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
浅谈微课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李薇
(福建省三明市实验小学)
微课教学以视频作为主要载体,具有教学时间短、内容少、结构情境化、针对性强等突出特点,凭借其富有感染力的音效和生动形象的图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下新型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小学音乐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和创造力,有效地结合微课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它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成为必然选择。
微课;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是一门启蒙式的教学,对发展小学生的艺术潜能和审美情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极为深远的影响。微时代的到来,给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带来了突破性的变化,微课凭借其鲜明的特点,打破了音乐课堂的时空限制,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框架形象化和可视化,通过丰富多彩、直观生动的微视频,为学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音乐课堂,极大地提升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尤为鲜明,不仅保持着爱玩好动的天性,而且对色彩鲜艳的生动画面和趣味浓厚的游戏情有独钟,他们心目中的理想课堂也应当是游戏的乐园,而非大量枯燥无趣的理论知识和乏味反复的循环练习。由此可见,将趣味性的游戏融入音乐课堂中已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手段。然而,综合长期的实践及其效果观察,游戏教学也存在弄巧成拙的现象,究其原因,教师对部分游戏规则讲解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对其存在理解上的偏差,进而极大地削弱了游戏教学的成效。针对游戏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利用微课直观化、情境化和可视化的呈现效果,可以将其与游戏教学相互融合,简化游戏规则,在增添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以《跳圆舞曲的小猫》为例,这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如何巧妙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圆舞曲的特点,体验乐曲中所蕴含的复杂多样的音乐情绪。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多数由其直观感受决定,教师要顺利突破该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首先需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创造一个活泼轻松的游戏情境,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欲望。与此同时,小学生因其好动的天性,注意力一般难以长时间地集中,因此,利用微课教学时间短的特点,将课堂游戏与微视频相互结合使用。为了巧妙导入课程内容,教师一改往日一本正经的神情,露出了亲切又可爱的笑容,双手放在脸颊上,轻轻地捏起了两块小肉团,并向前轻微探着身子:“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模仿的是哪种动物啊?”“小猫咪!”学生看到教师可爱的神情和搞怪的动作,不禁哄堂大笑。“同学们喜欢老师的表演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更可爱的朋友哦!”在学生兴致盎然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微视频,向学生展示音效生动、画面精彩的圆舞曲秀场,小猫圆润肥胖的身材结合滑稽有趣的舞蹈,学生看了都笑得合不拢嘴。“同学们都有很高的表演天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舞动起来,看看谁学得最像小猫,好不好?”在微视频的吸引和教师的带动下,学生的表现欲望都被调动了起来,纷纷摆动起双手,有的甚至手脚并用,开始手舞足蹈起来。整节课下来,学生不仅收获了无尽的乐趣,同时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掌握了舞曲欣赏的基本要领,实现了学习与娱乐的双赢。
歌唱是一门为表达情感而服务的音响学科,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根本基础,也是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对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作用,因而,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可谓是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综合考量当前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成效,可以发现,由于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歌唱技能并未达到最优状态,虽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同样开展了一系列的欣赏及歌唱等活动,但最终依旧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动机不充足、学习效果不如意等诸多负面现象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利用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组成情境化等独特优势,通过适时适地的内容穿插和形式融合,为歌唱教学助力,使其不仅能够极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学生创设动态的学习环境,提升歌唱教学的实效性。
以《小动物唱歌》为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自然科学常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和观察能力,发挥想象力的同时表现出对动物的爱护之情。首先,利用别具一格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汪汪汪,大家好。”学生听到老师反常的问候语,都表现出惊讶的表情,“狗狗是老师最喜爱的动物,同学们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呢?大家也模仿动物的叫声,跟老师问个好,好吗?”“汪汪汪,老师好。”“喵喵喵,老师好。”“啾啾啾,老师好。”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教室俨然变成了学生欢乐的叫声的海洋,课堂氛围不仅融洽,而且充满了乐趣。此时,教师可趁势引入课程内容:“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你们最喜爱的动物的歌唱,等会儿大屏幕上面将会出现许许多多非常可爱的动物,它们不仅会跳舞,而且还会唱出动人的歌曲,我们一起学一学好不好?”微视频变化鲜明的画面展示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同时,生动形象的音效使得学生不禁争先模仿。如此一来,不但避免了教师的重复示范,而且防止了由教师无意的错误示范所产生的误导。在这种动态变化的微课教学环境中,学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基础上,凭借其自身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敏感的感知能力,能够快速有效地领会并掌握歌唱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大大提升了歌唱教学的质量。
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学生强烈的节奏感的养成,来源于持续有效的节奏训练,同时它也是塑造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核心环节。学生如果连音乐节奏都把握不准确,自主创作的教学目标将无从实现。然而,也正是因为节奏训练对小学生学习音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节奏训练是否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成为备受教师关注的核心问题。音乐课堂本身存在一定的时空限制,单调反复的节奏训练非但不利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反而会适得其反,既浪费了有限的课堂时间,也无法凸显训练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会出现个别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对比较不理想,不能准确把握节奏的情况。为此,可在节奏训练中引入微课教学,通过视频围绕节奏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展开,利用微课生动的音像和形象的图文变化,降低训练的难度,提升学习的效率。
以《幸福拍手歌》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但在于要求学生能够富有情感地进行演唱,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连续的附点节奏,并在节奏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强化内心的节奏感。在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节奏训练的时候,利用微视频的内容,引导学生摆动手脚,示范歌曲中的动作,如拍拍手、跺跺脚等,在动作演示的同时,聆听微视频中的歌唱效果,引导学生自主领会其中的特点。一方面受限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另一方面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领悟比较深刻,也比较独到,但是也存在个别学生在经过多次的节奏训练之后,依旧把握不好节奏感。如果教师依旧采用从头开始的循环往复的训练方式,就会使学生失去训练的兴趣,削弱训练的效果。为此,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在训练中的弱点,对其进行集中整合,再借用微视频的表现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实现各个击破。微视频的动态教学和形象展示,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既减少了训练时间,也削弱了训练的单调性,通过丰富的视觉感染,加强了学生节奏训练的实效性。
小学生因其心智发展尚未处于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对于自身的情感和情绪缺乏足够的自制,存在情感和理智的不协调统一。在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微课的特点和优势,发挥它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正面作用,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李艳春.多媒体技术与音乐学科结合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4(51).
[2]蔡卫娣.让微课Hold住你的音乐课堂[J].山西教育,2014(5).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