的设计和探讨,这些都可以被教师利用来进行问题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肖春晖.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