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焕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第一中学)
人文精神,顾名思义,是对人、人格以及人性的关注,是从人来出发看待一切事物的态度。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科学精神,也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此方能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才能肩负起提高学生素养,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重任。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在物理教学和学习中有利于帮助学生在这样的方法论指导下,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在物理学习中自觉地立足这一基本立场,能够更有效地理解和记忆,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力与斥力”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
中国古代在科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幅生动的爱国主义画卷,以此为素材,可以在教学中帮助高中生树立热爱祖国、以祖国为荣的思想观念。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一书中就体现了对运动的即时性认识,而在同时期的《墨经》中也涉及了杠杆平衡与小孔成像的描写。新中国成立之后,研制发射“两弹一星”的事迹以及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都是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基于如此丰富的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激发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物理学的过程其实就是科学精神的积累过程,因此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诸如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真理而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拘成规、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学习精神。不可否认,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部分,尤其是在物理实验中,更适宜这种态度和精神的培养。
纵观当前全国的高中教学工作,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高中教学仍然一切“唯高考为大”,高考考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凡是高考不涉及的,一概不讲。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物理学习也是只针对考试的,而人文精神的教育普遍得不到重视。在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在这一转变之中,学校和老师担当着最为重要的责任。
首先,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需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环境,这一环境能使学生、老师的精神境界都得到改善,能够润物无声地将人文精神散播到校园的各处。
其次,教师身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探究式、合作性、研究式等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责任都随之进行调整,对自身的社会价值、人生态度也会有深化认识,教师具体需要做的有如下几点:
例如,像前面所论述的,传统中国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美学教育则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够促使学生以物理学美的规律去分析和解决物理学问题,则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美的认识。
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和亲近大自然,并关注大自然的美和壮观,达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之中要更加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实际生活,关注社会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其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师应努力促使学生树立一种责任意识:既然物理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自己必须正确运用所学的科技知识,将来方能造福人类。
袁斌.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