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盲校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境设计

2015-08-15 00:45江虹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21期
关键词:盲生盲校小红帽

●江虹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对于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盲生,尤其是小学盲生,很难通过抽象的概念教学理解数学有关知识。因此,盲校数学教师应立足小学盲生特点,从他们的实际能力情况出发,通过种种方法创设科学、有效的情境,引导盲生乐意学习数学,逐渐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一、结合童话故事创设情境

低年级盲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借助盲生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很好地调动盲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借助童话的故事情境来推进教学进程。

在教学盲二年级数学新课《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时,笔者利用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红帽》,将其进行改编,让小朋友们成为小红帽的伙伴,和小红帽一起去营救奶奶。大灰狼抓住小红帽的奶奶并关了起来,还设置了三道密码门,小朋友们要帮助小红帽破解密码。第一道门的密码是由数字1和2组成的两位数,学生略作尝试即可破解密码。第二道门的密码是由1、2、3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难度有所增加,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最终找出了密码。第三道门的密码是由不规则的4、7、9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通过之前的练习,学生很快也找出了密码。这样的情境设计让学生有很强的代入感,当同学们通过一道道门锁,解救出小红帽奶奶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在成功营救出小红帽的奶奶后,教师说:“小红帽的营救行动成功了!想不想击掌庆祝一下?老师有个问题。我们每组3个人,如果每两个人击掌一次,每组共击掌几次?”于是,教学内容又自然过渡到了另一个关于排列组合的“击掌问题”。

这样,每一个数学问题都在《小红帽》这个童话故事中得以推进和解决,一堂数学课与一个童话故事紧密结合,不可分割。在这样的课堂上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昂,非常高效。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发现情境的作用具有全程性。一个好的情境,不仅仅是讲授新课之初设置的某种有利于后续教学的情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新课导入,它可以在整堂课中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二、结合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数学情境是沟通现实生活和数学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由于盲生相对缺乏生活经验,在传授有关数学知识时,如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数学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连接起来,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盲一年级数学新课《分类》时,笔者也进行了情境创设。首先,要求学生拿出数学课堂练习本。有些同学拿得快,只要打开一只抽屉就找到本子了;有些同学拿得慢,每只抽屉都要找一番,甚至要求助他人。于是,笔者要求拿得最快的这位同学站起来,介绍自己是如何放置课堂练习本的,在放置课堂练习本的抽屉里还有什么,数学书和语文书是如何放置的。然后,再要求拿得最慢的同学站起来,介绍他的做法。

在学生初步形成对比后,教师进行引导:“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本子拿得快的同学是把练习本放在一个抽屉里,把语文书、数学书放在了另一个抽屉里,这样在拿本子的时候,直接打开放有本子的抽屉就能够很快找到所需要的本子了。像这样,根据物体的性质,把类似的物体放在一起就叫作分类。分类能帮助我们将杂乱无章的东西摆放得整齐有序,这节课老师就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分类的方法。”

现行盲校数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对普校教材进行翻译而成,改动较少。在普校教材中,原是以文具店中文具分类摆放为引入,让同学们将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铅笔分类。这个看似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分类情境却与我们盲生的生活有着不小的隔阂,所以笔者对其进行了改动,通过学生拿数学本比比谁最快,从而引导出将同类的物品摆放在一起的方法和好处,让学生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样不但一下子引起了学生高度的注意和兴趣,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学习脉络——把类似的物体放在一起。随后的教学活动就沿着有关活动展开,小朋友在分一分、说一说、做一做中主动地探究、合作。最后,笔者又让同学们利用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给自己的书包、衣柜中的物品分分类,让同学们把书包中的课本、文具,衣柜中的衣服、裤子都摆放得井然有序。这样的设计让课堂上的所教所学应用于生活中,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从这个案例也可以发现,情境设计需要考虑到盲生的可接受性。某个情境能不能起到一个好的效果,需要考虑到盲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精心设计以使之符合盲生的实际,才能被盲生接受。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盲生才能逐步掌握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

三、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新旧知识的矛盾,直觉、常识和客观事实的矛盾,常常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和学习的欲望,所以,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是一个不错的思路。面对矛盾,学生常常感到费解,此时教师适度引导学生对矛盾的认知进行分析、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牢固。

在教学盲四年级数学新课《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笔者就据此创设了教学情境。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学生很快通过列式解决该问题,列式为:20÷5=4(棵)。随后,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泡沫条和牙签,把泡沫条看成小路,把牙签看作小树,来模拟种树。种完后,请学生仔细观察,数一数种了几棵树,有几个间隔。

在该情境中,学生根据以往的解题经验,对于提出的问题,直接通过列式计算,得出能种4棵树的结论。通过提供适合的辅助学具,让盲生模拟真实种树的情景,发现实际可以种5棵树,从而产生认识上的冲突——为什么可以多种一棵树呢?之前的列式是错的,该如何列式呢?一系列的疑问,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思考,最终发现在植树问题(两边都种)的情况下,4表示的是间隔数,种的棵数等于间隔数加1。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情境的作用具有发展性,良好的情境设置能够启发学生,促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在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不仅是针对学生现有水平的、当前教学要解决的问题,还应含有与当前问题有关、能引发进一步学习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其更主动地去学习。

总而言之,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的,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所包含的多个维度,就必须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1]刘从礼.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4):41.

[2]王瑛.融入生活情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4,(6):73.

[3]吴晓燕.盲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0,(3):29-31.

[4]吴晓燕.盲校数学情境教学课例探析[J].现代特殊教育,2015,(6):8-9.

[5]谢波.开展生活化教学,提高盲校小学数学教学效率[J].家教世界,2012,(20):90.

猜你喜欢
盲生盲校小红帽
信息技术整合学科在盲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六个维度提升盲校德育一体化工作实效——以山东省潍坊盲童学校为例
基于盲校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培养
体育课中提高初中盲生身体素质的实践
把小红帽吐出来
小红帽
富阳“五老”文艺团关爱盲校孩子
浅谈盲校学生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
浅谈盲校学生同伴交往中的常见问题及分析
寻找小红帽