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安徽省滁州市机械工业学校)
数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成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如何促进其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广大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缺乏课堂情感的注入,学生听课不认真,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有很多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以自己的思维来引导学生,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自己的思维得不到发挥,缺乏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实践性,如此使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
在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以及受高考的压力,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在课堂上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还能使他们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释放心理负担,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自主积极的学习习惯,进而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高中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自身为主导的教学思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进行思维和探索。调动他们的活动参与度,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另外,开展小组讨论课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看法,教师要给予鼓励,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向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前进。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挥,从而优化教学质量。
[1]熊刚.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 卷,2010.
[2]季娜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