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二轮复习策略

2015-08-15 00:53何英萍
新课程(下) 2015年8期
关键词:文化生活精神力量交融

何英萍

(福建省清流一中)

在政治高考复习过程中,必修三“文化生活”这门课程以它“没有现成的相互对应、相互独立的学科背景”的最大特点,造成学生在复习中感觉特别难,既难以记忆,又难以用课本知识组织答案。现就此提几点复习建议。

一、构建知识体系,增强复习的系统性

由于课程并不刻意塑造“文化学”的学科体系,但并不意味着漠视其一点儿、内在的、合乎思想政治课性质的教材体系及其构建方式。考生在复习时要遵循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认识,构建整个文化生活模块的知识结构,进而构建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使考生对文化生活知识的复习具有系统性。

教材框架总体上分为两大部分、四个单元。第一部分包括前两个单元,从一般意义讲述文化的有关专题;第二部分包括后两个单元,立足中国、着眼特色,讲述文化建设的有关专题。从内容呈现的逻辑顺序上看,这四个单元环环相扣、一脉相承。

二、夯实考点,提高效率

1.要突出重点,特别要重视标题

文化生活的标题往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如“文化对人的影响”这一框题及其相应的“文化塑造人生”都是高考的调频考点。如2015 年福建省质检卷第39 题的(4)问“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预测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对人类文化会产生哪些影响。(8 分)”答案示例:①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可能催生新的文化领域,生产更多的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括;促进人类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影响人的认识活动、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改变众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②如果机器人的设计、生产和管理存在问题,可能会危及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要善于抓住主线

如“以文化的作用”为主线,可以形成以下知识网络:

(1)从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看,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交融,经济建设中科技、教育、人才越发重要,文化产业、文化消费不断发展,文化生产力在经济格局中越来越重要。文化与政治相交融,民主法制建设、公民的政治参与需要文化素养;西方国家借助文化渗透推行霸权主义,必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3)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看,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逐渐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4)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看,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5)从优秀文化的作用看,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看,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7)从文化交流的意义看,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利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实现文化创新,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

(8)从文化创新的意义看,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三、要关注社会热点,提高时效性

在文化生活的复习中,要注意了解相关文化热点事件,并有意识地将时政热点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

例如,为促进教育科学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试分析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

四、学会使用答题模板,提高准确率

如:凡是材料中要求用“文化作用”或“文化意义”知识进行论述时,可按以下方式答题。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材料中……

(2)文化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材料中……

(3)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或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材料中……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材料中……(结合材料而定)

(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材料中……(结合材料而定)

(6)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材料中……

猜你喜欢
文化生活精神力量交融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强大精神力量激励科研前行
真美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 打造党建品牌 凝聚“走在前”精神力量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所存问题探究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村民日常文化生活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以《文化生活》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