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 刘焕丽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有时间就上一下,没时间就扔掉;或者想起来就提一提,想不起来就不闻不问。因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大课堂,在日常生活、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甚至人们的聊天中都可以学到很多语文知识。而综合性学习正好体现了语文这个大课堂的特点,它是以语文课堂学习为依托,综合其他学科以及日常生活的内容,来进行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能力,所以必须要引起重视。
既然综合性学习这么重要,那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如何开展综合性学习呢?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从语文最原始的知识进入,来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好坏能帮助其他学科学习的目的。比如,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先利用5~10分钟,给出这一课的生字词,利用竞赛的方式看一看哪一组同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自己身边的工具书或者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读准这些字音;如果查字典,用音序或者部首查字,应该如何去查,意思是什么,怎么进行组词、造句;再根据字词扩展到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可以想出他们的哪些故事……通过这些活动,来真正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切实解决这一课的生字词。这样进行教学,比我们老师在讲桌前一字一词讲得口干舌燥而来的效果还要好上无数倍,它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加大了学生的字词、知识的积累、储备,提高了我们语文学习的效果。
第二,在每一节语文课前,利用1~2分钟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一首经典的古诗词,也可以写一句催人上进、积极进取的名言警句,或者写出描写自然景物或者人物精神品质的优美词语或句子,还可以让学生讲一个励志的或有意义的小故事等等。这些系列活动都能体现我们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每天坚持下去,一定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从而让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像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和作者乐观豁达的心胸;杜甫《石壕吏》的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忧国忧民;文天祥《过零丁洋》的以死明志的爱国情怀……又像朱自清《春》的对春草、春花、春雨、春风的优美描写;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优美景物描写;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中对地下森林的雄伟景象描写……这些景物描写、人物品质、作者情感无不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让他们的知识得以积累,情感得以熏陶,来体现语文学习的“大语文”观。
第三,在语文课上,可以自由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进行语文学习。比如,我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在自主理解字词、梳通文意之后,再让学生联系本文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反复朗读课文,用心体会课文中的皇帝、老大臣、两个骗子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然后在班级中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分角色表演。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己排练,在课堂上进行课本剧的表演。在表演结束后,根据自己的表演体会与理解,再分组讨论:学习这篇课文后,你认为在那个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为什么所有大人都不敢说自己看不见?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想表达什么情感?然后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回答,并能从多角度、深层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的创造、表演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多方面能力。
第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本学年我们积极配合学校的团总支、德育处开展了“庆国庆唱红歌”歌咏比赛;“学雷锋树新风”的演讲比赛以及以“文明上网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作文竞赛,教师节开展“尊师敬长”的诗歌比赛等等。这时,一大批优秀的演讲稿、作文等都涌现出来,都能抒发出对祖国、老师、亲人的热爱、赞美之情,传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进行比赛之后,将一些优秀的演讲稿、作文等在学校的报栏内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观摩,来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与写作水平。这些活动都能调动学生的整体参与和积极竞争的意识,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来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了自己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
第五,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来真正感受大自然的秀美景色,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学校靠近京杭大运河和全国第七大淡水湖——骆马湖,这样就在每学年两次组织学生到大运河、骆马湖去观察自然环境,水产养殖,了解人们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水文方面的知识,并趁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只是单在课堂,我们可以处处学语文,时时学语文。
综上所述,综合性学习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学生角度来说,通过课堂学习与各种活动相结合,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老师角度来说,在多种教学资源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的确是一举多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